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幣匯率

目前人民幣兌換新臺幣匯率為多少?10萬新臺幣在大陸能消費多久?

臺灣,作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地處中國大陸東南海域,綜合經濟實力在全國各省位居前十強,19年實現生產總值(GDP)4.21萬億元,同比增長2.73%,全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不過下行壓力較大,因此,經濟增速逐年下滑。另外,臺灣流通貨幣為新臺幣,市場上流通的面值分別有100圓、200圓、500圓、1000圓和2000圓,還有硬幣面額為1圓、5圓以及50圓等,其堅挺度與購買力相對人民幣較弱,同時流通范圍相對較狹小,換句話說,主要在中國臺灣地區流通,與人民幣形成鮮明對比。那么目前人民幣兌換新臺幣匯率為多少?再者10萬新臺幣在大陸能消費多久呢?

首先,新臺幣是相對于舊臺幣而言,1圓=10角=100分,其特征為面值較大、購買力較弱等。當然,根據最近一段時間新臺幣兌換人民幣匯率可知,新臺幣一路震蕩小幅上行,兌換人民幣匯率突破0.236,反之人民幣兌換新臺幣匯率達到4.217附近,顯然人民幣更加堅挺、值錢。另外,目前人民幣兌換新臺幣匯率為4.2181,意味著10萬人民幣大約等同于42.181萬新臺幣,而臺灣消費水平雖然比不上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大都市,但卻要比大陸部分二、三線城市消費水平較高,當然不同區域消費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不能一概而論,同時當地日常飲食相對較為便宜,幾百新臺幣能購買很多小吃,但房子與交通工具較貴,促使外來居住人口成本大幅上升。

其次,因為目前人民幣兌換新臺幣外匯匯率4.2181,反之,1新臺幣=0.2371元人民幣,所以,10萬新臺幣約相當于23707.35元人民幣。然而,由于大陸地區也分為經濟發達省市與經濟落后的地區,經濟發達程度促使消費水平差距較為突出,因此,10新臺幣在大陸不同地區能夠消費具體時間各不不同,而且還跟一個人的消費水平與習慣密切相關。當然,對于普通人而言,10萬新臺幣兌換人民幣約23707.35元,假如在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按一個月消費水平6000元估算,那么10萬新臺幣可以消費3到4個月的時間;而按照大陸三四線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與消費水平,10萬新臺幣對于普通人大約能消費5個月到6個月,同時該消費水平屬于中等偏上。除此之外,通常綜合經濟實力較弱的鄉鎮地區,消費水平也相對越低,因此,10萬新臺幣兌換人民幣普通居民可以消費大半年左右的時間。

總的來說,目前人民幣兌換新臺幣匯率為4.2181,跟過去相比新臺幣小幅震蕩上升并升值,而10萬新臺幣在大陸不同地區消費時間不盡相同,因為國內存在貧富差距的問題,當然,假如按照平均消費水平來估算,10萬新臺幣在大陸約能消費5個月左右的時間。另外,因為兩種貨幣匯率在時刻不斷發生震蕩與波動,所以,不同時期人民幣兌換新臺幣匯率不同,從而10萬新臺幣兌人民幣也會出現變化,這跟跨地區消費密切相關。

展開
收起

100新臺幣等于多少人民幣

來源:FX168

人民幣兌換外幣的話可以選擇去各大銀行進行兌換,一般門口掛有外匯兌換的牌子都可以進行兌換外幣,但是不是所有幣種都可以。相比其他銀行,中國銀行兌換的幣種較全,具體可以詢問當地銀行。

但是匯率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而且就算是同一地方不同銀行,他們之間的匯率也是有所不同,但是相差不大。

新臺幣匯率(2019-06-19 12:12)

1、人民幣對新臺幣的匯率為4.5389,而新臺幣的匯率為0.2203。即1元等于新臺幣4.5389元,1元新臺幣為0.2203元人民幣。也就是說100新臺幣等于22.03元人民幣。

2、新臺幣與港元匯率為0.2498,即1新臺幣等于0.2498港幣;港元與新臺幣的匯率為4.0033,即1港元為4.0033新臺幣。計算可知100新臺幣等于24.98港幣。

3、新臺幣對澳門幣匯率為0.2573,即1新臺幣兌換0.2573澳門元; 而新臺幣兌澳門元匯率為3.8866,即1澳門元為新臺幣3.8866。計算可得,100新臺幣可以兌換25.73澳門元。

由于匯率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在兌換的時候請以銀行柜臺交易的為準。

展開
收起

帶著1萬元人民幣,在臺灣能夠生活多久?看完漲知識了

帶著1萬元人民幣,在臺灣能夠生活多久?看完漲知識了

說到臺灣,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盡管現在的它還沒有正式回歸祖國的懷抱,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它從古至今、從始至終都一直都是我國的一部分,它是中國臺灣。臺灣也是個魅力的省會,也是熱門的旅游去處,不少人到了節假日,就會組團到臺灣游玩。

臺灣的夜市也是很出名,除此之外還有臺灣日月潭這類的景點,那么如果想去臺灣玩,需要帶多少錢呢?如果帶著1萬元人民幣,在臺灣能夠生活多久?大多數人都跟著旅游團去,所以對此可能并不是特別了解,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說說吧!看完漲知識了呢!

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們內地的錢是叫人民幣,而臺灣的是叫臺幣,臺幣和人民幣之間也是有匯率這種東西的,1元人民幣等于4.4863臺幣,四舍五入一下就是4.5臺幣,那么1萬元人民幣就等于44863臺幣,我們依舊四舍五入一下,就算是45000臺幣吧!那么45000臺幣在臺灣能夠生活多久呢?

剛剛小編有提過一句,臺灣的夜市很有名,有很多臺灣的特色,還有閩南小吃,什么海蠣煎、三杯雞之類的,還有比較出名的大腸包小腸,這個在我們內地有賣的話,價格是在10元人民幣,也就是45臺幣,臺灣夜市上賣是110臺幣,相當于24.5的人民幣,比我們內地貴了一倍。

如果你想要吃一碗牛肉面,價格也是差不多的,大約就是24元人民幣左右的價格,如果還要再配上飲料的話,一頓應該花費在30元左右。當然,這里說的是吃小吃,假設你一天三餐都是只吃小吃的話,那么可能就只需要每天消費100-150元左右。

住宿方面的話,在臺灣住宿還是比較貴一點的,無論你是住酒店,還是住民宿。因為在臺灣他們的土地都是屬于個人私有財產,不像我們一樣,土地都是國家所有,所以臺灣的居民都有屬于自己的房子,他們的房子要怎么用,政府也是不干預的。如果你選擇地段好一點的地方住宿,一般一個晚上也要400元以上的人民幣。

我們就按最低價格400元來算,住一周的話,就需要2800元人民幣,在加上一周的伙食費,就按100算,一周伙食加住宿的話,就是3500元,那么1萬元人民幣,可以住大概兩周半。當然,這是按照最低的要求來算的,但是你去臺灣玩不可能過得這么拮據,畢竟玩要玩的開心??!

那么,如果想要再吃點水果啥的,又需要花多少呢?臺灣的水果價格是比較貴的,據說7個蘋果就要大概200元人民幣了,想想在我們內地,7個蘋果幾十塊錢已經算是很貴的了,如果你每天吃一個蘋果,就等于一周7個,需要200元人民幣,這樣子你的總消費就到了3700元了。為什么臺灣的水果那么貴呢?因為他們的水果大多都是靠進口的,進口水果貴也是能理解的。

不過,有去過臺灣旅游的人應該都知道,在臺灣出行還是很方便的,組個小電驢就可以到處去戲耍了,根據過來人的經驗,如果是一個人去臺灣旅游的話,玩一個禮拜差不多在5000元人民幣左右,當然這里是除去了機票的哦!出門旅游前,還是應該先做個攻略啥的比較合適哦~因此如果帶著1萬元人民幣,在臺灣能夠生活大約2周左右哦!

展開
收起

為什么去臺灣旅游不能直接使用人民幣購物,而要換成臺幣?

導語:為什么去臺灣旅游不能直接使用人民幣購物,而要換成臺幣?

如果說到去臺灣旅行的話,那么相信很多人都是會用寶島來形容臺灣。一提到臺灣的時候其實我們腦海里第一浮現的就是寶島。那么這個地方每一年都是會有很多內地的人去游玩的。那么他們前往寶島臺灣旅行的時候都是想要去看看當地的美景。其實不能夠否認的一點就是我們內地的居民對于臺灣都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的,再加上現在如果我們要去臺灣的話是非常方便的,而且我們之間語言也是相通的,所以說就會有很多的人更喜歡去臺灣了。

那么對于要去臺灣旅游的人,在出發之前一定需要去做一些準備的,尤其是一些選擇自由行的人,這時候就需要提前去了解一下臺灣有哪些比較著名的景點是適合去觀光旅行的,有哪些地方是值得去的,有哪些美食是值得去品嘗的等等,這些都是需要提前去準備、提前去了解的。

除了以上的哪些是需要去做攻略的之外,還有就是需要考慮到資金的問題了,畢竟對于我們來說出門在外如果是沒有錢的話,那么就會導致很多的不方便了,那么我們都知道臺灣所使用的貨幣是臺幣,那么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話,我們所使用的是人民幣,所以說在這時候我們就會產生一些疑問了,那就是對于我們來說要去臺灣旅游的話,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幣去購買商品嗎?

對于這個問題,首先就是臺灣當地的居民所使用的是新臺幣,那么在這時候對于很多的商家來說呢,如果收取人民幣的話,那么是不會比較麻煩的。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的話,其實我們還是提前去銀行兌換新臺幣比較好,這樣對于我們去購物的話,會比較方便,還有就是特別是在臺灣的夜市,我們都知道臺灣的夜市可以算是一個比較好的景點了,如果去到臺灣的夜市,那么一定會去吃小吃的,那么如果我們提前準備好了臺幣的話,我們就可以很好的去享受到美食了,但是如果你沒有提前準備好新臺幣的話,那么可能就無法享受到這些美食了。

再來就是如果是大家去到一些大商場進行購物的話,那么就不需要擔心現金不夠的現象了,因為在大型的商場的話,那么這里基本上是會配備手機支付系統的,所以說如果是在大商場當中的話,我們就可以像是在內地一樣去使用手機進行支付了,不需要攜帶大量的現金了,可以說也是比較方便的。其實隨著我們大陸的手機支付越來越好,在臺灣也是越來越普及了,可能現在還不是完全普及,但是相信在未來不久的話,是可以有很多的商家都開始支持的。當然即便是有些地方現在還是沒有辦法進行手機快捷支付的,但是大家也是可以使用銀行卡來進行刷卡支付的,畢竟對于臺灣當地的商家來說基本上也都是支持這樣的支付方式了。

那么除此之外,臺灣的街頭也是有設置很多的自助取款機的,所以說大家去旅行的時候只需要帶上銀行卡就可以了,因為這樣也是可以輕易的在臺灣的街頭找打取款機進行取款的,而且從臺灣的自助取款機當中取到的錢一定會是新臺幣的。

其實我們看到雖然臺灣地區所使用的貨幣與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使用的人民幣是不一樣的,但其實對于我們去游玩的時候,對于我們這些游客來說,他們也是有很多的支付方式能夠支持我們去選擇交易的,這么多種的交易方式一定會有一種是適合我們的,從整體上看的話,其實算是非常便利的,不過對于我們去游玩的話,那么最好還是兌換新臺幣會比較好,我們也是需要提前去做好功課的,因為對于臺幣與人民幣進行兌換的話,那么對于不一樣的銀行也是會有不一樣的匯率的,所以說如果我們提前做好了功課的話,那么能夠兌換到的新臺幣數量也是會不一樣的,只要我們多去了解的話,那么我們就可以使用同樣的人民不去兌換到不同數目的新臺幣了。

臺灣是一個非常好玩的地方,這里也是有著非常多的人文歷史是可以讓我們學習,有很多的景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參觀的,所以說還是很推薦大家去臺灣游玩的。

展開
收起

臺灣的物價有多高,帶1萬元人民幣去臺灣旅游,能過得舒服嗎?

導語:臺灣的物價高嗎?帶1萬元人民幣去臺灣生活,能過得舒服嗎?

我們都知道臺灣被譽為寶島是有他自己的理由的,這個地方有著豐富的物產和優美的風景,數年來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參觀。我們都知道臺灣這個地方本身面積并不大,同時由于它島嶼的特性,所以島上居民也不是很多。但臺灣在旅游這方面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的,所以每年也有不少的人到臺灣去旅游,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如果現在帶著大約一萬左右的人民幣到臺灣去旅游,能過得舒服嗎?

根據目前人民幣和臺幣的匯率來說,大概可以換到四萬多新臺幣,但是我們知道臺灣的物價會比大陸要高很多,比如像當地的水果,一小杯水果大約等20元人民幣左右。

除此之外,來臺灣的人基本上必去夜市。臺灣的夜市往往也會經營很長時間,基本上整晚都可以找到地方吃東西,而吃的東西也是最昂貴的,各種各樣的小吃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花幾百臺幣就可以吃得很舒心,甚至吃到走不動路,所以和幾個朋友結伴去夜市吃小吃,還是比較劃算的。在吃完小吃之后需要打車回家。不過在購物之前最好把自己身上的人民幣先兌換一下,盡管有些店鋪也收人民幣,但是每一次購物付款都要計算匯率,在生意高峰期只會加重店家的工作量。

所以在吃這個方面帶一萬元錢去當地吃東西應該還是足夠的。而住宿的話,每晚大概也只要200人民幣左右。所以綜合吃飯住宿的費用來說,在臺灣生活的成本不算特別高。除了吃飯和住宿,剩下的就是在當地購物了,在臺灣當地也有不少的購物天堂,比如101大樓。101大樓除了可以購物之外,也可以作為觀景平臺向游客開放,觀景門票大約在130元人民幣左右,可以縱覽臺灣的風景,十分賞心悅目。至于在商場中購物就見仁見智了,有些人在商場中購物可以瞬間花光自己帶來的所有預算,而有的朋友在商場只買自己必要的一些化妝品或者服裝,所以花銷并不是很大。

不過在外旅游的時候除了欣賞當地的風景,品嘗美食,重要的還是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注意隨身財物,第一次去可以先跟團,等到摸清楚當地的情況之后就可以考慮和家人或者朋友一塊去單獨旅游了。

展開
收起

臺灣和大陸物價差多少?帶1萬元人民幣去臺灣生活下,你就知道了

說到臺灣,相信很多人都想要去臺灣了解一些當地的風土人情,與大陸只有一海之隔。早在以前臺灣是屬于福建管轄的,但是后來的時候臺灣自己成立了身份。古代的時候臺灣是和大陸相連的,但是由于板塊間的運動,海水注入從而形成了臺灣海峽,才將臺灣與大陸隔開的。

我們從地圖上面能夠看到臺灣的面積很小,跟中國大陸相比還是蠻大的,臺灣的面積為36192.8155平方千米,2018年人口普查為2358萬人。這幾年來不少的大陸人,都喜歡到臺灣做交換生,也喜歡到臺灣旅游。那么10000元人民幣在臺灣能夠過上什么樣的生活?看完國人沉默了。

根據當下的匯率換算,10000人民幣元=45585新臺幣,看著是蠻多的。但是臺灣的物價和大陸相比,還是相差比較多的。臺灣的水果和大陸相比,這價格就跟景區似的,一小杯就是10塊錢人民幣或者20元人民幣,價格還是比較貴的。相信很多人都是為了臺灣的夜市來的,來到臺灣不去夜市吃東西,那肯定是說不過去了。

臺灣的夜市很熱鬧,往往都是下午五六點就已經開始擺攤了。到了晚上大多數的夜市都是12點就收攤,也有的像臺中市:中華路夜市17:00-凌晨3:00,逢甲夜市11:00-凌晨1:30,高雄市:六合夜市17:00-凌晨6:00。由于臺灣的夜市有很多,所以不管半夜的幾點,正常都是能夠還找到可以吃的地方。

在這里吃的是最貴的,往往人人到了夜市一花就是好幾百塊錢。第一天看到了什么小吃,都很想要嘗上一遍?;▊€300元人民幣吃小吃,能夠讓你吃到扶墻。而住一晚上的費用大約在100元人民幣。出行有出租車也有公交,價格和國內差不多。但是記得要換成臺幣,人民幣不是不收,只是相對比較麻煩。

而臺灣的101大樓,也是很多人去了都會去打卡的一個地方。這臺北101大樓門票:600元臺幣,相當于人民幣130元人民幣。上去了可以觀賞到整個臺灣的風景,還是非常值得的。所以正常開銷,10000元在臺灣生活一個月是沒有問題的,胡吃海喝的一個月。對此,大家怎么看呢?

展開
收起

@來嵐臺胞:方便!平潭行政服務中心也可兌換臺幣啦!

25日,區臺胞臺企服務中心臺幣兌換點

舉行揭牌儀式。

臺胞可通過“臺陸通”APP

進行在線預約,

帶上臺胞證與現金到現場兌換。

00:29

“之前我在臺灣跟朋友兌換成人民幣后再來大陸,現在只需臺胞證跟臺幣就可兌換了,真太方便了?!眮碜耘_灣新北的呂品萱成為兌換點的第一個客人,這次她用5000臺幣進行兌換,不到5分鐘,拿到了人民幣1067元。

呂品萱曾在平潭實習實訓15天,因看中平潭就業前景選擇留在平潭發展,目前在一家私企工作?!斑@次我剛來兩個禮拜,這里對臺的福利、待遇比較好,蠻吸引我的?!眳纹份嬲f。

“以前我兌換錢需在銀行排隊,現可在‘臺陸通’APP線上預約,再過來辦理,不用填單提交申請,連辦理手續時間也省了?!蓖瑯邮桥_胞的賴政緯稱贊。

“我們全區一年接待臺胞約6萬人,以旅游、投資興業為主,區行政服務中心為臺胞投資注冊公司的服務點,在這里設立兌換點,可幫助大部分的臺胞直接把臺幣兌換成人民幣,方便了很多臺胞,為臺胞臺企在嵐就業、生活等方面提供捷利?!眳^金融辦副主任楊哲安說。

兌換場所為一個獨立辦公室,位于區行政服務中心三層,以“臺陸通”為依托,由中國銀行授權,該區域主要為臺灣居民來往大陸的客戶群體,可以配備傳真機、電腦、驗鈔機和打印機等辦公設備,并在該區域安裝了監控等安全設備,配備2名經中國銀行平潭分行培訓合格的工作人員從事外幣兌換工作。

臺胞可直接在兌換場所進行兌換,或提前通過“臺陸通”APP進行線上預約,之后攜帶臺胞證與現金到現場進行兌換,除兌換成人民幣外,也可將兌換的人民幣轉入微信、支付寶內。

需要注意的是,每天每人限額兌換成人民幣一萬元,一年不超過5萬元人民幣,匯率以及客服電話可在“臺陸通”APP查詢。兌換場所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2:00~5:30。

來源:平潭網文字:林愛玲視頻:林凱強

展開
收起

臺灣的銀行是什么樣的呢?和大陸有什么不同?

前言

本文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郭昶皓,他以時間為線索,回顧了臺灣銀行業從1945年至今的發展歷程。

1945-1980年的臺灣銀行業是公營銀行絕對主導的大一統體系,1960年后,引進外資銀行和準民營銀行的嘗試,使得這種大一統體系有所松動,但是公營銀行體系占絕對主導地位的局面一直持續到了20世紀80年代。

1980年代開始,島外“金融自由化”浪潮,島內僵化的公營銀行體系難以滿足臺灣經濟騰飛的需求,這兩股力量推動臺灣的銀行業逐步開放。此后,銀行業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最終于1999年爆發了本土性金融危機。

進入新世紀,臺灣認識到銀行業惡性競爭的弊病,分別于2002年和2005開啟兩次金融改革,第一次金融改革效果明顯,“二次金改”結果卻差強人意。

金改過后,信用卡和現金卡便成為了銀行新的角力場,銀行大肆發放信用卡,最終觸發償債危機即所謂“雙卡風暴”,此后,監管政策不斷加強,臺灣銀行業發展的逐漸回歸常態。

寫在前面:

古人說以史為鑒,大陸銀行業的發展,很多時候都能從臺灣銀行業的歷程中看到一些影子。

1.1945-1980:公營銀行絕對主導

1.1 大一統體系

1945年臺灣光復后,國民政府便開始接收日本在臺的產業,其中,日本人經營的“株式會社臺灣銀行”被改組為“臺灣銀行”,這就是臺灣最早設立的公立銀行,并在1949年開始發行區域性貨幣“新臺幣”。國民黨政府敗退臺灣后,由于人員編制緊縮,包括貨幣發行、收受各銀行存款準備金等業務,均由臺灣銀行代為完成,成了事實上的中央銀行。

很有民國范兒的臺灣銀行logo

除臺灣銀行外,臺灣土地銀行、第一商業銀行、彰化商業銀行等,也是這一時期改組或合并成立的。同時,隨國民黨政府遷臺的交通銀行、中國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等,也先后在臺復業,它們構成了臺灣最初的銀行體系。

其中,臺灣銀行、臺灣土地銀行的資金由國庫直接劃撥,其余銀行雖然是股份制公司的形式,但政府持有的股份均為50%以上,因此事實上都為政府所控制,就是所謂的公營銀行。而政府為穩定臺灣局勢,對銀行業準入、存貸款利率、分支機構設立等均作了嚴格限制。

這種“大一統”的公營銀行體系,雖然有助于穩定秩序、恢復生產,但也造成了諸多問題。其一,是銀行體系效率低下,卻享受了高額的壟斷利潤,如臺灣前三大商業銀行(華南銀行、第一銀行和彰化銀行)利潤率都很高;其二,公營銀行體系因缺乏競爭導致作風保守,而彼時臺灣的農林牧漁等產業十分發達,中小企業和家庭有旺盛的融資需求,銀行卻無法滿足,存在“貸款難”問題。

1.2 體系的松動

1960年后,有兩股力量使銀行體系有所松動。其一是引進外資銀行,其二是準民營銀行的嘗試。

為了拓展對外貿易及引進外資,臺灣自1960年代開始逐步放開外資銀行設立分行,但每年只能設立2家。1959年,臺灣核準日本勸業銀行在臺北開設分行,是為第一家外資銀行。1964年12月公布《外國銀行設行細則及業務范圍》后,如美國花旗銀行、泰國盤古銀行等陸續開設分行。到1970年代末,臺灣共有14家外資銀行。

同時,在1950年代前,臺灣就已有區域性的民間“合會”。這一種提供小額信貸的互助會組織,也從中賺取利息,其實就是民間借貸。在公營銀行體系壟斷的情況下,合會是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來源。1975年7月,臺灣第一次修訂《銀行法》,將“臺灣合會儲蓄公司”重組為“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并在1978-1979年間分別批注成立臺北區、新竹區等7家中小企業銀行,這些都是純民營資本控制的銀行。

但是,上述兩類銀行的實力有限,市場份額也幾乎可以忽略,同時還依然受到嚴格的業務和分支行設立的管制。因此,在1980年代以前,臺灣維持著公營銀行體系占絕對主導地位的局面。

2.1980-2000:金融自由化與銀行業開放

2.1 金融自由化

1980年代開始,存在島內外兩股力量,推動臺灣的銀行業逐步開放。在島外,隨著麥金農教授提出“金融自由化”概念后,掀起了金融自由化浪潮,一部分以美國、日本的發達國家為代表,通過金融創新來擺脫監管的束縛。另一部分則由拉美和東南亞地區的新興市場為代表,要求放開利率、匯率和金融市場。

在島內,1970年代開始經濟起飛,1980年代正是鼎盛期。但是,由于臺灣外向型經濟的主導,外匯開始不斷積累,導致貨幣供給的增加和通脹壓力上升。而僵化保守的公營銀行體系,也愈發無法滿足島內的融資需求,超發的貨幣又使得游資泛濫,產生了各類脫離監管的“影子銀行”。

在此背景下,政府提出經濟自由化方針,首先便是放開利率和匯率。利率方面,1980年頒布的《銀行利率調整要點》,開啟了利率自由化進程。在1985年廢除利率管制條約,各銀行可在規定的區間中自行決定基本貸款利率及浮動水平。到1989年7月,全面取消利率管制。匯率方面,自1978年開始,臺灣由固定匯率制度改為機動匯率制度,并成立外匯市場。1981-1987年間,外匯市場操作方式多次調整,并最終在1989年實現臺幣匯率自由化。

2.2 開放銀行業

在利率、匯率均已放開的基礎上,開放銀行業就順理成章了。1989年7月,臺灣第二次修訂《銀行法》,1990年又頒布《商業銀行設立標準》。至此,設立民營銀行終于有了法律依據,但資本金要求要達到100億新臺幣,遠高于當時公營銀行的自有資本。并且,民營銀行只許設立5家分行,也遠低于公營銀行超過50家分支機構的平均水平,業務方面,也僅放開了傳統的存貸款業務。

在這樣苛刻的條件下,仍然有大量的銀行開設。自1992年4月開始,最初核準的16家民營銀行陸續開業。除新設立銀行外,政府也批準信托投資公司、大型信用合作社及中小企業銀行改制為商業銀行。此外,在1990年代末還大力推行了公營銀行民營化。這使得島內本地銀行的數量隨之迅速增長,民營銀行數量從1990年的11家增長到1999年的47家,公營銀行則有13家減為5家。民營銀行的資產規模占比,由1991年的8.89%上升到2001年的51.5%,公營銀行由53.68%下降到19.7%。

但是,由于此前貨幣超發導致游資泛濫,資金紛紛進入股市。股市泡沫在1990年破滅,8個月時間從12000點跌到2800點,實體經濟遭受沖擊,GDP增速逐年下行,投資和融資的需求都十分低迷,存、貸款同比增速僅在1990-1992年銀行業開放的時期有所回升,隨后又掉頭向下,直到2000年前后接近0增速。

1990年臺灣“股災”

存貸款增速放緩

在這一背景下,民營銀行可謂“生不逢時”,銀行業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一方面,由于僅放開了存貸款業務,存貸款利差迅速收窄。雖然從加權存貸款利率的利差看,整個1990年代均維持在約3%的水平,但這其實是因為銀行通過期限錯配才勉強得以維持。如果考察基準放款利率和一年期存款牌告利率之差可見,從1988年的1.9%迅速下降至1993年的0.44%,整個90年代平均也僅1%左右。作為對比,2016年這一數據是1.591%。

另一方面,則是逾放比(不良指標,指金融機構逾期貸款占貸款總額比率)的迅速抬高。該數據自1989年的0.88%逐年上升,最高達到2001年的11.26%。說明銀行為了盈利,將貸款投向了此前的非合意客戶,或是集中授信現象嚴重,在加權利差平穩的背后實際上承擔了更大的風險。當然,也有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

世紀之交逾放比高企

激烈競爭的結果就是,從1990年到2001年,臺灣本地銀行ROE率由20.79%的高峰降為3.61%,ROA則由0.9%降為0.26%。2000年銀行分行達到5600余家,平均每3000人對應一家金融單位,而公認金融機構最密集的日本和新加坡,該指標都在5000人。

臺灣城鄉街頭銀行密布

此外,雖然臺灣僥幸躲過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但危機期間,島內部分企業加高杠桿擴張信用,而經濟始終不見起色,最終于1999年爆發了本土性金融危機,銀行逾放比高漲,壞賬堆積嚴重,部分銀行出現虧損,銀行業的惡性競爭急需治理。

3.2000-至今:二次“金改”與雙卡風暴

3.1 二次金改

進入新世紀,臺灣當局認識到銀行業惡性競爭的弊病,因而開啟第一次金融改革,出臺“銀行二法”和“金融六法”,并將2002年訂為“金融改革年”,重點工作在于降低過高的逾放比,并推動銀行業的兼并重組。

這既有助于緩解過于激烈的競爭環境,也為一些經營不善導致虧損的銀行提供了退出機制,本地銀行的數量由2000年的48家縮減為2008年的37家,并新成立了14家金融控股公司。逾放比下降到2004年的3.8%,而銀行業的ROE則回到10%以上。不過,為了彌補銀行的不良貸款,臺灣當局也付出了1.4萬億新臺幣的代價。

在一次金改的系列政策取得較好效果的基礎上,臺灣當局順勢開啟第二次金融改革,試圖擴大金融控股公司規模,著力打造數家有國際競爭力的金控公司,具體目標為:提升3家金融控股公司市場占有率至過10%、公股銀行減半為6家、金融控股公司減半為7家、至少一家金融控股公司到海外掛牌或引進外資。其中,前兩項限期2005年底前完成,后兩項限期2006年底前完成。為了適應混業經營的趨勢,臺灣于2004年新設“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實現了從分業監管到混業監管的轉變,下轄銀行局負責銀行業監管事項。

但是,二次金改要求限時限量完成金融機構整并,政府將一些公營銀行賣給民營金融機構,被認為存在利益輸送。如彰化銀行曾是臺灣排名前三的商業銀行,總資產達1.3萬億元新臺幣,2002年的營業收入就有423億元,卻被臺新金控以366億元的低價買進。最終,政府于2006年9月宣布“二次金改”的若干方案難以在期限內完成,事實上宣告其失敗。

3.2 雙卡風暴

由于此前銀行的逾放比高漲,因此金改過后,銀行對公業務承壓。加之進入升息周期,加權利差開始收窄,必須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信用卡和現金卡(現金卡可透支消費和提現,無免息期,辦理門檻較低)便成為了銀行新的角力場。

2000年,信用卡與現金卡只有1830萬張,但到2005年底,臺灣的金融機構共發行各種金融卡1.3億多張。大肆發放信用卡,其實與向非合意用戶放款類似,很多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人在無法還清欠款的情況下,通過申請多張新卡來“以卡養卡”,這樣一來的循環利率高達20%。最終引發償債危機即所謂“雙卡風暴”。銀行信用卡的預借現金規模,從2005年的2156億新臺幣大幅縮減至2006年的880億,信用卡張數也從4500余萬張跌至3800萬張。

2005年雙卡風暴原地爆炸

此后,監管政策不斷加強,并遵照《巴塞爾協議》的相關規定對銀行資本充足率提出要求,臺灣銀行業發展的逐漸回歸常態,盈利指標趨于平穩。

(本文由作授權原創發布,如需轉載請和作者聯系)

作者:郭昶皓,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轉載自王劍的角度

展開
收起

東北游客逛臺灣夜市,直呼這種消費真讓人受不了!

在臺灣,平時的衣食住行日常消費都比我們低,通常超市里的日用品都在100臺幣以內,小酒店小客棧在200臺幣每間以內,如果只是簡單的去吃喝玩樂不必擔心消費過高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街頭的奶茶和鮮榨果汁都是25到30臺幣,各種點心都30到50臺幣,而在夜市,小吃通常都是60臺幣一份的較多,相當于人民幣12元左右,普通的快餐和炒菜通常是100臺幣以內。

最便宜的夜市是墾丁夜市,我們這滿滿一盤三文魚切厚要200多元,而在那里也就100元臺幣而已!不過我們內地游客如臺北較多,所以饒河街夜市是不錯的選擇。

饒河街夜市幾乎成了外地游客必去的熱鬧場所,和北京王府井小吃街不同的事,這里不光有你吃不完的美食,還有琳瑯滿目得廉價流行商品,從帽子到鞋子再到搶手的包包。

身邊朋友如旅游的時候拍下了各種美食小吃的價格,看著雖然覺得還挺便宜,有種想去得沖動,但是逛了好久她覺得大部分小吃比較適合南方人的口味,不適合我們東北人,這里的甜點非常多,咸鮮的美食口味也是非常的清淡,吃起來不過癮很不習慣。

而我們喜歡吃辣的,喜歡擼串、大排檔麻辣海鮮和扎??!這讓喜歡吃辣的我們難以接受,感覺騙了夜市得靈魂?。ㄈ嗣駧藕团_幣得匯率大約是1:5)

大鮑魚和干貝合人民幣20元一個古早味烤香腸,一條20臺幣法式甜點,大約8塊人民幣,我也想試試太監雞,這個在美的夜很有名榴蓮80人民幣選一個冰鮮大蝦一個十塊人民幣,很實惠玉米屬實有點貴,難道臺灣缺玉米?大魷魚25人民幣一只鴨貨不麻不辣的,不過癮

大家有什么想法,歡迎留言。

展開
收起

《賽德克巴萊》在臺灣電影史上的地位如何?

《賽德克巴萊》,是臺灣電影史上,第一部本土制作大片,也是最后一部本土大片,因此它是臺灣電影史上唯一一部大片。

《賽德克巴萊》上下2部合計在臺灣取得約8億票房(新臺幣,下同),人民幣和新臺幣匯率近年來一直穩定在4.5-5之間,也就是說,《賽德克巴萊》票房相當于人民幣1.7億左右。

咱們說說這部電影的創作背景。

歷史上,臺灣電影一直不成氣候,除了侯孝賢、楊德昌等導演拍的文藝片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知名度,臺灣的商業片一直沒有發展起來。

這是因為臺灣電影市場太小,池子太小沒法養大魚。在8、90年代,臺灣市場一直是香港電影的天下。當時香港電影在臺灣取得的票房甚至高于香港本地。所以臺灣市場(也包括東南亞等地)養活了香港電影人,但是卻沒有培育出自己的商業電影。臺灣電影人也都是去香港發展,比如吳宇森就是臺灣人,演員方面舒淇啊,王杰啊,周杰倫啊,......都是去香港發展,臺灣本土電影根本就不行。

90年代末期,香港電影也不行了,好萊塢大片一統天下,自那時起一直到現在,無論是香港還是臺灣,每年票房最高電影都是好萊塢大片。

以2017年來看臺灣地區電影票房情況是,全年電影票房約100億新臺幣(大概相當于人民幣22億不到),好萊塢大片占了四分之三,臺灣本土電影加大陸電影一共只有7億新臺幣。

其中大陸電影要想在臺灣省上映,還必須抽簽,所以票房也都很少。

這些年臺灣電影基本上就是這種情況。

但是面對這種情況,有一些臺灣電影人還是想做出一些優秀本土電影,魏德圣就是其中佼佼者。

魏德圣很早就想拍一部反映臺灣原住民精神的電影,就是這個《賽德克巴萊》,據說籌備了12年。

2003年魏德圣拍了一個5分鐘的短片,算是個概念片,然后拿著這個電影項目找那些電影公司老板要投資,對方都一口回絕,你這電影預算嚇死人,拍了肯定虧本。據說拍攝成本要2、3億新臺幣,大家想想,當時臺灣電影票房連達到1億新臺幣的都很少,老板們怎么敢投資呢?

魏德圣只好等。

2008年魏德圣拍了個小成本的電影《海角七號》,火了,最終票房5億新臺幣,到現在為止依然是臺灣本土電影票房冠軍。

這部電影讓魏德圣大賺了一筆,于是魏德圣把賺來的錢,全部投進去拍《賽德克巴萊》。當時魏德圣盯著票房總冠軍導演的名頭,老板們也都舍得投資,于是《賽德克巴萊》終于可以拍攝了。

這部電影絕對是大制作,光是群眾演員就動用了上萬人次,各種戰爭動作戲份制作都非常精良。

最終2011年在臺灣上映,上下2部合計票房約8億新臺幣。

但是還是虧本了。因為這部電影計劃投資5億新臺幣,后來超支到7億,搞得很多演員都是欠著薪水在拍戲。后來魏德圣沒辦法找幾個大牌明星借錢,據說周杰倫借了幾千萬新臺幣。

票房8億的話,片方分賬票房只有4億不到。

這部電影2012年在大陸上映,因為網上已經有高清版本流出,加上當年電影市場還不像今天這么火爆,最終票房只有1600萬人民幣(不到1億新臺幣)。加上其它音像版權,這部電影最終虧了大概2億新臺幣的樣子。

魏德圣也因為這次嚴重虧損,后來基本上沒有再拍電影。

但不能說《賽德克巴萊》票房不好,實際上當年上映時候,很多臺灣人都呼吁更多人去電影院支持。因為這是真正的本土史詩大制作電影。只能說臺灣電影市場太小了,實在無法撐起這么大的投資。

大家看,這是臺灣電影史上本土片票房情況

《賽德克巴萊》2部都排進前十名,不能算不好。

李安的大制作《色戒》也只有2.8億而已。

我們熟悉的《我的少女時代》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分別是3.4億和4,1億。

要說起臺灣人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其實當年這部電影在臺灣還是引發了轟動效應。

關于這段歷史,可能說起來比較復雜。不過這部電影既然吸引了這么多人去電影院看,自然也會有大量相關討論。

至于他們到底如何討論,現在也很難搞清楚了。

算了這個話題就不多說了。

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再也不可能拍出像《賽德克巴萊》這樣的電影了。

但至少臺灣電影人曾經努力過,嘗試過,臺灣的觀眾也大力支持過這部電影。

無論如何,《賽德克巴萊》都會在臺灣的電影史上留下自己永恒的位置。

展開
收起

外匯牌價

  • 幣種 價格 日期
  • 新臺幣牌價 24.9704 2021-01-04
  • 新臺幣牌價 24.9704 2021-01-03
  • 新臺幣牌價 24.9804 2021-01-02
  • 新臺幣牌價 24.9604 2021-01-01
  • 新臺幣牌價 24.9604 2020-12-31

北京新臺幣兌換地點

  • 首都機場T2D國際到達店

    首都機場T2航站樓1層國內到達9號門對面

    010-64588498

    更多門店 >

上海新臺幣兌換地點

  • 上海浦東機場國際到達店

    浦東國際機場T2航站樓國際到達行李提取區30號行李轉盤旁

    021-68339619

廣州新臺幣兌換地點

  • 白云機場T1出發大廳店

    白云國際機場1號航站樓主樓3層國際出發大廳7號門旁

    020-36067817

深圳新臺幣兌換地點

  • 深圳機場T3國際出發店(安檢區內)

    深圳市寶安區航城街道后瑞社區T3航站樓3R-02-02國際出發(安檢區內)離境退稅隔壁8號登機口對面

    暫無

欧美激欧美啪啪片SM,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做国产爱免费视频,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