
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所表示的匯率漲跌的含義正好相反,所以在引用某種貨幣的匯率和說明其匯率高低漲跌時,必須明確采用哪種標價方法,以免混淆。
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該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美元標價法又稱紐約標價法
美元標價法又稱紐約標價法是指在紐約國際金融市場上,除對英鎊用直接標價法外,對其他外國貨幣用間接標價法的標價方法。美元標價法由美國在1978年9月1日制定并執行,是國際金融市場上通行的標價法。
必須說明的是,隨著外匯交易全球化的發展,傳統用于各國的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已經很難適應國際外匯發展的需要,必須需要一種統一的匯率表現方式.于是,出現了一種國際上的主要貨幣或關鍵貨幣(KeyCurrency)為標準的標價方式。
通貨膨脹對外匯匯率有什么影響?
西方經濟學是這樣闡述通脹和匯率的關系:
通脹----該國貨物價格相對上漲-----出口減少、進口增加---該國外匯減少----該國匯率下跌
但是,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答案是不一定。
大家可以看最近世界的實際情況,很多國家一旦出現通脹,該國匯率立馬上漲。
比如:英國通脹上升的消息一公布,英鎊匯率立即上漲。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機以后,美國通脹非常嚴重,美元貸款利率曾經突破20%。在隨后的幾年,美元指數不僅沒有大幅下跌,反而上漲超過35%。直到1985年通過“廣場協議”美國逼迫日本和德國匯率升值,美元才進入大幅下跌通道。
西方經濟學中的通脹和匯率的理論為什么會遠遠脫離實際呢?原因很簡單:
當初經濟學家在分析通脹和匯率經濟關系,國際上實行的是金本位下的協調固定匯率制。而且資本流動被嚴格管制,國家外匯增減能反映該國的進出口實際變化。而1971年隨著金本位的解體,國際上很多發達國家實行了浮動匯率制,并逐漸開放資本市場。國際上出現越來越多的投機資金。這時候,匯率的變化并不能完全反映實際貿易的變化。甚至會出現截然相反的情況。
英國今年一旦出現CPI超預期,英鎊匯率就會上漲。原因如下:
1、英國CPI超預期,英國加息預期上升,英國國債收益率預期上漲。大量國際資金為了在英國加息后能購買英國高收益的國債或通過存款獲得高收益,大量兌換英鎊。這樣的行為必然增加市場對英鎊的需求,最后推升英鎊匯率上漲。投資者既可以從英國的加息中投資獲利,也可以從英鎊的升值中獲利。
2、通脹當然也會影響英國的外匯收入,但是,英國發生通脹到貿易外匯明顯減少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短期對英國的外匯影響并不太大。
3、當國際投機資金進入英國的數量遠遠大于英國貿易減少的外匯的時候,英鎊短期走強就理所當然了。
以上分析中英國是長期貿易逆差。如果發生通脹的國家是貿易順差,而通脹的結果僅僅是,該國貿易順差減少。說明該國外匯依然在增加,如果該國再因為通脹加息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進入,可能該國匯率會上漲的更快(前提是該國不干預外匯市場)。
1978年發生第二次石油危機以后,美國出現嚴重的通脹,為什么美元反而大幅上漲呢?在1980--1985年期間,美元指數居然從88上漲到125。原因實際很簡單:
1、爆發石油危機以后,世界石油價格大漲。而世界石油是以美元交易。石油的大漲必定加大很多國家對美元的需求,進而推高美元匯率;
2、美國發生嚴重通脹以后,美國大幅加息,貸款利率居然高達20%。因為當時很多落后的國家有大量的美元債務,而如此大幅的加息,等于讓這些國家以前的低息貸款突然變成高利貸。而歸還這些貸款需要更多的美元,造成這些國家對美元需求的大量增加。而美國是這些落后國家主要的債權人,美國可以從高利貸中獲得巨額利潤,并通過金融手段從這些國家的經濟崩潰中大幅獲利,甚至以援助為由逼迫這些國家出賣資源和開放市場;
3、由于美國大幅加息,同時美元指數不斷走強,造成購買美國國債或美元存款收益遠遠高于其他國家。世界各國的貨幣大量兌換成美元投資。結果造成美元指數不斷走高;
當然,美元指數的高估最后必然會導致美國貿易逆差不斷的擴大。但美國又以貿易逆差擴大為由,逼迫日元大幅升值,結果讓日本財富被洗劫。今天美國又以貿易逆差為由逼迫人民幣升值,目的雷同。很多人認為人民幣好像沒有升值,美國的計劃就落空了。這種觀點錯誤非常嚴重。因為逼迫日元升值只是手段,目的是讓大量的熱錢進入日本,并引起日本出現資產泡沫?,F在這些不也在中國出現了嗎?而且比當年日本還嚴重,現在進入中國的熱錢比當年日本多的多,中國的資產泡沫比當年的日本也大得多。1985年的“廣場協議”的目的是制造日元升值預期,而美國通過逼迫人民幣升值恰恰也達到了這個目的。而且人民幣強烈升值預期一直存在,升值預期比升值本身更可怕
以上是金投外匯網小編為您介紹的通貨膨脹對外匯匯率有什么影響?更多外匯知識請關注金投外匯網!
溫馨提示:英鎊空頭早已埋伏,并瞄準這一天......市場瞬息萬變,投資需謹慎,操作策略僅供參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4月17日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介紹2020年一季度外匯收支數據,并答記者問。
王春英介紹,今年以來,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穩定,在疫情背景下實現了三個“保持”:一是外匯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二是人民幣匯率在全球貨幣中保持相對穩健,三是市場主體跨境投融資和結售匯行為保持理性有序。
2020年1—3月,銀行累計結匯34298億元人民幣,累計售匯31568億元人民幣,累計結售匯順差2730億元人民幣;按美元計值,銀行累計結匯4915億美元,累計售匯4525億美元,累計結售匯順差391億美元。
相關報道:
管濤:人民幣匯率企穩因素正積聚
為應對疫情對經濟金融的沖擊,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央行再度開啟“大放水”模式,隨著美聯儲密集刺激政策出臺后,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現已擴大到超6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這無疑將對各國匯率和跨境資本流動產生深遠影響。
4月16日,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財經明星會”專訪時指出,隨著全球新一輪量化寬松的實施,基本面比較好的新興市場在經歷了疫情引發的市場情緒恐慌后,市場逐漸回歸基本面,不排除在歐美“大放水”的情況下,重現金融危機時面臨的資本大量流入,本幣面臨升值壓力,出現輸入型通脹和資產泡沫風險等老問題。對中國來說,人民幣匯率企穩的因素正在積聚,未來國際收支平衡的挑戰更多在資本流動,尤其是證券投資這類波動性比較大的資本流動,對于國際收支平衡是比較大的挑戰,要加強跨境資本流動監測。
人民幣匯率企穩因素正在積聚
國家外匯局近日公布的3月外匯儲備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外匯儲備減少473億美元,其中3月份減少了461億美元,環比降幅創近兩年來新高。不過,即便外匯儲備在3月面臨較大波動,但在管濤看來,這也屬于預期內的階段性沖擊。
“外匯儲備的月度變化依然在預期之內,3月份減少了461億美元,主要是因為疫情蔓延疊加油市崩盤,3月份全球金融動蕩加劇,美元升值,非美元折美元減少,以及債券、股票等資產價格波動,造成了外匯儲備資產賬面估值縮水。今年一季度,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挪威主權財富基金一季度就損失了1100億美元?!惫軡Q。
管濤表示,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圍繞7上下波動,但人民幣匯率預期保持基本穩定,匯率穩定器作用正常發揮。今年前兩個月,銀行即遠期結售匯(含期權)順差合計265億美元,遠大于去年同期順差53億美元的水平。這說明,雖然個別時點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承壓,但從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來看,外匯仍是供大于求。從這個意義上講,人民幣越來越具有成熟貨幣的特征,匯率由市場決定不等于必然由供求決定,如市場情緒對人民幣市場匯率走勢也有著重要影響。
管濤認為,3月24日以來,以美股反彈,美元指數、VIX指數和泰德利差高位回落,美債和黃金價格重新上漲為標志,緩解金融恐慌和信用緊縮,有助于人民幣匯率穩定。從更長時間看,諸多支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因素正在逐步積聚:
一是由于此次疫情先從中國集中爆發,故中國這次疫情應對出手較早、措施果斷。3月23日,中國政府正式對外宣布,疫情本土傳播基本阻斷,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階段性勝利,生產經營活動正在加快恢復,這與海外疫情正在加速蔓延形成鮮明對比。
二是中國是在主要經濟體中少數幾個財政貨幣政策處于正常狀態的國家,且在疫情應對中針對性較強,既保持了政策定力,又留有了政策余地,加之國內產業門類齊全、市場潛力巨大,在疫情沖擊下有較大的回旋余地。
三是在市場恐慌、流動性危機緩解后,主要經濟體大規模的財政貨幣刺激,未來一定會加劇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性泛濫,這反過來將進一步凸顯人民幣資產的價值洼地效應。同時,這次疫情應對展現出來的中國效率、中國規模、中國精神、中國力量,有助于進一步增強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信心,吸引長線資本流入。
從國際收支看產業外遷
理論上講,全球貿易局勢緊張有可能引起對中國不利的全球價值鏈和產業鏈重構,主要表現為外商直接投資減少、境內對外直接投資增加,關于中國產業外遷的聲音就不絕于耳。然而,管濤從國家外匯局國際收支口徑(即凈流量口徑)與商務部流量口徑的數據交叉驗證,認為迄今這方面的金融沖擊尚不顯著?;蛘呖梢哉f有影響,但也是中長期的事情了。
管濤舉例稱,從國際收支口徑的數據看,近兩年中國外商直接投資(FDI)凈流入先增后降。2018年較上年增長41.7%,這顯示在中美貿易紛爭初期,中國FDI逆勢增長的勢頭更加明顯。2019年,FDI凈流入額轉為下降,從資金來源看,股權投資(包括股本投資和利潤再投資)凈流入1313億美元,下降547億美元,相當于FDI凈流入總降幅的68.7%。但這不是因為外方撤資,而是由于外方利潤再投資減少,同年外商投資企業工業利潤較上年減少3.6%,為過去4年來首次負增長。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ODI)凈流出額也是先增后減。2018年,ODI凈流出額較上年增長3.4%。但這也不是因為中方加大了對外產業外遷力度,同期對外新增股權投資凈流出減少17.1%。ODI凈流出增加主要是因為對外關聯企業貸款凈流出增加較多。2019年,ODI凈流出額反而又較上年減少31.7%。
長期以來,中國跨境資本流動主要以長期資本、直接投資為主,跨境直接投資凈流入是中國國際收支平衡的重要力量。但近年來,我國跨境直接投資凈流入呈現趨勢性向下態勢,2015~2019年直接投資項下順差每年不足600億美元,僅相當于2010~2015年平均水平的40%,2019年直接投資項下順差比上一年減少了37%。
管濤認為,動態地看,我國國際收支平衡的穩定性有所降低。隨著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這些年確實看到證券投資項下持續的資金凈流入,但證券投資凈流入的波動性比較大。在近年來直接投資順差趨勢性下降的情況下,大進大出的證券投資凈流入尚不足彌補直接投資項下凈流入減少的規模,以擔起支持國際收支平衡的大任。因此,未來國際收支平衡的挑戰更多在資本流動,尤其是證券投資這類波動性比較大的資本流動,對于國際收支平衡是比較大的挑戰,要加強跨境資本流動監測。(來源:證券時報)
(文章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來源:匯通網
5月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一覽(1/2);
美元兌人民幣報7.0788,下調143.00點;歐元兌人民幣報7.6723,上調175.00點;100日元兌人民幣報6.6570,下調252.00點;
港元兌人民幣報0.9133,下調17.50點;英鎊兌人民幣報8.7589,上調175.00點;澳元兌人民幣報4.5992,上調691.00點;
新西蘭元兌人民幣報4.3098,上調514.00點;新加坡元兌人民幣報5.0084,上調229.00點;瑞士法郎兌人民幣報7.2762,上調33.00點;
加元兌人民幣報5.0653,上調593.00點;人民幣馬來西亞林吉特報0.6094,下調0.50點;人民幣俄羅斯盧布報10.4245,下調674.99點
來源:匯通網
5月6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一覽(1/2);
美元兌人民幣報7.0571,持平;歐元兌人民幣報7.6744,持平;100日元兌人民幣報6.6195,持平;
港元兌人民幣報0.9106,持平;英鎊兌人民幣報8.7996,持平;澳元兌人民幣報4.6249,持平;
新西蘭元兌人民幣報4.3332,持平;新加坡元兌人民幣報5.0025,持平;瑞士法郎兌人民幣報7.2471,持平;
加元兌人民幣報5.0859,持平;人民幣馬來西亞林吉特報0.6146,持平;人民幣俄羅斯盧布報10.3384,持平
隨著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我國企業外幣業務的發展越來越頻繁,外幣業務要按外幣記賬,既要按人民幣結算,又要按外幣折算,會計處理較為復雜。如果對外幣業務及其由此產生的匯兌損益處理不當,就會直接影響企業資產的計價和收益的確認,從而影響會計信息的正確性。
外貿企業會計中兩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匯率”與“匯兌損益”,吃透這兩個概念,可以給公司省下一大筆損失。
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下外匯匯率與匯兌損益的會計核算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文末可免費領取完整資料)
外匯匯率與匯兌損益(目錄)
01 怎樣確立做賬制
02 記賬匯率的確定
03 匯兌損益
交易匯兌損益
兌換匯兌損益
調整匯兌損益
調整匯兌損益舉例說明
折算匯兌損益
匯兌損益的結轉方法
04 外幣業務會計核算
例題
好了以上是外匯匯率與匯兌損益的部分截圖展示,
想要完整資料的小伙伴,
下方評論區留言:想要學習,并轉發收藏,
然后點擊小編頭像私我回復“外匯”即可
外匯出現在市場上之后就成為了交易市場上的一種潮流,每個人都對外匯有著或多或少的了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外匯實時匯率變動影響因素。
外匯市場是現在最大的國際金融市場,不少投資人都希望通過外匯投資從中獲取一定的收益。但是如何掌握外匯實時匯率變動的規律成為了不少投資人頭疼的問題。外匯市場變動的影響因素非常多,因為涉及面比較廣,大到國家的政治經濟政策,小到企業運用平臺穩定,都會影響外匯實時匯率變動。
外匯交易從本質上來說,其實是杠桿式交易,所以投資者需要對基本的外匯匯率走勢進行判斷,只有正確的判斷之后才能利用其中的差價賺取收益。外匯實時匯率變動主要體現在外匯價格的波動上,一般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影響因素。
第一,供求關系。不管是在外匯市場上還是在其他的金融交易市場上,供求關系一直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供需平衡是市場穩定的基礎,并且現在的貨幣供需變動也會影響人們對于國際貨幣的評價,市面上的炒黃金、炒外匯其實也是一種供需平衡之間的博弈。在外匯交易中,供求關系是內在的運行規律,并且因為資源的變化,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外匯、貴金屬交易都變得尤為重要。
第二,國際經濟政策。放眼現在,能夠對外匯交易市場造成沖擊的是金融危機、貿易戰等大政策的變動。因為外匯主要是國與國之間的貨幣往來,不同國家的經濟政策一旦有所變動,就會引起國際外匯實時匯率變動,這點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現在投資人在外匯交易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及時掌握市場信息新聞,匯率變動的影響因素中,存在可預期的因素以及不可預期的因素,能夠預期得到的就是來自市場新聞、國家政策的變化。
第三,中央銀行。不得不說,現在的外匯市場面向的是全球市場,中央銀行在其中充當的是一個相當關鍵的角色,并且中央銀行能夠利用匯率的變動調節市場貨幣的投放,從而影響國家的外匯。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也是影響外匯實時匯率變動的重要因素。
利率聲明(利率決議)詳細說明了中央銀行未來保持短期目標利率水平的必要性。利率是財經日程上最重要的經濟數據之一,中央銀行根據其經濟狀況來決定利率,由此而引發的連鎖效應會在各相關領域迅速而廣泛地顯現出來。當然,我們也應該關注其他數據,因為它們也會影響央行決定利率的決策過程。今天小編就來好好講講外匯利率怎樣影響外匯匯率?
利率對貿易交易的影響:
加息→外資增加→貨幣需求增加→貨幣升值→出口商品競爭力下降→貿易往來萎縮
利率降低→外資減少→貨幣需求降低→貨幣貶值→出口商品競爭力增強→貿易往來增多
利率影響投資流:
加息→投資收益增加→投資流量增加
利率降→投資收益降→投資流量降
利率對貨幣供應的影響:
加息→貨幣供應量減少
降息→貨幣供給增幅
利率對貨幣匯率強度的影響
加息→幣值穩定
利率下降→貨幣貶值
調整利率是中央銀行調整匯率的主要工具,當通脹升高或市場緊縮時,央行將提高利率,在國家經濟陷入衰退或失業率升高時降低利率。
人們普遍認為,利率變化是匯率變化的關鍵,但央行有時并不愿意改變現行貨幣政策。此時,中央銀行可以主動進場,以穩定價格。中央銀行在公開外匯市場上買入或賣出外匯,同時在國內債券市場上買賣債券,這樣就可以在利率不變的情況下改變匯率。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債券和國際債券相互替代的程度越低,央行就越容易采取這種做法
外匯匯率的波動,是每個炒匯者應該了解的問題,但是影響外匯匯率波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經濟新聞還是統計數據
無論哪一種被認為與匯率決定最為相關的模型,經濟變化顯然是重要的因素。經濟新聞告訴我們經濟社會正在發生的一切,以及告訴人們未來可能會怎樣發展經濟社會更象是大海中航行的超級油輪,它們既有巨大的前沖力,又對操縱指令的反應相當緩慢,在經濟社會中這種操縱指令包括財政政策變化和利聦嶗整。由于具有巨大的前沖力,市場就能很好地意識到經濟社會將向何方發展。然而,對于導致人們預期發生變化的統計信息的沖擊,市場會作出反應,有時可能是非常顯著的反應。
許多統計資料已經揭示,外匯市場作出反應調整將會分兩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反應將以經濟理論為基礎;第二步將依據貨幣當局會作出何種反應來確定。所以,較高的通貨膨脹預期使人們預期使人們預期將導致貨幣貶值,因為較高的物價會使該國的出口缺乏競爭力,但通貨膨脹的加速將導致政府提高利率,從而刺激短期資金的流入。注意,較高的利率將導致經濟增長速度放慢,進而對外匯返傭市場產生不利的影響。短期債券市場將對高利率作出消極反應;長期債券市場則有可能從政府阻遏膨脹勢頭的舉措中得益。由于外匯市場交易范圍的擴大,現在越來越難以判定外匯市場的反應究竟是經濟新聞還是統計資料所引發。這就使得經濟學家和經濟分析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政治因素
影響外匯匯率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政治因素。盡管經濟周期在時間上和震蕩幅度上具有不可預測性,但經濟周期因素在組織生活中已被充分地考慮和應用。在有的國家如美國,政治因素是固定的,如選舉日的確定是沒有變動余地的。但在另外一些國家如英國,政治周期則相對靈活,在最遲的選舉期限之前,政府有權選擇選舉的具體日程。經濟因素是炒匯人考慮的首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炒匯日臨近時,政府總是力圖將收入上升,失業下降等能博取選民好感的因素充分地予以利用。
干預
干預既可能是口頭干預也可能是實際干預??陬^干預是只當局通過發表聲明(言論)的形式來影響某重貨幣的價值。實際干預則是指當局利用XAUUSD儲備和外匯儲備來購買本國貨幣,通過增加對本國貨幣的需求來提高其價值。然而,由于XAUUSD和外匯儲備是有限的,無限制地干預或支持一種貨幣必然導致XAUUSD和外匯儲備的耗竭殆盡,因而這種干預是不可能無限持續下去的。
在全球外匯市場規模既定的條件下,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所產生的影響總是有限的。各國中央銀行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有限的外匯儲備將對外匯市場產生非常有限的影響,也了解依靠干預來扭轉一種貨幣的走勢幾乎是不實際。但我們并不能由此而否定各國央行依然有影響匯市的能力,并促使市場對一種匯率變動是或合理作出評價。聯合干預,既由兩個國家或兩個國家以上的央行采取干預市場的做法,似乎要比由一個國家的央行單獨干預匯率效果更好。這是因為數國央行聯合干預是向外界表明,國際社會一致認為需要改變一種貨幣乃至數種貨幣的價值。一般情況下,這種聯手干預行動由七國工業集團共同采取。
以上三點外匯匯率波動的主要原因,希望炒匯者能夠了解,及時發現匯率波動,避免虧損。
溫馨提示:橫掃兩個戰場?英鎊將成為日內最受關注的貨幣.具體操作請關注金投網APP,市場瞬息萬變,投資需謹慎,操作策略僅供參考。
中億財經網10月25日訊,工商銀行的外匯牌價一般是四個,外匯現匯買入價格、外匯現匯賣出價格、外匯現鈔買入價格和外匯現鈔賣出價格,它們的價格相加并求平均數,就得到現匯中間價和現鈔中間價外匯。
工商銀行外匯牌價表查詢
銀行外匯牌價,即外匯指定銀行外匯兌換掛牌價,是各銀行(指總行,分支行與總行外匯牌價相同)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市場中間價以及國際外匯市場行情,指定的各種與人民幣之間的買賣價格。這種外匯實時變動,即使同一天牌價也有所不同。
以上外匯牌價來源于工商銀行官網,數據僅供參考,以工商銀行各分行實際牌價為準。
來源: 中億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