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南生今世說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的內蒙古的經濟發展繼續保持穩定。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2463元,同比增長7.5%;農牧業生產總體平穩,豬牛羊禽肉產量170.8萬噸,牛奶產量312.3萬噸,糧食播種面積繼續保持在1億畝以上。
工業和第三產業也保持了較快增長,尤其是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度已經過半。整個前三季度,內蒙古完成的名義GDP為13266.12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是12309.17億元,GDP增量約為957億元,經濟實際增速為5.6%。那您知道,前三季度,蒙古國完成的GDP有多少嗎?
前三季度,蒙古國GDP只有708.43億元
按照蒙古國當局發布的信息,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實際增長6.3%,增速還不錯!但第三季度經濟實際增速大幅下降到只有4.4%,比今年二季度6.5%的增速下降了2.1個百分點。要比今年第一季度8.6%的增速,縮減了4.2個百分點,可以說這三個季度的經濟增速是“瀑布式下降”。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此蒙古國的經濟規模太小了,今年前三季度的GDP只有27.39萬億圖格里克。按前三季度與人民幣平均匯率折算,約為為708.43億元人民幣——蒙古國的GDP總量都低于中國內蒙古的經濟增量,只是內蒙古GDP總量的零頭(占比5.34%)。
規模如此之小,就意味著蒙古國內一旦遇到幾個大項目,經濟增速就能達到或超過10%,反之遇到“寒冬”,經濟增速就大幅下滑。2019年,全球經濟就處在下行期間,全球很多國家的經濟增速都在下降,國際資本整體在萎縮。
對其他國家來說,資本縮減了十幾億美元,問題不大。但對蒙古國來說,就意味著經濟增長大幅放緩。此外,從三季度開始的鐵礦石、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導致出口增長放緩,也是蒙古國經濟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
總之,蒙古國經濟規模太小,經濟結構單一,本身又沒有掌握很高技術含量的有競爭力的企業,導致其經濟增長波動性較大。而咱們的內蒙古就正好相反,經濟規模約為蒙古國的20倍,具有規模優勢。
其次,中國內蒙古的產業鏈結構更加完善,無論是傳統能源還是新能源都得到了較大規模的開發、投資,抵御經濟風險能力更強。兩者的經濟實力完全不在一個級別。那問題來了,蒙古國GDP僅是中國內蒙古的“零頭”,那和西藏的差距有多少呢?
前三季度,中國西藏的GDP簡介
初步統計,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西藏地區實現的GDP為1156.29億元,同比實際增長8.7%,名義增長10.8%。顯然從GDP總量(是蒙古國的1.63倍),經濟實際增速來看,西藏也是完勝蒙古國。
再看人口:截止到2018年年底,中國西藏的常住人口為344萬,蒙古國的人口為317萬。以今年前三季度的GDP總量為計算標準,那西藏的人均GDP就是3.36萬元人民幣,蒙古國的人均GDP則是2.235萬元人民幣。
顯然,無論是經濟總量、經濟實際增速,還是人均GDP,中國的西藏也都大幅超過了蒙古國。要知道,中國西藏由于環境相對較差,在經濟發展上一直是全國各省份中最低的。但就是這樣的水平,也不是蒙古國可以媲美的。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2019年上半年,蒙古國的各項經濟指標繼續保持較高速增長。其中,蒙古國的財政預算收入(含外來援助)總額約合18.44億美元,同比增長15.7%;其國內銀行貸款余額約合68.5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3%。
截止到6月底,蒙古國境內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8.1%,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0.8%,服裝價格上漲9.8%,房屋、水、電、燃料價格價格上漲9%,文化娛樂用品價格上漲6.4%,通信價格減少1.2%……
上半年,蒙古國對外貿易增長7.8%
據統計,上半年蒙古國對外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7.8%,總量達到了68億美元。其中,蒙古國對外出口商品同比增長10%,達到了39億美元;進口商品同比增長4.9%,達到了29億美元。
其中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就達到了44.9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1%,且約為同期蒙古國對外貿易總額的66.1%——可見,中國不僅是蒙古國的最大貿易伙伴,而且在蒙古國的對外貿易中占據著絕對主導地位。
其中,煤炭、鐵礦、銅礦,是蒙古國對外出口的主要產品,上半年出口額分別是:15.43億美元、2.51億美元、1.062億美元。至于網友們關心的稀土,實際上蒙古國的稀土儲量很少——全球第二的儲量是網友們杜撰的,權威機構中蒙古國的稀土儲量都在“其他國家”分類里。
2019年上半年,蒙古國的GDP總量
2019年第一季度,蒙古國的經濟增速高達8.6%,二季度下滑到6.5%,整個上半年同比實際增長7.3%——在目前已經公布經濟增速的數十個國家中排名第一。
上半年,蒙古國名義GDP為177365.55億圖格里克,按照上半年與美元、人民幣的平均匯率折算約為67.14億美元,455.27億元人民幣。而同期中國內蒙古的GDP總量達到了8266.7億元(增長5.5%),是蒙古國的18.16倍。反之,蒙古國經濟總量只是內蒙古的5.5%。
另外,細心的網友可以發現:上半年蒙古國的對外貿易約為68億美元,比其67.14億美元的GDP還高哦。這說明了,蒙古國的經濟高度依賴對外貿易。那問題來了,外貿總額比GDP還高的國家,除了蒙古國還有誰呢?本文由【南生】原創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現在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外出旅游基本成為最主要的休閑方式,一到節假日各地都是游客。許多人已經在國內去過很多地方,因為我國的交通現在很發達,高鐵、飛機、汽車任何地方都可以去,出國旅游是非常向往的。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都是我國許多人的旅游目的地,但在暑期大多數人比較喜往北走,因為比較涼快。
我國往北那就是蒙古國和俄羅斯了,作為既熟悉而又的陌生的鄰居,蒙古的面積與新疆省相近,但是人口卻少的可憐只有300萬人,平均一平方公里只有兩人,比澳大利亞還稀疏。前段時間就有一個朋友去蒙古國出差回來,給我講了一下他的經歷。在出發之前他認為蒙古國家比較窮,所以消費肯定不高。蒙古人使用貨幣稱為圖格里克,簡稱“圖” 。根據當前匯率,一元人民幣能兌換370圖格里克,100元人民幣也就是37000圖。
去了之后才發現這里的消費高的超乎想象,作為游牧民族為主的蒙古國,牛肉價格的確不高,一千克折合人民幣8元錢,喜歡吃牛肉的人可以放心大膽地吃。而蔬菜價格比較高,新鮮的西藍花一千克15元人民幣,簡直是菜比肉貴,比國內的“算你狠”“豆你玩”都厲害。因為帶的衣服少,去服裝店里面買了一件衣服,在國內也就80元人民幣,但是在那邊需要300元,而卻上面還印著“Made in China”。
再說說餐飲吧,那邊的中檔餐廳人均消費都在100元人民幣以上,一杯咖啡都在50元人民幣左右,蒙古人喝酒都以馬奶酒為主,每杯的售價都在15-20元左右,如果去旅游,都選擇去大城市,像蒙古的首都烏蘭巴托、戈爾登特、達爾罕這三個城市,否則你去別的小城市,可能那邊都沒有接待你的酒店,那只能住蒙古包了,而蒙古包有的人不一定住的習慣。
蒙古的那達慕大會是一年最熱鬧的節日。每年7月11日那達慕大會開始,是蒙古人民的盛會。那達慕大會的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項目,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籃球等體育項目。"那達慕"在蒙古族人民的心中,古老而又神圣。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記載"那達慕"活動的是1225年用畏兀兒蒙文(古蒙古文)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
蒙古國以前是屬于我國的,但是由于歷史的種種原因現在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是其經濟落后,貧富差距較大,和國內的內蒙古相比較相差太遠。經濟總量甚至都比不過內蒙古自治區的一個小城市,但是消費卻貴的讓人害怕。選擇旅游目的地之前一定要做好攻略
這里是雷行記,了解更多旅游資訊和攻略,歡迎點贊評論留言加關注!
2018-02-25 19:01 | 工人日報
過年包200元紅包拿不出手,怎樣有面子又好看?只要180元,52張外幣帶回家! ”近日,這種“外幣紅包”出現在各地市民的朋友圈里。春節期間,不少市民為走親訪友送紅包而發愁,而“外幣紅包”包含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52張外幣,看上去既獨特又“高大上”。
“外幣紅包”受到追捧
近日,記者聯系到從事導游工作的微商代購楊美麗。
她告訴記者:“身邊很多朋友都在賣‘外幣紅包’,因為銷量不錯,所以我也加入了。自己的主職是導游,朋友圈賣‘外幣紅包’,只是順便掙外快而已?!币驗槭菍в蔚纳矸?,可以經常往來國外,因而增加了“外幣紅包”的可信度。
據了解,“外幣紅包”根據不同的包裝和組合,售價為108~288元不等,其中有美元、韓元、越南盾、柬埔寨瑞爾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貨幣。每一張貨幣都是嶄新的,并且用塑料紙包裝,還貼上相應國家的國旗和簡介。
“送孩子可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送老人可以給他們收藏,因為創意獨特所以很受歡迎。 ”楊美麗介紹說,她最近每天都能賣出十幾套,最高峰一天賣出過30多套。對于外幣的真偽和價值,楊美麗表示鈔票保真、假一賠十,雖然實際價值并不高,但很多人圖的是個新鮮。
記者在淘寶網上輸入“外幣壓歲包”等關鍵詞查詢發現,銷量最高的店家已成功交易1萬多筆,其中有的月銷售量高達700多筆。通過網絡銷售的“外幣紅包”,無論價格、種類還是數量,都和朋友圈中所售的出入不大。
價值不高、真假難辨
記者聯系到家住青島市即墨區同樣從事微商工作的劉向前,從他的微信朋友圈得知,他出售的“外幣紅包”是52張、165元,順豐包郵全國。
當記者詢問外幣來源和外幣真偽時,劉向前說:“我都是從淘寶進貨,然后進行分裝,至于這些外幣的真偽,我分辨不出,但淘寶客服說是絕對的真鈔。反正,我自己覺得這些外幣要么就是從國外帶回來的,要么就是淘寶店家從銀行兌換的吧?!笨礃幼淤u家只是看到商機進行買賣,至于貨幣的真偽,自己也無判斷能力。
“外幣紅包”面額看上去大,但實際的價值并不高。通過幣種匯率查詢,蒙古國的200圖格里克折合人民幣才約1元,而1元人民幣更是可以兌換3300多越南盾。青島工商銀行李滄二支行營業部理財經理于經理說:“單從兌換外幣的方式來看,目前只有一個正規的途徑,那就是到銀行網點去兌換。除了銀行常見的外幣外,這個‘外幣紅包’中包含多種罕見小眾貨幣,有的我們根本就沒見過,而且也接觸不到。所以很難確定其真偽,來源也值得懷疑,更沒辦法確定其價值?!倍嘘P專家則表示,網絡上和朋友圈中所售“外幣紅包”中大部分外幣收藏價值不大,尤其是單張并且匯率低的外幣,升值空間也比較小。
同時,記者了解到,通過其他渠道私自兌換的外幣,普通市民很難辨別其真偽。
私自買賣外幣可能違法
那么,有關商家和微商出售“外幣紅包”,是否違法呢?
對此,山東民橋律師事務所韓律師對記者說:“兌換外幣應該根據外匯管理法和央行的相關規定到指定地點進行兌換,私自進行買賣很容易觸犯法律?!锻鈪R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和三十條分別規定:外匯市場交易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守信的原則;外匯市場交易的幣種和形式由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規定。這種‘外幣紅包’的盛行容易擾亂外匯交易市場?!?/p>
韓律師同時表示,對非法經營外匯,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關規定,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單位犯罪的,依照刑法第231條規定,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針對“外幣紅包”盛行的情況,韓律師建議市民應通過正規渠道兌換、使用外幣,避免發生換取價值不對等的外幣、廢幣、假幣等情形,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
(原標題《180元能買52張外幣?“外幣紅包”走紅卻真假難辨》,編輯:傅靜之)
近日,關于蒙古國贈送我國三萬只羊的新聞被媒體廣泛報道。在中國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候,蒙古國決定向中國贈送3萬只羊,如今時機成熟,蒙古國兌現了承諾。
“風吹草低見牛羊”是不少人對蒙古的印象,蒙古國可耕地較少,大部分國土被草原覆蓋,約30%的人口從事游牧或半游牧,畜牧業是蒙古經濟主要支柱之一。
蒙古國土面積為156.65萬平方千米 ,比我國內蒙古自治區多出約4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19大的國家,也是僅次于哈薩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內陸國家,截至2019年,蒙古國人口總數為320萬人。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今年上半年蒙古國的經濟情況。
根據蒙古國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蒙古GDP為168249.00億圖格里克,按照上半年平均匯率計算,折合約426億元人民幣,GDP增速同比下降9.7%,其中第一季度同比下降10.7%,第二季度同比下降9.1%。
今年上半年蒙古國人均GDP約為1.33萬元。
由于疫情因素影響,上半年蒙古國經濟衰退明顯。今年第一季度,蒙古國數個貿易口岸關閉,導致整個季度蒙古國對外商品出口僅僅只有22億美元,同比暴跌28.1%。第二季度,隨著疫情得到控制,蒙古國重新開放貿易口岸,二季度外貿降幅縮減至不到20%。
上半年,我國是蒙古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約為29.64億美元,占蒙古國對外貿易總額的56%,由此可見,我國對蒙古國貿易的重要性,蒙古國的煤炭、鐵礦石等資源大量出口我國。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俄羅斯是蒙古國第二大貿易伙伴,雙邊貿易總額約為6.99億美元。
再來看我國內蒙古自治區上半年經濟狀況。
根據內蒙古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內蒙古GDP總量為7704.1億元,同比下降3.8%,排名全國第22。
上半年內蒙古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基本和去年同期相當,完成總產值689.0億元,同比下降0.3%。工業和服務業增速均由降轉增。三大產業比重依次為4.8%、41.9%、53.4%。
按照2019年內蒙古常住人口2539.6萬人計算,上半年內蒙古人均GDP約為3.03萬元。
綜合上述,今年上半年蒙古國GDP426億元,約為內蒙古GDP的5.5%;人均GDP1.3萬元,約為內蒙古人均GDP的42.9%。
本文由小智讀財經原創撰寫,未經作者許可,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來源:南生今世說
按照菲律賓當局公布的信息,2019年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速創年內新高——同比實際增長了6.4%,再度超過6%。這主要是歸因于資本形成、家庭消費和公共支出的改善。此外,菲律賓央行推進的“貨幣寬松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經濟發展。
但由于前三個季度的經濟增速相對較低——2019年第一季度菲律賓GDP同比實際增長了5.6%,二季度實際增長5.5%,三季度實際增長6%。因此,2019年全年菲律賓經濟增速仍略低于往年——僅同比實際增長5.9%,前幾年都是超過6%。
2019年菲律賓的GDP、人均GDP
數據顯示,2019年菲律賓全社會完成的名義GDP約為18.61萬億比索,剔除物價因素同比實際增長5.9%。其中,第一產業同比實際增長1.5%,第二產業實際增長4.9%,第三產業實際增長7.1%。
按照2019年菲律賓比索與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菲律賓的GDP總量約為359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4789.8億元人民幣——若將其放在中國,正好處于遼寧?。s2.49萬億元人民幣)和江西?。s2.476萬億元人民幣)之間。
按照1.083億人口計算,2019年菲律賓的人均GDP正好超過了3300美元。這個人均GDP屬于什么水平呢?不妨和幾個我們相對屬于的國家對比一下。
與印度、越南、蒙古國、中國比比看
先看印度:2019年印度經濟同比實際增長5.3%,完成的名義GDP高達2.85萬億美元,已超過英國和法國,排全球第五名。但印度人口也高達13.5億,其人均GDP在2019年也只是剛剛超過2100美元(大名鼎鼎的印度,人均GDP這么低是不是出乎您的意料呢?),相當于菲律賓人均的63.6%。
再看越南:2019年越南經濟同比實際增長7.02%,比菲律賓和印度的經濟增速都更高一些。完成的名義GDP接近2600億美元,人均GDP剛剛超過2700美元——約為印度人均的128.6%,相當于菲律賓人均的81.82%(如果采用新算法,那人均GDP有望接近菲律賓)。
還有蒙古國:2019年蒙古國經濟同比實際增長5.1%,完成的名義GDP約為36.9萬億圖格里克,換算成美元約為138.5億美元。按照323.85萬人口計算,蒙古國人均GDP已經超過4200美元。
在很多網友的心目中,蒙古國向來很落后,經濟水平很低。但與菲律賓、越南、印度相比,蒙古的人均GDP反而是最高的,甚至已經達到了印度人均的2倍。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是不是應該需要重新評估蒙古國呢?
最后和咱們中國對比一下:2019年經濟同比實際增長6.1%,完成的名義GDP超過了99萬億元人民幣,約為14.363萬億美元。按照14億人口計算,人均GDP約為1.03萬美元,遠比菲律賓、印度等國更高。
南生注意到,在90年代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被譽為“亞洲四小虎”。他們的經濟發展較為迅速,人均GDP都是中國人均的好幾倍。但僅僅約20年時間,中國人均GDP已經遠超其中的三國了。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8月18日,蒙古國央行宣布將指標利率上調4.5%至15%,以應對本幣貶值所帶來的金融危機。截止利率調整前,蒙古本幣圖格里克在月內即下跌8%,成為當月全球表現最差的貨幣。
這僅僅是冰山之一角:上周蒙古財長喬伊吉勒蘇倫 (B.Choijilsuren)表示,由于嚴重的金融危機和資金困難,政府將很難如期足數支付公務員和國企員工的工資,這一聲明引發總額高達10億美元的蒙古2022年到期主權債券一周內下跌4%,面值1美元的債券如今交易價僅剩不到87美分。
直到2012年,蒙古還是個令人嘖嘖稱嘆的“草原經濟奇跡”:自2000年起至2011年年均增長率達到9%,最高峰時竟高達17.5%(2011年),2012、2013兩年雖有所放緩,也分別高達12.4%和11.7%,自建國起就一直“窮打緊算”的這個“馬背國家”一時間鳥槍換炮,從社會福利到民眾生活方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一段時間里,蒙古內外似乎人人都在預言,這個仿佛一夜間從牧業國家變成礦業大國的內陸國成為“草原加拿大”只是時間問題。
但倏忽間風云驟變:2014年蒙古GDP增速一下滑落到7.8%,創2000年以來最低紀錄,翌年更進一步放緩至2.3%,而IMF今年6月估計的2016年蒙古GDP增幅則只有0.4%,甚至有更悲觀的觀察家預言,如果局面得不到控制,蒙古今年出現負增長也并非不可能。
一個“經濟奇跡”何以在如此短時間內變成“草原幻影”?
蒙古國內最初的主導意見是“上屆政府不行”:2012年,蒙古民主黨在蒙古大呼拉爾選舉中獲勝,成為蒙古執政黨,而蒙古經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盛極而衰,并在短短幾年內落到今天的地步。鑒于此,今年6月的大呼拉爾換屆選舉中,民主黨的席位從34席縮水到區區9席,反對黨、2012年以前的執政黨人民黨則席卷全部76個席位中的65席重新成為執政黨,并組建了額爾登巴特(J.Erdenebat)內閣。新內閣承諾“改善經濟”、“吸引外資”,并借7月接連舉辦的兩場國際盛會(7月10-13日的蒙古那達慕大會和15-16日的第11屆亞歐首腦會議),蒙古政府竭盡全力宣揚“一個大機遇”,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Tsakhiagiin Elbegdorj)特意宣布了一個漫長的特別假期,前總理賽汗比勒格(Chimediin Saikhanbileg)更公開呼吁烏蘭巴托市民疏散到農村去以為盛會讓路,但效果如何呢?如今的局勢已給出了初步答案。很顯然,上屆政府固然不行,換回前執政黨暫時也還是沒什么辦法。
另一派意見則認為“非戰之過”:蒙古國經濟嚴重依賴礦業,近年來煤、銅等蒙古出口大宗產品國際市場需求量、價格雙雙低迷,這種局面非蒙古一國所能負責,也不是任何一個蒙古政黨所能力挽狂瀾的。
這些意見固然都有各自道理,但問題的關鍵卻并不在此。
正如一些分析家所指出的,蒙古國經濟衰退固然主要受國際市場影響,但弄到如今這種“斷崖暴跌”的局面,關鍵在于外資的退縮:2011年,蒙古全年外資流入達46.2億美元,而2016年1-6月僅有區區0.35億美元——這不僅僅因為資源需求萎縮,事實上即便價格跌得更慘的原油產業,那些產油國也不至于門可羅雀至此,外資遠離蒙古的最大原因,是蒙古國政府自己“趕走”了他們。
由于押寶礦石出口一夜暴富,蒙古國朝野在2011年前后陷入一種奇怪的躁動中,原本只是個原則性口號的“第三鄰國”發展戰略(蒙古只有中國、俄羅斯兩個鄰國,“第三鄰國”意即打破對這兩個鄰國的依賴),此時此刻變得充滿“實質性內容”,一些蒙古智庫(如著名的蒙古獨立金屬采礦研究部)不斷抱怨,和俄羅斯的合作因后者的“官僚主義與舊思維”而屢屢被“扼殺”,至于中國,雙邊經濟合作過于密切會帶來“潛在風險”,包括“獨立原則的喪失”和“被迫忍受不透明的投資管理體系”,一些分析家甚至稱“正是中國人的涌入讓蒙古喪失了幾乎所有的鹿”(稱中國人在蒙古搶購鹿茸,導致蒙古人過度獵?。?,并提醒政府“必須牢記第三鄰國原則”、“不要忘記中蒙間歷史恩怨”。
在這種思路引導下,2012年蒙古政府通過了新版色彩強烈的《海外投資法》,這一打著“便利外國對蒙古投資”、“保護海外投資者利益”的新法案,實則對海外投資蒙古資源類產業,提出了種種苛刻的限制。出于“第三鄰國”思路的考量,蒙古最大執政黨民主黨推動蒙古大呼拉爾通過了“關于礦山治理事項的規定”,對外企在蒙古礦業開發中的控股權施加種種限制條款,蒙古在號稱世界儲量最大焦煤田之一的塔萬陶勒蓋煤礦開發招標中,不僅從一開始就制訂特別限制條款(發標前就將煤礦分為兩塊,一半由蒙古自己的“塔萬陶勒蓋能源公司”經營開發,一半交給外資開發,并且要求中標的外國財團負責修建從煤礦通往賽音商德市的鐵路專用線,以及專門的電廠和公路),且當包括中國神華集團在內的3家外企組成財團中標后,蒙古國家安全委員會竟宣布“投標不算”,要求重新組織談判、招標,以便讓日韓企業也加入進來,并借此提高“要價”,前總理阿勒坦呼雅格(norovyn Altankhuyag)甚至曾推動國家安全委員會提出建議,鑒于塔萬陶勒蓋資源100%屬于蒙古國,因此開發所占份額中30%應在蒙古國內進行IPO,10%留給蒙古國內機構,另10%平分給蒙古全體國民,也就是說每個蒙古國民都能分到365股,而這種分配方式“理所當然應該成為今后類似開發項目的慣例”。
最初似乎一切順利:美日韓歐政商人士紛至沓來,商討從經濟開發區到戰略伙伴合作框架、各層面的合作事宜。被蒙古人寄予最大期望值的“搖錢樹”塔萬陶勒蓋煤礦和奧尤陶勒蓋銅金礦,雖然沒能如愿吸引到日、韓飛來的“風凰”,卻一度“釣”來世界三大礦業巨頭之一的力拓,這讓蒙古朝野一度感覺爆棚。直至2014年1月,《經濟學人》還以“礦產品不愁賣”和“第三鄰國戰略有利于獲得更高收益”為由,預測2014年度蒙古將獲得15%以上的超高經濟增速。
然而問題也就從這里隱伏并很快爆發。
由于過度沉湎于“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待價而沽心理,蒙古國自2012年起對外國投資者予取予求,朝令夕改,不斷提高要價,契約的效力和約束力被棄若敝帚,這種做法不僅令“兩大鄰國”望而生畏,“第三鄰國”的投資者們也被嚇得紛紛離場觀望,原本興沖沖趕來的力拓也變得意興闌珊,盡管今年5月,力拓最終同意了總金額53億美元的奧尤陶勒蓋擴建項目,但不僅更重要的塔萬陶勒蓋仍在扯皮,蒙古國內也還在喋喋不休地爭論“外資究竟應在本國經濟中發揮怎樣的作用”。
問題是時過境遷,市場的不景氣、需求的下降,加上兩個鄰國和“第三鄰國”對蒙古方既往誠信問題越來越深的疑慮和保留,讓許多外資寧可選擇“不在該國經濟中發揮任何作用”——很顯然,在這種情況下,蒙古引為可居奇活的“財富”,也就只能無可奈何地變為“財負”。
在這種情況下蒙古政府試圖通過上調利率和擴張性財政手段穩定匯率,并扭轉外資下滑的局面。
然而前述導致外資“被嚇跑”、“被趕走”的因素不解決,僅僅通過利率杠桿非但對留住外資無濟于事,反倒可能影響企業融資和成本,從而進一步打壓本已低迷的經濟增速。
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里,經濟結構嚴重畸形、政策誤區又難以很快走出的蒙古國,恐怕難以擺脫這場突如其來的經濟和金融危機。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在蒙古草原和茫茫戈壁上吃苦耐勞千百年的蒙古人好不容易適應了“富貴生涯”,才松弛幾年的褲腰帶,還能再勒緊么?
只要一兩百元,52張外幣帶回家!
“外幣紅包”走紅卻真假難辨
“過年包200元紅包拿不出手,怎樣有面子又好看?只要180元,52張外幣帶回家! ”近日,這種“外幣紅包”出現在各地市民的朋友圈里。春節期間,不少市民為走親訪友送紅包而發愁,而“外幣紅包”包含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52張外幣,看上去既獨特又“高大上”。
“外幣紅包”受到追捧
近日,記者聯系到從事導游工作的微商代購楊美麗。
她告訴記者:“身邊很多朋友都在賣‘外幣紅包’,因為銷量不錯,所以我也加入了。自己的主職是導游,朋友圈賣‘外幣紅包’,只是順便掙外快而已?!币驗槭菍в蔚纳矸?,可以經常往來國外,因而增加了“外幣紅包”的可信度。
據了解,“外幣紅包”根據不同的包裝和組合,售價為108~288元不等,其中有美元、韓元、越南盾、柬埔寨瑞爾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貨幣。每一張貨幣都是嶄新的,并且用塑料紙包裝,還貼上相應國家的國旗和簡介。
“送孩子可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送老人可以給他們收藏,因為創意獨特所以很受歡迎。 ”楊美麗介紹說,她最近每天都能賣出十幾套,最高峰一天賣出過30多套。對于外幣的真偽和價值,楊美麗表示鈔票保真、假一賠十,雖然實際價值并不高,但很多人圖的是個新鮮。
記者在淘寶網上輸入“外幣壓歲包”等關鍵詞查詢發現,銷量最高的店家已成功交易1萬多筆,其中有的月銷售量高達700多筆。通過網絡銷售的“外幣紅包”,無論價格、種類還是數量,都和朋友圈中所售的出入不大。
價值不高,真假難辨
記者聯系到家住青島市即墨區同樣從事微商工作的劉向前,從他的微信朋友圈得知,他出售的“外幣紅包”是52張、165元,順豐包郵全國。
當記者詢問外幣來源和外幣真偽時,劉向前說:“我都是從淘寶進貨,然后進行分裝,至于這些外幣的真偽,我分辨不出,但淘寶客服說是絕對的真鈔。反正,我自己覺得這些外幣要么就是從國外帶回來的,要么就是淘寶店家從銀行兌換的吧?!笨礃幼淤u家只是看到商機進行買賣,至于貨幣的真偽,自己也無判斷能力。
“外幣紅包”面額看上去大,但實際的價值并不高。通過幣種匯率查詢,蒙古國的200圖格里克折合人民幣才約1元,而1元人民幣更是可以兌換3300多越南盾。青島工商銀行李滄二支行營業部理財經理于經理說:“單從兌換外幣的方式來看,目前只有一個正規的途徑,那就是到銀行網點去兌換。除了銀行常見的外幣外,這個‘外幣紅包’中包含多種罕見小眾貨幣,有的我們根本就沒見過,而且也接觸不到。所以很難確定其真偽,來源也值得懷疑,更沒辦法確定其價值?!倍嘘P專家則表示,網絡上和朋友圈中所售“外幣紅包”中大部分外幣收藏價值不大,尤其是單張并且匯率低的外幣,升值空間也比較小。
同時,記者了解到,通過其他渠道私自兌換的外幣,普通市民很難辨別其真偽。
私自買賣外幣可能違法
那么,有關商家和微商出售“外幣紅包”,是否違法呢?
對此,山東民橋律師事務所韓律師對記者說:“兌換外幣應該根據外匯管理法和央行的相關規定到指定地點進行兌換,私自進行買賣很容易觸犯法律?!锻鈪R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和三十條分別規定:外匯市場交易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守信的原則;外匯市場交易的幣種和形式由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規定。這種‘外幣紅包’的盛行容易擾亂外匯交易市場?!?/p>
韓律師同時表示,對非法經營外匯,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關規定,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單位犯罪的,依照刑法第231條規定,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針對“外幣紅包”盛行的情況,韓律師建議市民應通過正規渠道兌換、使用外幣,避免發生換取價值不對等的外幣、廢幣、假幣等情形,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記者 楊明清 通訊員 張琳艷)
一、人民幣匯率管理匯率是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相互折算的比率,即以一國貨幣表示另一國貨幣的價格。
匯率的高低由外匯市場供求關系及其他相關經濟、政治因素所決定。改革開放前,我國一直實行單一的匯率制度。改革開放后,外匯留成制和外匯調劑市場的建立,使我國匯率體制從單一匯率制轉變為雙重匯率制,形成官方匯率和調劑市場匯率并存的局面。1993年12月28日,根據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改革外匯管理體制的公告》,決定從1994年1月1日起,取消外匯留成,將兩種匯率并軌,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關于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公告》,決定自2005年7月21日起,在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一匯率制度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匯率浮動,發揮匯率的價格信號作用;二是根據經常項目主要是貿易平衡狀況動態調節匯率浮動幅度,發揮“有管理”的優勢;三是參考“一籃子”貨幣,即從“一籃子”貨幣的角度看匯率,不片面地關注人民幣與某個單一貨幣的雙邊匯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受全球經濟金融環境的影響,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腳步有所放緩,事實上恢復了釘住美元的做法。
2010年6月,在經濟形勢有所好轉后,我國宣布重啟匯改,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
2015年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聲明,為增強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市場化程度和基準性,決定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自2015年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
2008年開始的全球金融危機繼續對蒙古經濟產生負面影響。美國農業部糧農組織GAIN報告稱,盡管通脹率下降,本幣升值,但為約28%的人口提供生計的畜牧業仍面臨壓力。
牲畜數量
蒙古有飼養牲畜的悠久傳統。它的畜牧生產系統至少可以追溯到1000年前。蒙古有4300萬頭牲畜,主要由山羊、綿羊、馬、牛和駱駝組成。這一數字近年來有所增加,因為蒙古已經好幾年沒有旱災了。(旱災是一種冬季災害,覆蓋著冰雪覆蓋的牧場,導致大量牲畜餓死。)最近的旱災發生在1996-1997年、1999-2000年和2000-2001年,其中最后一次造成蒙古牲畜死亡總數的13%。
畜牧業與經濟
2008年,農業占蒙古就業人數的36.0%,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8.8%。大約80%的農業生產是以動物為基礎的,而剩下的20%主要來自大田作物,主要是小麥。只有約1%(135萬公頃)的總土地適合種植農作物,而蒙古80%以上的土地面積用于畜牧業。目前,蒙古6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4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28%的人口仍在放牧。
從積極的一面來看,放牧在經濟活動中所占份額的相對下降是經濟增長的結果,包括零售服務,如銀行業、旅游業、餐館和酒店——無論是在烏蘭巴托還是在農村。然而,放牧減少的部分原因是1990年后失去了蘇聯的支持。自這一變化以來,蒙古的經濟經歷了痛苦的轉型,畜牧業生產有時成為許多農村人口的安全網。把放牧作為自給自足的“最后手段”,導致68.5%的牧民牲畜不足200頭。
由此造成的生產力低下,再加上獸醫基礎設施和營銷系統薄弱,導致動物產品價格低廉,牧民普遍貧困。結果,農村人口的收入落后于城市,造成了蒙古城鄉居民之間的巨大差距。蒙古270萬人口中有60%生活在農村,農村與城市收入差距是政府的一個主要關切問題,特別是因為農村人均年收入仍然只有幾百美元。
根據2007/8年度家庭社會經濟調查,在過去五年里,農村貧困率從43.4%上升到49.7%。低收入加上失業和通貨膨脹也助長了從農村到烏蘭巴托的移民。結果,這個城市的人口已經膨脹到創紀錄的100萬,只剩下170萬人居住在面積卻有美國三分之一大的地區。
畜牧業的狀況
這些問題和其他問題導致蒙古畜牧業長期表現不佳。蒙古牧群以山羊和綿羊為主,因為其他種類的生產利潤較低。2008年,山羊占總牛群的46.1%,綿羊占42.4%,馬占5.1%,牛占2.8%。豬和家禽的產量很少。自1991年以來,隨著綿羊數量的下降,羊絨銷售促進了山羊數量的增加。在蘇聯時期,蒙古山羊的數量從450萬頭到550萬頭。
自1997年以來一直在增長,2008年達到了驚人的2000萬頭。目前過度依賴羊絨作為一種經濟作物,由于貿易商提供的低價、局部的過度放牧和嚴重的環境破壞,導致了貧困。一些當地人員估計有多達70%的牧場退化。與此同時,蒙古國未能在其他可能具有比較優勢的部門進行投資。例如,蒙古50%至60%的牛奶是從城市進口的。影響畜牧業的其他問題包括干旱、冰雪、牲畜疾病和蟲害。自蘇聯解體以來,出口下降90%,畜牧業也受到嚴重影響。上世紀80年代,肉類出口總量平均每年約3.8萬噸,而2008年僅為1.14萬噸。
展望未來
盡管最糟糕的情況可能已經過去,但當前的全球金融危機仍在對蒙古的經濟和畜牧業產生負面影響。1月至5月,通脹率從20.7%降至16.3%。到2009年6月,當地貨幣(圖格里克)對美元匯率從3月的1700元低點回升至1430元。盡管有這些積極的變化,畜牧業仍然面臨壓力。有媒體報道說,由于中國商人對蒙古羊絨的需求減少,牧民收入大幅下降。因此,蒙古政府甚至提議暫停對原羊絨出口征收的關稅。與此同時,由于羊肉和牛肉的價格從每公斤4美元降到2美元,收入進一步受到擠壓。
展望未來,中國和其他國家迅速增長的蒙古肉、皮和奶制品市場將給蒙古帶來重大機遇。蒙古產品在中國可能具有競爭力,盡管蒙古的生產力很低,但其肉類產品的價格通常比中國和俄羅斯低廉。與此同時,如果俄羅斯減少關稅,放開牲畜進口,它可以再次為蒙古產品提供市場。無論如何,蒙古畜牧業的長期成功將取決于牧民銷售更高質量產品的能力。
為了讓生產者做出反應,市場經濟需要通過差別定價來創造生產高質量畜產品的激勵措施。最關鍵的是,蒙古迫切需要對其獸醫和衛生系統進行投資,以提高其肉類產品的價值。如果沒有這一點,它將面臨難以克服的出口問題,并將繼續嚴重依賴于利潤不菲、破壞環境的羊絨市場。
消費市場
蒙古的飲食習慣是由于其地理位置偏僻和對動物產品的依賴。一般來說,蒙古人的傳統飲食是以小麥粉為主的面條和餃子,以及主要放牧動物的肉和奶制品。在最近的食品安全評估中,超過60%的蒙古族家庭食品安全支出占了這些家庭食品支出的60%。除這些之外,傳統食品很可能在食品支出中占更高的份額。
在蒙古活躍的國際組織指出,低收入意味著價格是消費的主要驅動力,而質量、品牌忠誠度、包裝和尺寸等其他因素則不那么重要。盡管傳統食品仍然非常受歡迎,但自1990年代初從社會主義過渡以來,蒙古族的飲食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變化包括食物消費量(卡路里攝入量)的增加,在1993年至2003年期間增加了30%,達到人均每天2250千卡。飲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動物脂肪、大米、肉類和糖的消費量下降,而小麥、土豆、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增加。最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動物脂肪使用量的下降,植物油消費量猛增近2000%。
進口情況
雖然當地生產幾乎滿足了大多數肉類產品的所有需求,但蒙古其他許多食品依賴進口。盡管許多乳制品在當地生產和消費,但由于食品安全和冷鏈問題,烏蘭巴托和其他主要城市的進口產品很受歡迎。2008年,三分之二的小麥、三分之一的土豆以及所有的大米和植物油都是進口的。
首都機場T2航站樓1層國內到達9號門對面
010-64588498
更多門店 >浦東國際機場T2航站樓國際到達行李提取區30號行李轉盤旁
021-68339619
白云國際機場1號航站樓主樓3層國際出發大廳7號門旁
020-36067817
深圳市寶安區航城街道后瑞社區T3航站樓3R-02-02國際出發(安檢區內)離境退稅隔壁8號登機口對面
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