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幣匯率

最新港元對人民幣匯率:1港元對人民幣0.90274元(10月25日)

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2019年10月25日,港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0.90274,較上一交易日上漲4.70點。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9年10月25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

1美元對人民幣7.0749元,1歐元對人民幣7.8552元,

100日元對人民幣6.5133元,1港元對人民幣0.90274元,

1英鎊對人民幣9.0828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4.8225元,

1新西蘭元對人民幣4.5127元,1新加坡元對人民幣5.1883元,

1瑞士法郎對人民幣7.1296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5.4130元,

人民幣1元對0.59150馬來西亞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9.0593俄羅斯盧布,

人民幣1元對2.0764南非蘭特,人民幣1元對165.97韓元,

人民幣1元對0.51914阿聯酋迪拉姆,人民幣1元對0.53010沙特里亞爾,

人民幣1元對41.9086匈牙利福林,人民幣1元對0.54465波蘭茲羅提,

人民幣1元對0.9509丹麥克朗,人民幣1元對1.3651瑞典克朗,

人民幣1元對1.2924挪威克朗,人民幣1元對0.81490土耳其里拉,

人民幣1元對2.7040墨西哥比索,人民幣1元對4.2778泰銖。

展開
收起

人民幣港幣走強 外資“聰明錢”悄然發力

來源:東方財富網

繼離岸、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復7元關口之后,12月16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也重返“6時代”。同時,港幣對美元匯率盤中升破7.8這一關鍵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外部形勢緩和、國內經濟企穩信號增多,且中外利差仍處于高位,這些因素支持人民幣匯率走強。港幣升值則刻畫出外資“聰明錢”悄然發力,人民幣資產吸引力繼續提升。

中間價升破7

12月16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9915元,較前值調升241基點,連續第5個交易日升值,并創下逾4個月新高。

此前人民幣對美元市場匯率已率先升破7.12月12日,在外部利好消息刺激下,離岸人民幣應聲上漲超1000基點,最高漲至6.9277元。12月13日,在岸人民幣也一舉升破7元。

這已是第四季度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第二次升破這一重要心理關口,進一步證明前期人民幣匯率貶值與基本面存在偏離,隨著市場悲觀預期消退,人民幣匯率有望重返其合理價位。

同時,穩定匯率預期的信號繼續釋放。央行16日宣布,12月20日將在香港招標發行100億元6個月期的央行票據。自2018年11月以來,央行在香港離岸市場已滾動發行了13期,共計1600億元人民幣央行票據,建立了在香港發行央行票據的常態機制。在外部沖擊不確定性加大、影響長期化的關鍵時期,今年央行票據被激活,對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穩定匯率預期等逐漸發揮積極作用。

匯率預期改善

分析人士表示,無論是之前“破7”,還是最近“返6”,都是正常的波動,是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的結果?!捌?”之后沒有繼續大幅貶值,“返6”之后也沒有繼續大幅升值,說明當前人民幣匯率水平是比較合理的。當前外部環境出現轉機,同時國內經濟企穩信號增多,內外因素都對人民幣匯率走勢形成提振,年內人民幣匯率不大可能再出現大幅貶值。

部分機構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可能在6.9元至7元之間保持波動,有望在目前價格上略微升值。平安證券陳驍團隊認為,貿易環境開始朝著向好的方向發展,有望降低全球經濟增長的風險,美元指數受美國經濟溫和回落及避險需求走弱將有所下行,人民幣、日元、歐元等貨幣有望反彈。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后,各方對2020年中國經濟更有信心,預計金融市場開放力度會進一步加大,當前中美利差處于高位,人民幣資產有望吸引更多境外投資者投資?;谏鲜雠袛?,預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保持小幅升值走勢。

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增強

最近港幣對美元也出現一波較明顯升值。16日港幣開盤升破7.8這一關鍵位置,逼近7月初高點。港幣本輪升值始于12月9日,從11日開始升值步伐加快,迄今已升值將近400基點。分析人士認為,近期港幣走強,除了年末資金需求上升這一原因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外資投資中國資產力度加大。眾所周知,香港市場是外資投資中國資產的重要平臺,港幣對美元升值表明外資流入增多。

數據顯示,截至12月13日,今年以來滬深港通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3198.06億元人民幣。根據中債登數據,截至11月末,中債登為境外機構托管債券面額達1.87萬億元,自2018年12月以來,已連續12個月增長。

當前人民幣資產估值總體較低,對外資具備吸引力,未來境外投資者投資規模仍有增長空間。以債券資產為例,今年以來,全球負利率債券陣營不斷擴容,海外債市收益率創出歷史新低。中國債市收益率相比去年末則基本沒有下降。數據顯示,截至12月13日,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達136基點,仍處于歷史高位。

人民幣匯率恢復平穩運行,有望進一步打消外資顧慮,鞏固人民幣資產的優勢。之前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時,外資曾出現過降低投資中國債券的力度,甚至有實施減持的情況出現。隨著人民幣匯率貶值風險下降,外資加大對人民幣資產投資力度可以預期。

事實上,今年9月人民幣對美元升值0.1%,擺脫了8月大幅貶值的格局,當月外資隨即加大對中國債券投資力度,凈買入額重回千億元水平。

股票市場方面,國金證券策略團隊認為,近期諸多風險事件逐一落地,且后續極大可能往好的方向發展。預計年底之前,A股較大概率將由權重股帶動,上證綜指有望成功突破3000點關口。16日,上證綜指升至2984.39點,12月以來累計上漲了將近4%。

中金公司策略團隊表示,對未來3-6個月A股和港股持更積極看法,在全球股權風險偏好可能提升的背景下,2020年北向資金凈流入規模有可能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責任編輯:DF520)

展開
收起

香港金管局:目前港元匯率、利率保持平穩

來源: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驕)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昨晚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下調100基點至0-0.25%。因應美聯儲的決定,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稱香港金管局)今日根據預設公式,下調基本利率至0.86%。

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美聯儲3月3日降息50個基點后,昨晚再次在預定的議息會議外宣布降息以及其他一系列措施,包括購入更多債券,以加強對市場的支持和促進銀行放貸,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美國經濟構成的風險。事實上,繼美國3月3日降息后,全球央行及各國財政部門均相繼降息或采取其他措施,再加上美聯儲昨晚的行動,顯示各國都積極使用不同政策工具,以應對疫情可能帶來的風險。

余偉文進一步表示,疫情已令全球金融市場大幅調整,香港股票市場也同樣跟隨外圍出現波動。然而,香港市場如常有序地運作,港元匯率、利率也大致保持平穩,銀行體系在充足的資本及流動性的基礎上保持穩健。利息方面,港元拆息應會隨美國降息而相應下調,不過實際的調整仍會受市場對資金需求等因素影響,而不同期限的拆息也可能有不同調整的幅度。至于銀行零售層面的存貸息率,則主要取決于各銀行本身的商業考慮。

全球金融市場正處于風高浪急的時刻,香港金管局表示,會繼續保持警覺,與其他監管機構合作,密切監察市場情況,并根據聯系匯率制度確保香港貨幣穩定?!拔乙蚕胩嵝淹顿Y者,市場仍會大起大落,做任何投資決定前,必須小心考慮以及做好風險管理?!庇鄠ノ膹娬{。

展開
收起

去香港一定要兌換港幣嗎?要兌換多少港幣?在香港這樣消費最劃算

去香港一定要兌換港幣嗎?估計很多小伙伴在赴港前都會糾結這個問題,按理說,移動支付這么發達的今天,很多店鋪都已經實現手機支付。那么,去香港還一定要兌換港幣嗎?答案是,有必要兌換。

赴港前,知情君也覺得沒必要帶港幣,但是去了香港后發現:其實香港不少店鋪,如萬寧、屈臣氏等連鎖店都能支付寶結算,而且支付寶境外支付除了能享受優惠的實時匯率外,還能領取優惠券、參與各種滿減活動,這類店鋪基本上都是大陸游客喜歡去的護膚品、奢侈品和藥店等。但是不少本地飲食小吃店、便利店,則只收港幣。

另外,在香港出行,不管是的士、地鐵還是公交車,都是需要港幣的。所以兌換港幣是必須的,除非你辦理一張八達通卡,否則在香港寸步難行。那么問題來了,我們到底要兌換多少港幣?

以知情君赴港旅游歸來的經驗來看,在香港的港幣消費主要集中在吃、行兩個方面。以最簡單的煲仔飯來算,88港幣一份,其他早餐或者甜品飲料35港幣算,加上公交地鐵出行需要的港幣,每天至少需要準備200-300港幣,加上酒店入住可能需要交的500港幣押金,游玩香港2-3天攜帶1000港幣足夠了。當然這種基本消費適用于自由行的游客,報團旅游且費用全包的那種對港幣需求就更低了。

那么,可以在哪些地方兌換港幣呢?

赴港前,可以在中國銀行柜臺提前一天預約,然后第二個工作日去柜臺兌換港幣,按照當天的實時匯率來兌換,這樣相對劃算;其次,就是在深圳口岸的過關檢查處兌換,這樣兌換到的港幣比前一種方式可能少點,但是基本忽略不計。還有就是在香港的一些私人店鋪兌換,如果是跟團旅游的可以找導游兌換。整體來說,還是在中國銀行兌換最劃算。

整體來說,現在香港能移動支付的地方很多,所以只是香港游玩幾天的港幣需求不大,但是還是很有必要攜帶港幣,在哪兌換其實也沒多大差別。知情君上次去香港,就只兌換了500港幣用于坐車、吃飯,其他的消費就全部支付寶解決,非常方便。

延伸閱讀:在香港旅游、購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在香港旅游,不少規則需要了解下,不然很容易被罰款甚至拘留:

1、不要隨地吐痰,也不要直接吐到垃圾桶,需要用紙巾包住再丟入垃圾桶,否則就可能面臨1500港幣罰款;

2、不要亂過馬路,過馬路時要注意看路標是否允許行人通過,不懂路標的就看其他人怎么過馬路。香港雖然執勤的警察不多,但是如果逮到亂闖馬路,罰款都是1500港幣起步;

3、不要大聲喧嘩,帶小孩旅游的尤其要注意衛生,香港法律可不會管你是不是小孩,只要亂丟垃圾,或者隨地大小便,都會罰款2000港幣起步,所以很多大巴車上都有標語,亂丟垃圾會罰款xx之類的;

4、在餐廳吃飯,要加米飯的話,要叫喊加飯,來點米飯之類,切記不要直接喊“要飯”,這樣在香港人看來是不禮貌的;

5、要有序排隊,香港人比較看中次序。

6、香港入境,不建議攜帶大量現金,如果攜帶則需要申報,違者罰款最高50萬港幣、約合42.2萬人民幣及監禁兩年!

另外在購物方面,也有不少注意事項:

1、香港并非沒有假貨,所以購物盡量選擇帶繁體字“優”字標貼,或者帶紅十字標志的店鋪消費。如果不放心,可以到萬寧、屈臣氏、卓悅、龍城藥店或者華潤堂這些知名的連鎖店購買,價格雖然貴點,但是有正規發票,靠譜點。

2、切記不要購買燕窩過關,帶燕窩過關被發現就可能以走私論處(成品中含有燕窩成分的不算);

3、每人攜帶奶粉不超過2罐,這個規定是以前沒限制攜帶奶粉時,不少大陸人來香港瘋狂搶購奶粉,導致香港本地小孩幾個月都吃不到奶粉,政府為了保障香港本地人奶粉需求頒布的;

4、盡量不買電子產品,更不要說多買。如果買了,最好拆封,放在背包中帶著過關,因為過關一般檢查的是行李箱?;蛘咧鲃舆^關時申報,適當補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實香港購買蘋果手機,并不見得都比大陸便宜。港貨手機之所以讓大家覺得便宜,是因為最新款的手機因為沒有各種稅,所以比較便宜,但如果不是最新款的手機,則因為香港本地的價格保護政策,價格反而可能比大陸打折促銷時的價格更高。

5、不要帶生鮮水果類過關,但是可以帶其他零食過關。

6、如果是替他人代購,切忌每樣商品購買太多,每樣幾個是正常和允許的,超過一定數量,就可能被認定走私。

展開
收起

李超:為什么港幣升值而人民幣匯率未升值?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李超

文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李超 執業證書編號:S1230520030002

浙商宏觀天天播報09:36來自金融界

全文約1400字,閱讀需要4分鐘左右

內容摘要

>> 報告導讀

近期港幣兌美元匯率觸及聯系匯率制度7.75的強方兌換保證,而人民幣匯率仍在7附近高位徘徊,并未出現明顯升值及升值預期。港幣與人民幣走勢均受我國經濟基本面影響,為何會出現如此分歧,港幣走強的原因是什么,人民幣后續走勢如何,本篇報告主要探討以下幾個問題:

1、近期港幣升值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主因利差擴大,套息活動升溫。

2、為什么港幣升值,人民幣不升值?

資本管制差異,匯率反應不同。

3、企業或個人留存美元、減少結匯壓制人民幣匯率升值?

目前尚不明顯,主因資本流出。

4、未來人民幣匯率怎么看?

維持區間震蕩,短期仍受壓制。

5、港幣升值壓力下,港股是否將受利好?

僅有間接利好,長期不可持續。

風險提示

海外疫情形勢拐點未至,繼續拖累我國外需,貿易逆差大幅擴大使國際收支失衡。

正 文

近期港幣升值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近期港幣兌美元走強,4月21日觸發聯系匯率機制下7.75港元兌1美元的強方兌換保證,這是2015年10月后,強方兌換保證首次被觸發。當日香港金管局從市場買入美元、沽出總值15.5億的港元維穩匯率。我們認為港幣走強主要原因是市場套息活動及股票投資相關的港元需求均有所增加,除此之外,財政開支增加亦會令港元需求上升。其中最為核心的是香港與美國市場利率利差擴大使得套息活動升溫。3月15日聯儲大幅降息100BP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降至0-0.25%,同時推出包括7000億美元QE、降低貼現窗口利率等多項貨幣政策工具,3月23日進一步宣布無限量寬松措施。香港于3月16日跟隨美聯儲下調基本利率至0.86%,該利率尚未觸及零下限,且美聯儲后續寬松節奏香港并未全部跟進,這使得兩個經濟體市場利率利差擴大,自3月15日美聯儲降息,3個月期Hibor與Libor利差已經由+43BP升至+90BP,套利空間加大,使得港幣自3月底出現升值壓力。近期港幣走勢與2018年港幣貶值觸及弱方保證線的情況是相互映射,核心原因都是利差帶來的套利行為。

為什么港幣升值,人民幣不升值?

香港市場走勢受大陸經濟基本面影響越來越大,港幣和人民幣匯率均一定程度上盯住美元,但近期港幣升值而人民幣未升值的原因在于,兩者匯率形成機制存在顯著差異。香港沒有資本管制,資本的自由流動使得聯系匯率制度存在必然性,這保證了香港資本市場的穩定性,也使得香港與美國利差與匯率之間的相關性更強。而大陸尚未實現資本的完全開放,利率平價效率大打折扣,中美利差對匯率的影響并非核心因素,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更多的是看雙邊經濟基本面及其預期,這其中,人民幣盯住美元,美元主要取決于美國經濟基本面、貨幣政策與美元指數的成分貨幣經濟體之間的相對表現,因此人民幣匯率走勢往往相對被動。我們觀測的EPFR數據庫資金流向數據顯示,3月美元流動性危機期間,資金大幅流出香港及大陸股、債市場,但4月狀況均有邊際改善,尤其是大陸股債市場的資金動向,在3月底-4月初就有了較大改觀,改善情況好于香港市場,但近期疫情形勢尚不明朗、海外經濟數據仍未見全貌,全球避險情緒使美元位于高位,壓制了人民幣匯率。

企業或個人留存美元、減少結匯壓制匯率升值?

是否是企業或個人留存美元、減少結匯壓制匯率升值?我們觀察到,實體經濟主體留存美元的現象尚不明顯。我們核心觀測結匯率指標,該指標是指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用于衡量結匯意愿。外管局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結匯率為66%,同比上升5個百分點,不僅如此,今年的數值也較2016、2017、2018年同期分別高出7、4和4個百分點,這說明企業和個人并未出現留存外匯減少結匯的情況,實際上,目前市場并未形成美元持續升值的一致性預期。3月我國外儲在正估值因素的情況下出現回落的原因主要是國際主要股票指數大幅下跌,外部流動性趨緊,3月份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呈現逆差,主要是證券投資項下跨境人民幣凈流出增多,數據顯示,3月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達到了3346億元人民幣。

未來人民幣匯率怎么看?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主要影響因素是兩國經濟基本面之差、貨幣政策之差及國際收支?;久嬷詈拓泿耪卟钅壳耙呀浕敬_認,有助于人民幣升值,我們認為后續資本流出壓力大概率也將有所緩解,但二季度貿易逆差可能繼續擴大,或成為我國國際收支平衡最大擾動因素,預計二季度國際收支可能得到央行貨幣政策更大的關注。但綜合考慮當前形勢,目前穩增長和保就業仍將是貨幣政策首要目標,國際收支平衡問題仍需繼續觀察。目前繼續維持年內匯率走勢大概率在6.85-7.2區間震蕩的判斷,宣布第三輪2000億清單加征10%關稅時人民幣匯率貶值起點為6.85,宣布第四輪3000億清單加征10%關稅時人民幣貶值預期下限為7.2。短期內,海外疫情及其對經濟的沖擊仍未確定之前,市場避險情緒將使美元指數維持高位,壓制人民幣匯率,且匯率一定幅度的貶值也有助于緩解一定的出口壓力。但我們也需注意到,人民幣匯率指數并未大幅貶值,截至4月24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94.4,相比3月6日本輪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初始位置升了1.34%,更是在3月20日美元流動性危機期間達到95.73的階段性高位。

港幣升值壓力下,港股是否將受利好?

港股市場表現與港幣匯率并沒有直接顯著的因果關系,兩者有共同的影響因素如經濟基本面及資本流動,但由于市場普遍對港幣維持在強、弱保證區間范圍內有較強信心,因此港幣匯率對其股市的影響并不持續。但近期匯率升值壓力下,可能對港股帶來間接利好,港幣升至強方保證使得香港金管局近期出手投放港幣維穩匯率。截至4月24日,香港銀行同業市場流動資金收市總結余已經升至667.95億港幣,相比4月22日增加了77億港幣,Hibor走勢與銀行體系結余直接相關,近期出現進一步回落,流動性充裕及利率下行對股市構成利好。我們認為,目前全球風險資產走勢仍在等待發達經濟體疫情演進及核心經濟數據,當前風險情緒仍不穩定,港股短期受匯率及流動性的正面影響或不大,但其基本面主要看大陸經濟修復情況,中國經濟更具韌性將逐漸形成預期,未來將出現部分資金提前布局港股的情況。雖然這項預期當前尚未形成主導力量,但一旦海外經濟數據悉數落地,預期逐漸強化,將使得港股率先反彈、彈性領先。

風險提示

海外疫情形勢拐點未至,繼續拖累我國外需,貿易逆差大幅擴大使國際收支失衡。

展開
收起

港幣持續下跌,罪魁禍首意想不到,國際空頭做空港元一觸即發?

港元一再觸及“下限”后,香港金管局十三年來首次出手。

01

發生了什么?

4月12日,在港元匯率跌至7.85以后,香港金管局買進8.16億港元以維護聯系匯率制度,這也是2005年推出聯系匯率兌換保證區間以來,香港金管局首次買進本幣。

然而,這卻并沒能帶來變化,最初的反彈已經完全消退,港元再次測試其下限。

北京時間13日凌晨,因港元匯價觸及弱方兌換保證,香港金管局在市場買入24.42億港元。計入前述金額,金管局合計買入32.58億港元。

早在一個月前的3月8日,港幣匯率就曾創下三十年新低,當時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安撫市場稱,金管局在港幣匯價觸及7.85時會出手,保持匯率不會跌穿這個弱方兌換保證水平,讓大家毋須擔心。他還表示,金管局目前沒有再增發外匯基金票據的計劃。

12日出手干預匯市后,陳德霖重申,金管局會在7.85水平買港元沽美元,保證港元不會弱于7.8500。

02

港幣為什么持續下跌?

套利交易是近期港幣持續走低的“罪魁禍首”,即投資者借入低息貨幣(港幣)去買高息貨幣(美元),從中套利。

套利交易的出現會反映在香港當地的借貸成本——香港銀行同業拆放利率(Hibor)和美國借貸成本——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之差上。

今年以來1個月期Hibor下跌了50個bp至0.68%,而1個月期Libor上漲15個bp至1.71%。

簡而言之,交易員借助低Hibor借款,賣空港幣買入美元,用于投資高收益的美元資產。目前1個月期Hibor與Libor之差走寬至103個bp,創下2008年以來最大。

而隨著越來越多套利交易者的加入,港幣面臨的拋壓越來越重。

03

香港金管局會怎么做?

一旦港幣觸及7.85弱方兌換保證水平,香港金管局將出手,拋售美元買入港幣支撐港幣匯率。

目前,香港擁有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4萬億港幣(約合5135億美元),這個外匯基金設立的初衷是用作抵御貨幣貶值的資產大戰,同時也會做做投資。2017年該基金獲得創紀錄的2520億港幣回報。

西太平洋銀行亞洲宏觀策略主管Frances Cheung認為,香港金管局沒有再增發外匯基金票據的計劃,而是傾向于在港幣觸及7.85弱方兌換保證水平時再出手的目的在于收緊基礎貨幣。

“香港金管局可能認為當前流動性過于寬松,銀行利率過低,這會鼓勵投資者進行額外的風險承擔?!?/p>

04

港幣利率為何升不上去?

盡管香港金管局跟隨美聯儲加息,但港幣升貶自有一套“反常識”的邏輯,這與傳統觀念里,資本流入會導致本幣升值的邏輯不同。

事實上,自2005年香港金管局推出美元兌港幣的強/弱方兌換保證區間后,港幣經歷的幾次明顯貶值背后的共同因素之一都是LIBOR與HIBOR利差擴大,只是原因不盡相同:

在資本大量流入香港時,初期港幣買盤增加,HIBOR利率短暫上行,LIBOR-HIBOR利差縮窄,港幣升值(反復觸及7.75后金管局將入市干預),但總體上金管局對于港幣升破強方兌換保證容忍度較高。在資本沉淀(或金管局注入港幣流動性)后,香港銀行間港幣流動性將顯著增加,LIBOR-HIBOR利差擴大,最終港幣貶值。

2016年初貶值是前期大量資本流入和2015年末金管局干預的共同結果。2017年上半年的港幣貶值很大程度是因為港股上漲吸引新一輪資金大量流入的結果。同時,2015年以來香港逐漸收緊的房貸政策使得港幣資金需求下降,也是HIBOR利率走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反之,在資本流出香港時,初期港幣賣盤增加,HIBOR利率短暫下行,LIBOR-HIBOR利差擴大,港幣貶值。在資本流出后,香港銀行間港幣流動性將下降,LIBOR-HIBOR利差收窄,港幣升值。這與傳統觀念上的資本流入導致本幣升值、資本流出導致本幣貶值有一定差異。

總結來看,美元兌港幣匯率由兩者利率共同決定,資本流入會階段性增加港幣流動性,進而使得港幣貶值;而可控資本流出存在反向影響。

05

如果香港利率被迫走高會發生什么?

分析師們認為,過不了多久,香港金管局可能就不得不出手捍衛港幣,只是帶來的影響可能是“雙刃劍”。

政策的轉變將迫使Hibor走高,消除額外的流動性,但可能暴露大量潛在風險,威脅到高高在上的香港樓市,并暴露“套利交易”后的隱藏杠桿。

野村證券亞洲首席策略師Rob Subbaraman在報告中表示,野村預測未來金融危機的模型顯示,香港出現了54個金融危機初期的警報燈,比1997年-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期還要多。

野村指出,香港私人部門信貸占GDP之比已經高于45%的長期趨勢水平,為全球最高,這是典型的泡沫跡象。

“香港看上去越來越易受金融壓力的影響,潛在的觸發因素可能是美聯儲加快加息周期?!?/p>

國際清算銀行(BIS)也指出,去年香港的信貸差距(credit gap)指標——即香港信貸規模與其趨勢水平之差擴大40點,為有記錄以來最高。該指標用于衡量未來2-3年銀行業危機,超過10個點就被視為危險信號。

此外,香港的私人償債率也是全球最高的,其在過去十年里已經躍升至28%,由于香港的借貸成本一直處于歷史低點,28%是個非常高的水平。

問題在于,隨著上升的美國利率推動全球信貸成本的上升,以及QE的結束將把全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吸干,香港金管局擔心,一旦魯莽行動,可能導致香港銀行業出現資本大幅外流。

06

聯系匯率制度是否將作古?

香港自1983 年10月17日正式引入聯系匯率制度,即港幣按照7.80港幣兌1美元的固定匯率與美元掛鉤,后續在其基礎上不斷做出改進和完善。

每次港幣匯率出現較大波動時,市場總會出現“香港聯系匯率制度是否已經不合時宜”的探討,但這種猜測更大程度上是一廂情愿。

事實上,真正能動搖市場,導致信心危機的是香港樓市,而非港幣匯率。所有人都承認香港樓市存在泡沫,高高玉墜,但諸如匯豐銀行在內的大行給出的按揭利率至多比Hibor還要低1.25個百分點,香港樓市的需求堅挺得很。

要讓投資者突然相信,香港金管局1.8萬億港幣(2300億美元)的“火藥庫”不足以應對1.7萬億港幣負債,還得有點更災難性的事件發生。但投機客在付諸行動前,還要想想1997-1998年金融危機時期,香港金管局的“鐵腕”。

在聯系匯率制度下,貨幣的供需反映在利率水平的變化上,而非匯率的變化。套利活動會將港幣市場的流動性吸走,推升地方銀行間市場利率走高,直到與美元市場達到平衡。因此Hibor和Libor之間的利差不會無限擴大。除非聯系匯率制度被打破,否則利率平價的條件要求Hibor和Libor最終彌合交匯。

07

香港金管局何時“上岸”?

小米料在明年三季度末于香港上市,估值最高達1100億美元。此外,中國最大互聯網財富管理平臺陸金所也料于4月份赴港上市,估值600億美元。

而全球市場借入港幣認購這兩大公司股票的激情料推動Hibor上漲,屆時香港聯系匯率制度是否將作古的討論自然而言就消失了,就像去年9月眾安保險上市時一樣。

去年9月,市值近860億港幣的眾安保險上市引起轟動,獲得逾10萬人認購,超購倍數達400倍,凍資規模達2000億港幣。

當時散戶借入了500億港幣,相當于香港銀行間市場1800億港幣流動性的近1/3。港幣兌美元也在短短兩周內,從9月5日的7.8252快速升至7.8034。

08

1997年的啟示

亞洲金融危機的標志性事件是1997年7月索羅斯攻擊泰銖,到了10月,索羅斯的目標轉向香港,隨著市場情緒的轉變,高漲的香港股市很快出現恐慌性拋售,市場情緒也蔓延到港幣市場。

不過,香港金管局向國際炒家證明了自己可不是“軟柿子”:

針對港幣聯系匯率制度的第一次嚴重攻擊發生在1997年10月23日,香港金管局的狙擊推動隔夜利率一度飆升至300%,暴擊借入港幣的對沖基金。

而這一次捍衛7.85港幣弱方兌換保證這一道防線,香港金管局需要依靠的是其外匯儲備。擁有4萬億港幣外匯儲備的香港金管局可以結合及時的口頭干預和售匯行動,提醒投資者當局時刻保持警惕并準備全力以赴。

此外,港幣空頭們也顯然也不應忽視中國央行的支援力量。亞洲各國各地貨幣當局已經互簽貨幣互換協議,因此中國央行通過貨幣互換來支持香港金管局絕非不可能之事。

展開
收起

「金融觀察」王永利:如何看待港幣與美元聯系匯率制度

王永利/文 曾被視為港幣與金融穩定之基石的聯系匯率制度會變嗎?它關乎市場諸多預期。

自1983年開始,香港政府一直推行港幣聯系匯率制度,但行至“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這一切是否會因為政策環境、相關法律制度的變化而相應被改變?

走出“銀本位”、“與英鎊掛鉤”時期,囿于“浮動匯率”時期之歷史鏡鑒而產生、運行37年的聯系匯率制度——經歷了1987年“股災”、1992年歐洲匯率機制風暴、1994/95年墨西哥貨幣危機,以及亞洲金融危機等諸多挑戰與考驗,看似仍穩如磐石……

現在,這個利弊皆存的貨幣制度需要怎樣權衡輕重?其“利”在于減少不確性、及投機資本導致的匯率波動;其“弊”則是信用承壓,且缺失運用貨幣政策調整經濟的能力。

而采取港幣與美元的聯系匯率制,是香港政府的選擇,并非外界的安排,更無須其同意與批準。與之相仿的新加坡、盧森堡、迪拜等國際化城市就提供了相關借鑒價值。

那么,香港的貨幣制度該“變”還是“不變”?

這得從港幣與美元聯系匯率制度的基本內容與本質說起。

香港于1983年開始實行港幣與美元聯系匯率制度(簡稱“聯系匯率制”)。法例規定,從1983年10月17日起,經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稱“金管局”)授權的發鈔銀行一律以1美元兌換7.8港元的比價,事先向金管局管理的“外匯基金”繳納美元,換取等值的港幣“負債證明書”后,才能增發港幣現鈔,所繳納的美元就成為港幣現鈔的價值儲備物。發鈔銀行回籠并銷毀港幣現鈔時,金管局會以美元按照1:7.8的規定比價贖回負債證明書并監督銀行銷毀相應的港幣現鈔,銀行則從外匯基金收回相應的美元。

實行聯系匯率制度后,維護港幣與美元穩定的匯率就成為香港貨幣政策的唯一目標。資金流入或流出只能允許影響利率而非匯率出現超出允許范圍(以7.8為基準,上下各留出0.05個基點的波動區間,即港幣對美元的實際匯率允許空間為7.75至7.85)的調整。為了減少利率過度波動,金管局主要通過貼現窗口擴大或收縮資金拆放對利率進行調節。為有效應對國際資本對港幣匯率的沖擊,金管局于2005年推出聯系匯率制度保護措施:將1美元兌換7.75港元確定為強方兌換保證匯率,即金管局保證在港元對美元轉強至7.75時,按此匯率拋售美元兌換港元;將1美元兌換7.85港元確定為弱方兌換保證匯率,金管局保證在港元對美元轉弱至7.85時,按此匯率以港元收購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港幣與美元聯系匯率制,直觀看港幣應該都是有美元作為支撐的,但實際上主要是港幣現鈔具有美元儲備作為支撐。而在當今社會,現金并不是貨幣總量的全部,隨著銀行“記賬清算”日益替代“現金清算”,隨著社會移動支付的不斷發展,全社會貨幣總量中,現金所占的比重越來越低(目前市場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普遍低于4%),絕大部分貨幣是通過銀行發放貸款或購買債券等方式投放出來的,這種貨幣投放主要是建立在債務人能夠按照約定及時足額地還本付息的基礎上,銀行能夠保持充足流動性以保證存款人對外支付需要的基礎上,但并不是建立在保證這些貨幣能夠完全兌換成外匯的基礎上的??紤]到這種情況的存在,本質上,貨幣總量越大,現金所占比重越低,香港金管局維持港幣與美元聯系匯率制面臨的挑戰和壓力就會越大。

由此,不得不提及的是港幣與美元聯系匯率制度之關系。

實施港幣與美元聯系匯率制度,就意味著香港放棄了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更多地受制于美元體系的貨幣政策,難以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對經濟社會發展與穩定的宏觀調節作用。但考慮到香港主要是發展高度開放的外向型經濟,重點是發展商品轉口與服務貿易,以及致力于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需要更好地融入國際法律體系與貨幣金融體系。其中,與作為國際中心貨幣的美元建立穩固的聯系匯率制,可以大大增強港幣的國際認可度和流通性,因此,聯系匯率制曾對香港的穩定與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在香港回歸中國前后的一定時期可能更為重要。

當然,由于香港經濟畢竟不同于美國經濟,所受到的影響因素也存在很大不同,當雙方經濟發展與金融穩定出現明顯偏離時,當國際社會對兩種貨幣的需求發生明顯偏離時,要維持這種聯系匯率制可能就會面臨很大挑戰,需要香港金管局和政府具有很強的美元儲備實力、信用背書以及對貨幣市場乃至整個金融市場的監控與管理能力。

據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披露,香港現在約有44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香港流通貨幣(實際是指現金)折合美元數的兩倍多,較好地支撐了港元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但4400億美元外匯儲備相對于超過14萬億港元(約合1.8萬億美元)的貨幣總量而言,也就只有25%左右,如果出現大規模的以港幣兌換美元的需求,香港政府和金管局仍然可能面臨巨大壓力,需要提前與中國大陸央行以及其他國家央行做好美元融資的安排。

但需要明確的是,采取港幣與美元的聯系匯率制,是香港政府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外界的安排,也無須它們的同意與批準。實際上,這種與美元固定掛鉤的聯系匯率制的實施,有利于增強美元和其主權國的國際影響力,對該主權國有益而無害。當然,如果美元主權國能夠予以支持(如在香港的國際貿易和金融往來上不予限制,在貨幣互換等方面做出支持的承諾等),就更加有利于這種聯系匯率制的實施。相反,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被美元主權國列入制裁名單,其美元收付受到該國控制,這種與美元固定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也許就會失去生存的基礎。

所以,美元主權國可能不會直接謀求切斷港幣與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度,其能做的,或是加大對香港一些企業、個人、金融機構乃至政府的制裁,并通過該國控制的美元國際支付清算體系(如SWIFT)控制被制裁對象的美元收付,直至更廣泛地控制美元進出香港,相應削弱港幣與美元聯系匯率制度的基礎。

但考慮到香港已經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港幣發鈔行包括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和中國銀行,美元主權國的跨國公司和金融機構乃至該國政府在香港擁有很大投資和權益,如果美元主權國貿然實施較大范圍、較大力度地控制美元進出香港,不僅會對香港產生重大影響,也會對美元主權國本身和很多國家及全球金融市場造成重大影響,包括重挫國家關系乃至全球資產價格;若是,相信屆時香港定會得到中央銀行與政府的全力支持。

所以,除非發生特殊事件,否則,美元主權國也許不會輕易采取強力措施直接沖擊港幣與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度。但對美元主權國可能采取制裁措施帶來的影響,仍需要做出最壞情況的應對準備。

其實,聯系匯率制并非香港唯一選擇。

對香港而言,采取港幣與美元的聯系匯率制有利有弊,而且需要非常重要的條件,包括高度開放并積極融入由美元主權國主導的國際法律體系與貨幣金融體系。但隨著香港相關新法的正式頒布實施,歐美等國家對待香港的態度和政策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面對當今世界日益明顯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香港維持港幣與美元固定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將面臨何種挑戰,其利弊關系可能發生何種變化,是否需要做出根本性調整(改變聯系匯率制),已經成為不可回避的重大問題,確實需要認真仔細的考慮。

實際上,與美元固定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并非香港唯一的選擇。

比如,與香港類似的新加坡、盧森堡、迪拜等高度開放與國際化的城市國家或政府,就沒有選擇與美元或歐元等國際貨幣固定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而是實施獨立自主的貨幣與政策體系,在利率與匯率管理上擁有更大協調運作空間。同在亞洲的新加坡,并未因為實施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而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反而使其在國際競爭與貨幣管理上擁有更強的靈活性,其與港幣相比的優勢正在逐步增強而不是減弱。

這里還需要看到的是,與黃金或某種外幣固定掛鉤的做法本身就不符合國家信用貨幣發展的方向,因此,即使是美元主權國,其在1944年布雷頓森林協議確立時做出的“1盎司黃金等于35美元”的承諾,到1971年也被迫放棄。

所以,無論從應對國際局勢深刻變化以保持香港貨幣與金融體系穩定考慮,還是從新加坡等國獨立自主貨幣政策的實踐效果看,香港可能都有必要認真考慮港幣與美元聯系匯率制度何去何從——是否需盡快轉化為獨立自主的貨幣體系?并且拿出必要的實施方案。

從具體運作上看,也許調整港幣與美元固定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并不是很難做到的轉變。似乎金融管理局可以承擔香港中央銀行的職責,并通過改變與發鈔行的債權債務關系,將其繳存的“外匯基金”轉化成為直接歸金管局所有的外匯儲備(相對貨幣總量而言,香港的外匯儲備規模較大)。當然,調整與美元的固定掛鉤聯系匯率制度,轉為獨立自主的貨幣與政策體系,需要香港金管局要像新加坡金管局一樣,切實增強貨幣兌換與金融市場的監控以及利率、匯率管控的能力。

(作者系中國銀行原副行長、深圳海王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展開
收起

最新港元對人民幣匯率:1港元對人民幣0.88066元(8月1日)

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2019年8月1日,港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0.88066,較上一交易日上漲8.20點。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9年8月1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

1美元對人民幣6.8938元,1歐元對人民幣7.6356元,

100日元對人民幣6.3401元,1港元對人民幣0.88066元,

1英鎊對人民幣8.3836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4.7228元,

1新西蘭元對人民幣4.5226元,1新加坡元對人民幣5.0192元,

1瑞士法郎對人民幣6.9381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5.2291元,

人民幣1元對0.598801馬來西亞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9.2240俄羅斯盧布,

人民幣1元對2.0783南非蘭特,人民幣1元對172.14韓元,

人民幣1元對0.53245阿聯酋迪拉姆,人民幣1元對0.54370沙特里亞爾,

人民幣1元對42.6891匈牙利福林,人民幣1元對0.5613波蘭茲羅提,

人民幣1元對0.9776丹麥克朗,人民幣1元對1.4004瑞典克朗,

人民幣1元對1.2848挪威克朗,人民幣1元對0.80902土耳其里拉,

人民幣1元對2.7760墨西哥比索,人民幣1元對4.4812泰銖。

展開
收起

今日港元兌人民幣最新匯率查詢

今日 港幣對 人民幣匯率最新報價:1港幣=0.8981人民幣元(2019年11月04日)

備注:以上港幣匯率最新查詢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柜臺成交價為準。更多港幣匯率每日更新,請關注亞匯網:港幣、港幣匯率

來源: 亞匯網

展開
收起

「金融觀察」王永利:如何看待港幣與美元聯系匯率制度

來源:經濟觀察報

王永利/文 曾被視為港幣與金融穩定之基石的聯系匯率制度會變嗎?它關乎市場諸多預期。

自1983年開始,香港政府一直推行港幣聯系匯率制度,但行至“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這一切是否會因為政策環境、相關法律制度的變化而相應被改變?

走出“銀本位”、“與英鎊掛鉤”時期,囿于“浮動匯率”時期之歷史鏡鑒而產生、運行37年的聯系匯率制度——經歷了1987年“股災”、1992年歐洲匯率機制風暴、1994/95年墨西哥貨幣危機,以及亞洲金融危機等諸多挑戰與考驗,看似仍穩如磐石……

現在,這個利弊皆存的貨幣制度需要怎樣權衡輕重?其“利”在于減少不確性、及投機資本導致的匯率波動;其“弊”則是信用承壓,且缺失運用貨幣政策調整經濟的能力。

而采取港幣與美元的聯系匯率制,是香港政府的選擇,并非外界的安排,更無須其同意與批準。與之相仿的新加坡、盧森堡、迪拜等國際化城市就提供了相關借鑒價值。

那么,香港的貨幣制度該“變”還是“不變”?

這得從港幣與美元聯系匯率制度的基本內容與本質說起。

香港于1983年開始實行港幣與美元聯系匯率制度(簡稱“聯系匯率制”)。法例規定,從1983年10月17日起,經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稱“金管局”)授權的發鈔銀行一律以1美元兌換7.8港元的比價,事先向金管局管理的“外匯基金”繳納美元,換取等值的港幣“負債證明書”后,才能增發港幣現鈔,所繳納的美元就成為港幣現鈔的價值儲備物。發鈔銀行回籠并銷毀港幣現鈔時,金管局會以美元按照1:7.8的規定比價贖回負債證明書并監督銀行銷毀相應的港幣現鈔,銀行則從外匯基金收回相應的美元。

實行聯系匯率制度后,維護港幣與美元穩定的匯率就成為香港貨幣政策的唯一目標。資金流入或流出只能允許影響利率而非匯率出現超出允許范圍(以7.8為基準,上下各留出0.05個基點的波動區間,即港幣對美元的實際匯率允許空間為7.75至7.85)的調整。為了減少利率過度波動,金管局主要通過貼現窗口擴大或收縮資金拆放對利率進行調節。為有效應對國際資本對港幣匯率的沖擊,金管局于2005年推出聯系匯率制度保護措施:將1美元兌換7.75港元確定為強方兌換保證匯率,即金管局保證在港元對美元轉強至7.75時,按此匯率拋售美元兌換港元;將1美元兌換7.85港元確定為弱方兌換保證匯率,金管局保證在港元對美元轉弱至7.85時,按此匯率以港元收購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港幣與美元聯系匯率制,直觀看港幣應該都是有美元作為支撐的,但實際上主要是港幣現鈔具有美元儲備作為支撐。而在當今社會,現金并不是貨幣總量的全部,隨著銀行“記賬清算”日益替代“現金清算”,隨著社會移動支付的不斷發展,全社會貨幣總量中,現金所占的比重越來越低(目前市場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普遍低于4%),絕大部分貨幣是通過銀行發放貸款或購買債券等方式投放出來的,這種貨幣投放主要是建立在債務人能夠按照約定及時足額地還本付息的基礎上,銀行能夠保持充足流動性以保證存款人對外支付需要的基礎上,但并不是建立在保證這些貨幣能夠完全兌換成外匯的基礎上的??紤]到這種情況的存在,本質上,貨幣總量越大,現金所占比重越低,香港金管局維持港幣與美元聯系匯率制面臨的挑戰和壓力就會越大。

由此,不得不提及的是港幣與美元聯系匯率制度之關系。

實施港幣與美元聯系匯率制度,就意味著香港放棄了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更多地受制于美元體系的貨幣政策,難以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對經濟社會發展與穩定的宏觀調節作用。但考慮到香港主要是發展高度開放的外向型經濟,重點是發展商品轉口與服務貿易,以及致力于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需要更好地融入國際法律體系與貨幣金融體系。其中,與作為國際中心貨幣的美元建立穩固的聯系匯率制,可以大大增強港幣的國際認可度和流通性,因此,聯系匯率制曾對香港的穩定與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在香港回歸中國前后的一定時期可能更為重要。

當然,由于香港經濟畢竟不同于美國經濟,所受到的影響因素也存在很大不同,當雙方經濟發展與金融穩定出現明顯偏離時,當國際社會對兩種貨幣的需求發生明顯偏離時,要維持這種聯系匯率制可能就會面臨很大挑戰,需要香港金管局和政府具有很強的美元儲備實力、信用背書以及對貨幣市場乃至整個金融市場的監控與管理能力。

據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披露,香港現在約有44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香港流通貨幣(實際是指現金)折合美元數的兩倍多,較好地支撐了港元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但4400億美元外匯儲備相對于超過14萬億港元(約合1.8萬億美元)的貨幣總量而言,也就只有25%左右,如果出現大規模的以港幣兌換美元的需求,香港政府和金管局仍然可能面臨巨大壓力,需要提前與中國大陸央行以及其他國家央行做好美元融資的安排。

但需要明確的是,采取港幣與美元的聯系匯率制,是香港政府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外界的安排,也無須它們的同意與批準。實際上,這種與美元固定掛鉤的聯系匯率制的實施,有利于增強美元和其主權國的國際影響力,對該主權國有益而無害。當然,如果美元主權國能夠予以支持(如在香港的國際貿易和金融往來上不予限制,在貨幣互換等方面做出支持的承諾等),就更加有利于這種聯系匯率制的實施。相反,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被美元主權國列入制裁名單,其美元收付受到該國控制,這種與美元固定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也許就會失去生存的基礎。

所以,美元主權國可能不會直接謀求切斷港幣與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度,其能做的,或是加大對香港一些企業、個人、金融機構乃至政府的制裁,并通過該國控制的美元國際支付清算體系(如SWIFT)控制被制裁對象的美元收付,直至更廣泛地控制美元進出香港,相應削弱港幣與美元聯系匯率制度的基礎。

但考慮到香港已經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港幣發鈔行包括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和中國銀行,美元主權國的跨國公司和金融機構乃至該國政府在香港擁有很大投資和權益,如果美元主權國貿然實施較大范圍、較大力度地控制美元進出香港,不僅會對香港產生重大影響,也會對美元主權國本身和很多國家及全球金融市場造成重大影響,包括重挫國家關系乃至全球資產價格;若是,相信屆時香港定會得到中央銀行與政府的全力支持。

所以,除非發生特殊事件,否則,美元主權國也許不會輕易采取強力措施直接沖擊港幣與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度。但對美元主權國可能采取制裁措施帶來的影響,仍需要做出最壞情況的應對準備。

其實,聯系匯率制并非香港唯一選擇。

對香港而言,采取港幣與美元的聯系匯率制有利有弊,而且需要非常重要的條件,包括高度開放并積極融入由美元主權國主導的國際法律體系與貨幣金融體系。但隨著香港相關新法的正式頒布實施,歐美等國家對待香港的態度和政策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面對當今世界日益明顯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香港維持港幣與美元固定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將面臨何種挑戰,其利弊關系可能發生何種變化,是否需要做出根本性調整(改變聯系匯率制),已經成為不可回避的重大問題,確實需要認真仔細的考慮。

實際上,與美元固定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并非香港唯一的選擇。

比如,與香港類似的新加坡、盧森堡、迪拜等高度開放與國際化的城市國家或政府,就沒有選擇與美元或歐元等國際貨幣固定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而是實施獨立自主的貨幣與政策體系,在利率與匯率管理上擁有更大協調運作空間。同在亞洲的新加坡,并未因為實施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而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反而使其在國際競爭與貨幣管理上擁有更強的靈活性,其與港幣相比的優勢正在逐步增強而不是減弱。

這里還需要看到的是,與黃金或某種外幣固定掛鉤的做法本身就不符合國家信用貨幣發展的方向,因此,即使是美元主權國,其在1944年布雷頓森林協議確立時做出的“1盎司黃金等于35美元”的承諾,到1971年也被迫放棄。

所以,無論從應對國際局勢深刻變化以保持香港貨幣與金融體系穩定考慮,還是從新加坡等國獨立自主貨幣政策的實踐效果看,香港可能都有必要認真考慮港幣與美元聯系匯率制度何去何從——是否需盡快轉化為獨立自主的貨幣體系?并且拿出必要的實施方案。

從具體運作上看,也許調整港幣與美元固定掛鉤的聯系匯率制度并不是很難做到的轉變。似乎金融管理局可以承擔香港中央銀行的職責,并通過改變與發鈔行的債權債務關系,將其繳存的“外匯基金”轉化成為直接歸金管局所有的外匯儲備(相對貨幣總量而言,香港的外匯儲備規模較大)。當然,調整與美元的固定掛鉤聯系匯率制度,轉為獨立自主的貨幣與政策體系,需要香港金管局要像新加坡金管局一樣,切實增強貨幣兌換與金融市場的監控以及利率、匯率管控的能力。

(作者系中國銀行原副行長、深圳海王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展開
收起

外匯牌價

  • 幣種 價格 日期
  • 港幣牌價 86.0834 2021-01-04
  • 港幣牌價 86.0834 2021-01-03
  • 港幣牌價 86.0834 2021-01-02
  • 港幣牌價 86.0134 2021-01-01
  • 港幣牌價 86.0134 2020-12-31

北京港幣兌換地點

  • 首都機場T2D國際到達店

    首都機場T2航站樓1層國內到達9號門對面

    010-64588498

    更多門店 >

上海港幣兌換地點

  • 上海浦東機場國際到達店

    浦東國際機場T2航站樓國際到達行李提取區30號行李轉盤旁

    021-68339619

廣州港幣兌換地點

  • 白云機場T1出發大廳店

    白云國際機場1號航站樓主樓3層國際出發大廳7號門旁

    020-36067817

深圳港幣兌換地點

  • 深圳機場T3國際出發店(安檢區內)

    深圳市寶安區航城街道后瑞社區T3航站樓3R-02-02國際出發(安檢區內)離境退稅隔壁8號登機口對面

    暫無

欧美激欧美啪啪片SM,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做国产爱免费视频,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