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大學學費:0人民幣
中華大學官網: 暫無官網
學校性質:私立
創辦時間:1990年
世界排名:暫無
學校人數:8700人
暫無 托福要求(分)
0分 雅思要求(分)
暫無 SAT要求(分)
錄取率 未公布
貨幣兌換流程
微信搜索“聯合貨幣”
關注公眾號
點擊“外幣兌換”
使用手機登錄
填寫訂單信息
填寫補充信息
支付-下單完成
到店取鈔
概況
中華大學(Chung Hua University,簡稱CHU),位于臺灣省新竹市香山區。創立于1990年,前身為中華工學院。1996年改名為中華大學。
中華大學是由臺灣省新竹市熱心教育之企業家,基于落實科技教育、協助地方產業升級、增加地方推廣教育的管道而興辦的,創校宗旨在于響應政府培育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技福國裕民之號召,實現「事業有成,回饋社會」的宏愿,于民國七十九年三月正式獲中華民國教育部核準創立中華工學院,同年七月參加大學聯招。在董事會的大力支持及全體教職員工、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校務發展頗受肯定,并能快速茁壯成長,終奉中華民國教育部核準自八十六年八月一日改名中華大學。2009年與福建閩江大學成立交通學院,在大陸招生,該校學生大三可以往臺灣攻讀學士或畢業后在臺灣大學攻讀碩士、博士。
?;站売?/STRONG>
中華大學成立于一九九O年,當時正值馬年,所以以「馬」作為我們的精神圖騰,象徵一馬當先;圖案中的 15 顆星星代表有 15 位董事共同興辦學校。
在創校之初我們是以工學院為主軸,因此以齒輪代表我們的學術基礎。
學校歷史
民國79年
新竹地區知名企業家王榮昌、蔡兆章及立法委員林政則三位先生,響應政府「私人捐資興?!怪栒?,實現「企業有成,回饋地方」之宏愿,邀請有志捐資興學的地方仕紳十一位,一同籌設并獲教育部核準創立「私立中華工學院」,配合地域性高科技工業發展環境及需求,設立電機工程、資訊工程、工業管理、土木工程及建筑與都市計畫等五個學系,并參加當年聯招。
01月01日 王榮昌先生榮任創校董事長。
08月01日 劉通敏教授榮任本校第一任校長,任期79年08月01日至82年07月31日。
09月04日 董事座談會核定「中華大學校歌」
民國80年
奉準成立機械工程學系共二班,原資訊、土木、工管三系各增設一班,并成立電機、土木研究所碩士班。
同年與清大、交大辦理圖書館館際合作,并與師院舉辦「校際選課」,提供學生多樣化選擇機會。
民國81年
獲準成立夜間部,設立電機工程、資訊工程、工業管理、土木工程、機械工程等五學系各招生一班,提供有志青年進修的機會,或利用夜間及在職期間,攻讀學士或碩士的學位,必可有助于臺灣工業科技基本人才之培養。并奉準成立景觀建筑學系招收新生一班,機械及航太工程研究所一班另電機工程學系增收一班。
12月 正式成立推廣教育中心。
民國82年
增設資訊管理學系、應用數學系、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06月19日 第一屆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典禮
08月01日 蔡永培教務長代理校長,任期:82年08月01日至82年11月10日。
11月11日 沈文叔教授榮任本校第二任校長,任期:82年11月11日至83年07月31日。
民國83年
奉準成立企業管理學系、財務管理學系及建筑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本校并規劃協調「特二號公路」,全長近二公里,寬廿四公尺,徹底解決科學園區到清華、交通大學的壅塞交通,未來還可連接公道五等道路及東西快速道路。同年亦是本校首屆大學部暨第二屆碩士班畢業典禮。
08月30日 本校與美國麻省州立大學達特茅斯分校簽訂校際合作合約。
09月30日 申請改名為中華大學。
12月05日 本校與美國密西希比州貝勒大學簽訂合作意愿書。
民國84年
奉準成立交通管理學系、外國語文學系、國際貿易學系各一班。
03月28日 建校五周年校慶,恭請中華民國考試院院長邱創煥先生蒞校演講。
民國85年
奉準成立營建工程學系、行政管理學系各一班,并將共同科改為通識教育中心,同時成立二年制技術學系電機工程、工業管理、財務管理學系各兩班。同年,本校經教育部核準設教育學程兩班,類別為中等教育。
03月28日 本校新建體育場、綜合一館、土木館落成啟用并舉行首屆校內運動會。
12月13日 成立改名大學專案小組,擬定「中華工學院改名中華大學計劃書」, 補充資料,持續申請改名大學。
民國86年
奉準改名「中華大學」,設工學院、管理學院、建筑與規劃學院、人文社會學院。8月奉準成立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班,并增設二年制企管、資管、營建技術學系各兩班;設立自助郵局。
楊玉全董事為昌益建設董事長,于本年加入董事會。 12月20日,蔡建豐、鄭心家、楊玉全三位董事捐資興建體育場司令臺壹座,于本日竣工啟用,同日舉行校內第二屆運動會。
民國87年
奉準成立旅館及餐飲管理學系及設立工業工程管理研究所博士班。
本年推廣教育處先后成立臺北、臺中、嘉義、臺南、高雄分處。
07月08日 大學博覽會在本校舉辦,同時學生活動中心正式啟用。
08月01日 郭一羽教授榮任本校第四任校長,任期:87年08月01日至94年01月31日。
11月09日 本校與美國愛達荷大學及愛達荷州立大學簽訂校際合作協定,并有愛達荷州副州長等多位貴賓參加此盛會以為見證。
民國88年
奉準成立二技專班,每系兩班,計有土木、資工、建筑、營建、工管、財管等六個系,并成立經營管理研究所,另工業管理研究所、機械及航太工程研究所成立碩士班專班。
01月26日 本校與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簽訂校際合作協定。
01月29日 本校與美國波伊西州立大學簽訂校際合作協定。
民國89年
八十九學年度奉準成立應用數學研究所及營建管理研究所。同年交通管理學系更名為「交通與物流管理學系」。
01月02日 本校與澳洲陽光海岸大學簽訂校際合作協定。
03月28日 本校十周年校慶,邀請”教育部“呂木琳次長蒞校演講。校史室與育成大樓舉行落成典禮;育成大樓并與新進駐場商簽約及舉辦成果展。
07月04日 本校與美國加州富樂頓大學簽訂校際合作協定。
09月19日 本校與南工實業公司聯合成立之「防火試驗中心」啟用。
09月27日 旅館與餐飲管理學系實習旅館舉行開慕式并正式對外營業。
10月 成立「水域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10月29日 假國際會議廳舉行校友總會成立大會,正式成立校友會。
11月08日 本校與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簽定策略聯盟協議書。
11月28日 本校楊祥興董事榮任第五屆董事長,舉行交接典禮。
11月29日 在育成大樓一樓展覽廳舉行「藝文中心成立茶會」暨「中華美展」展演活動。
民國90年
九十學年度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更名為「科技管理研究所」并奉準成立行政管理學系二技專班與土木工程學系博士班。
本校自八十九學年度暑假開始與海外大學合開學分班,合作學校包括歐美及大陸之大學。
03月21日 上午十時旅館與餐飲管理學系實習餐廳”城堡咖啡”舉行開慕剪彩儀式并正式營業。
03月27日 本校與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簽約締結為姊妹校,提供交換學生助學金等合作方案。
04月11日 與英國Kranfield University(克蘭菲爾大學)簽訂為姊妹學校,并與Kranfield University之工業與制造科學學院(School of Industrial & Manufacturing Science )簽訂合作計劃。
05月09日 在上海與蘇州大學簽訂兩?!靶kH合作協議書”為兩校日后在教學,學術與推廣教育之交流上奠定了友好合作之基礎。
民國91年
九十一學年度奉準成立「工程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05月29日 本校第一屆學生會成立。
09月 本校辦理教育部大專院校體適能護照檢測全島第一名。
09月17日 本校與英國克蘭菲爾大學締結姐妹校。
10月09日 本校第一屆學生議會成立。
11月30日 本校校址變更于新竹市香山區東香里六鄰五福路二段707號。
12月10日 本校與美國夏威夷太平洋大學締結姐妹校。
民國92年
九十二學年度奉準成立生物資訊學系、科技管理學系,同年外國語文學系新增日文組。
01月 新竹郵局正式于本校設立分局,為全校教職員生服務。03月 本校推動「陽光青年計劃」,協助學生達成完美的學習環境。
05月29日 本校與日本北九州大學締結姐妹校。
11月06日 本校楊玉全董事榮任第六屆董事長。
11月24日 本校與同濟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書。
12月08日 本校與越南國立胡志明理工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民國93年
九十三學年度奉準成立工程科學研究所博士班、運輸科技與務流管理學系碩士班、行政管理學系碩士班及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專班,同年并獲準成立通訊工程學系與休閑游憩規劃與管理學系。
03月 本校與竹東高中、成德高中、香山高中、楊梅高中等四所簽訂策略聯盟。
04月01日 本校與夏威夷太平洋大學Hawaii Pacific University簽署3+1雙聯學程雙學學位協議書。
04月06日 本校與英國克蘭菲爾大學簽署有4+1+1雙聯學程雙碩士學位協議書。
12月08日 本校國際交流合作處設立語言中心。
民國94年
九十四學年度奉準成立景觀建筑學系碩士班、環境資源與能源科技研究所碩士班、微電子工程學系、科技管理學系二年制在職專班。新增資訊學院,院下有資訊工程學系、資訊管理學系、生物資訊學系。
01月 本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成立。
02月01日 鄭芳炫教務長代理校長,任期94年2月1日至94年7月31日。
03月 本校與卓蘭高中、竹北高中、竹南高中、湖口高中等四所簽定策略聯盟。
08月01日 張家祝教授榮任本校第六任校長,任期94年8月1日起。
民國95年
九十五學年度奉準成立電機工程學系碩士班、應用數學系碩士專班,同年工業管理學系改名為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學系。
01月14日 本校與日本筑波學院大學簽署學術交流協議書。
01月23日 本校與美國西伊利諾大學簽署學術交流協議書。
03月26日 新學友書局進駐本校校園,并于校慶期間盛大開幕,為全校教職員生服務。
03月26日 本?!感iT口人車分道改善工程」落成啟用,展現出新門、新景、新氣象,為中華大學開啟圓滿亮麗錦繡前程。
民國96年
九十六學年度奉準成立觀光學院,下設餐旅管理學系、休閑游憩規劃與管理學系及觀光與會議展覽學士學位學程;工學院新增光機電與材料學士學位學程;資訊學院新增資訊學士學位學程。同年并增設經管、營建及行管碩士專班。
民國97年
九十七學年度資訊學士學程更名為資訊學士學位學程、機械工程學系和機械與航太工程研究所,系所合一;觀光學院學士班開始招生;行政管理學系二技在職專班及環境資源與能源科技研究所停招。
09月01日 張家祝校長榮任中鋼董事長,由沙永杰教務長代理校長,任期:97年09月01日至97年11月30日。
12月01日 沙永杰教授榮任本校第七任校長,任期97年12月1日起。
民國98年
九十八學年度奉準新增應用日語學系,國際金融學士學位學程、管理學院進修學士班、資訊管理學系進修學士班、工程科學研究所更名為工程科學博士學位學程,科技管理學系及研究所系所合一。
辦學理念
打造精致學習環境、優質人本教育、育成專業科技素養、強化務實應用研究。
精致、優質、專業、務實 是我們的辦學目標!
中華大學與新竹科學園區、清大、交大、竹師院、工業技術研究院比鄰,位于學術界與高科技業界薈萃之處,正是兼顧理論與實務,產學合作最佳蘊育之處。本校的治校理念與努力方向是建構舒適的教學研究環境,讓學生輕松愉快的達到學習目的、讓老師專心愉快的做研究。
我們認為『競爭力』,除了專業知能,抗壓性與團隊精神也很重要。專業知能,未來還有機會學習;但是人本素質的提升,無法速成,需借長期養成。我們希望從中華大學出去的學生能兼具品德、氣質與專業素養。大學是基礎教育訓練養成的黃金時期,為了育成身心靈質量并進之現代青年,中華以「陽光(陽光青年)、花園(公園化校園)、e中華(e化學習)」為號召,「陽光指標」包括全校學生平均體適能、志工服務參與、藝文活動參與、生活教育與圖書館閱讀等習慣培養,希望培養出身體健康、人格健全、愛智求知、熱心服務、愛好藝術之「陽光青年」。
學校特色
區域特色:中華大學得天獨厚,在區位方面,緊鄰高速公路交流道,交通便利,同時處于全島研究機構密度最高之地區,鄰近全球矚目的新竹科學園區,以及“國立”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臺灣動物科技研究所及食品研究所等,學術與科技發展的研究氣息濃厚。故未來發展朝向科技與永續的方向,希望營造出「人文、科技之永續花園大學城」。
基于上述區域之特色,相較于其他私立大學,中華大學在教學與研究上有許多優勢:中華、清華、交通、新竹教育大學課程學分相互承認,圖書網路共用等。
豐富的教學研究資源
●與清大、交大等師資交流。
●與工研院、動研院、清大、交大等進行共同合作研究計畫。
●充分利用科學園區企業人才的教育資源。
與產業界關系良好
●私立大學中產學合作成績最優,強調應用性研究。
●畢業生中三分之一在科學園區就職。
●參與桃竹苗等地方政府建設,與地方上公私立機構建立良好之關系。
●校友杰出優秀凝聚力強,推廣教育績效顯著。
學術環境
校區鄰近新竹市南郊的青草湖,距市區五公里,傍山踞陵,占地二十公頃,大環境則與科學工業園區為鄰,各系、所經常與園區、工研院、清大、交大、竹師院等學術單位交流、合作,課務上更有與清大、交大、師院間的校際選課制度,及多項學術資源互惠措施,學術環境可謂得天獨厚。
學校規模
本校主要為培養當今國內工業升級所需之工程及管理人才,并考量大學均衡教育所需作為規劃方向,現有含括工學院、管理學院、建筑與規劃學院、人文社會學院、資訊學院,并於九十六學年度增設觀光學院,將休閑游憩規劃與管理學系、餐旅管理學系及觀光與會議展覽學程納入,設有:
二十二個學系、三個學士學程
十五個碩士班、三個博士班、十個碩士在職專班
七個二年制技術學系在職專班
教學設施
e化教室之規劃
●本校所有教室均配置網路線,個各學系均規劃有e化教室,配置投影機、單槍投影機、電腦終端機等設備,教師可透過網路進行教學?!癖拘K薪淌胰媸褂弥腔坌涂照{,控制教室之溫度與濕度,提供舒適、安寧的學習環境,加強學習效果。
●本校與微軟(Microsoft)公司進行策略產研聯盟,榮登「微軟2001校園資訊解決方案手冊」校園資訊應用成功案例。
●校園網路設備將學術網路頻寬提升為Gigabit(1000Mbps),90年6月經「數位周刊」評比為全島大專校院第二名。
●本校學生數/學生用電腦之比例達12/1。
●圖書館閱覽室設置50個網路插座,提供師生攜帶notebook可隨時上網查詢資環境。本校校園環境以借景及生態的設計手法,由建筑規劃學院之師生共同規劃及設計完成景觀步道、生態池、景觀苗圃、公園廣場、咖啡休閑餐廳及烤肉區等校園景觀,校園全面綠化,廣設休閑場所,營造一個優美綠意的讀書環境。
工學院
電機工程學系、土木工程學系、資訊工程學系、機械工程學系、機械與航天工程研究所、應用數學學系、生物資訊學系、通訊工程學系、工程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管理學院
工業管理學系、科技管理研究所、資訊管理學系、企業管理學系、財務管理學系、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系、國際貿易學系、旅館與餐飲管理學系、經營管理研究所、科技管理學系
建筑與規劃學院
建筑與都市計劃學系、景觀建筑學系、營建工程學系、營建管理研究所、休閑游憩規劃與管理學系
人文社會學院
外國語文學系、行政管理學系、通識教育中心、師資培育中心(原名:教育學程中心)
介紹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灣中華大學,臺灣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這三所學校 只有 第一家 還可以 算是 二流學校
後二家 在臺灣 根本 連三流都排不上
在臺灣不流通人民幣
但是 你可以到外匯銀行更換臺幣
臺灣消費很高 比北京上海 還高
一個月 在外吃東西 不租房子 一個月都需要 一萬臺幣
我住臺灣 歡迎
在臺灣中華大學生活一年要多少新臺幣???除去學費。
別去臺灣那里有對大陸生的 六不一限 政策(你可以百度查一下)去臺灣的話一學期 吃住3萬RMB
你好 朝陽科技大學 臺灣中華大學 圣約翰科技大學 世新大學 哪所大學會對大陸交換生更有意義?
你好,我是臺灣的學生,對這的大學概況都算熟悉.也回答過很多交換生,以下就大概說明這四所的情況:
世新大學位於臺北市文山區,是一所私立的老牌普通大學,以新聞傳播專業起家,因此方面最好,其他專業較為普通,整體來說相當非211的一本大學.
中華大學位於新竹市香山區,也是一所私立的普通大學,以工學起家,工學自然是較好,但整體上大概只有二本B左右.
朝陽科技大學位於臺中市霧峰區,是一所私立的技職院校,商學比工學好些,整體來說相當於二本A
圣約翰科技大學位於新北市淡水區,也是一所私立的技職院校,以工學起家,整體上也不會太好,相當於二本B.
所以在此給一些建議,若對新聞傳播有興趣,又想在臺北市生活,世新大學絕對是首選,就算是商學專業,世新也會比朝陽好些.老實說我不覺得中華大學有甚麼地理位置上的優勢,它在新竹市郊區,校園里頭是不錯,但周遭就蠻偏僻的.其他就看個人了,想到臺中可考慮朝陽.
嗯嗯 謝謝 那么在世新交換一個學期 生活費大概要多少?總費用大概在多少?辛苦了。
臺北的消費是比較高的,學校有提供住宿是最好,不然在外租房的費用可能一個月都需要1500-2500RMB,而吃一餐大概需要15-20RMB,校園餐廳大概便宜一些吧,生活費一個月準備2000-3000RMB,所以加上房租最好一個月準備4000-6000RMB
臺灣所有大學的排名
世界500大排名(臺灣地區)
學?! ∈澜缗琶?亞太區排名 省內排名
國立臺灣大學 151-202 19-24 1
國立成功大學 305-401 43-64 2
國立交通大學 305-401 43-64 2
國立清華大學 305-401 43-64 2
國立中央大學 402-508 65-99 5
國立陽明大學 402-508 65-99 6
世界一流大學科研竟爭力排行榜
校名 世界排名
臺灣大學 135
成功大學 295
清華大學 387
交通大學 393
中央大學 470
陽明大學 537
中山大學 561
中興大學 590
世界首份評比
學?!?世界排名
臺灣大學 133
成功大學 278
清華大學 329
交通大學 368
陽明大學 453
中央大學 485
科研論文評比
世界排名 學校 省排名
185 臺灣大學 1
360 成功大學 2
429 清華大學 3
471 交通大學 4
臺灣中華大學怎么樣?
中華大學是一所普通的大學, 之前它是一所五專, 後來升格為大學畢竟他是一所新的大學, 所以學校的知名度, 師資, 還有口碑, 都還有待提升臺灣的大學非常的多, 但是如果不是出名的大學, 或是老牌大學,一般新的學校,大家都會存有一些疑慮, 因為沒有口碑, 所以找工作也會受到一些阻礙同樣都是大學畢業, 如果是不好的大學畢業, 出路也不會很好 ! ok! 以上提供你參考羅 ~ 有問題再討論 !
中華大地上的三所中華大學
“中華”亦即中國,以“中華”命名的大學也是“國字頭”大學。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曾經出現過三所中華大學,期間幾經沉浮,目前一所在辦,另外兩所早已走進歷史!
最早的一所中華大學是1912年創辦于武漢的私立武昌中華大學,也是中國人獨立出資創辦的第一所私立大學,還是目前為止辦學時間最長的一所中華大學!她是陳宣愷和陳樸生傾盡家族家產全力創辦的中國現代私立大學,培養出了惲代英、光未然、陳潭秋等杰出人才,造就了中南地區最大的知識群體。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中華大學被拆分走入歷史,各院系被并入今日的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大學和武漢大學等院校。
第二所中華大學成立于1927年,當時的民國北洋政府先是將包括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在內的北京九所國立大學合并為京師大學校;1927年年底又將天津的北洋大學和保定的河北大學并入,并更名為國立中華大學,后因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院校的強烈反對并最終退出,而改稱國立北平大學,抗戰爆發后內遷陜西成立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抗戰勝利后未復校,其各個學院融入今日西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等各高校。
第三所中華大學1990年成立于臺灣省新竹,是一所由當地熱心教育的企業家創辦的私立大學,成立之初名為中華工學院,1997年8月1日更名為中華大學,2009年與福建閩江學院成立交通學院。臺灣新竹中華大學是中國三所中華大學中唯一仍在辦學的中華大學。
曾經的“中華大學”,52年院校調整被拆分,如今仍是211重點大學
在我國現行的高等教育布局中,并沒有以中國大學或者是中華大學為名的大學,但是在中國近代,卻有一所以中華大學為名的高校,而且還是民國第一所私立大學。這所大學辦學的特色很鮮明,它將中國古代新辦的私學的傳統教學和近代歐美日本大學體制相結合,開創了近代具有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
而這所大學在歷經1952年全國院系大調整之后,主體被武漢的一所211重點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所繼承,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這個私立中華大學的歷史。
中華大學或者說華中師范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私立大學,它的創建者名字叫做陳實,陳實早年就讀于早稻田大學等私立大學,后來結識了孫中山,康有為,梁啟超等先進人物,在1912年創辦中華大學。
由于在日本留學時間比較長,所以中華大學在繼承了孔子私學傳統的同時,也融匯了歐美,日本新興的現代私利立大學的學理念。這所大學在當時也是聲名鵲起的一所大學,在之后的數十年間,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蔡元培,胡適,張伯苓,李四光,張學良等一大批人前往中華大學演講,這也被華中師范大學視為百年校史中精彩紛呈的一頁。
但這并不是中華大學最輝煌的時期,中華大學最輝煌的時期,當屬抗日戰爭時期,當時,面對日本飛機的狂轟亂炸,師生們跑到防空洞內堅持學習,在抗戰后期,由于盟軍急需翻譯人員,中華大學的師生們紛紛報名參軍,抵抗日寇,書寫了一曲永在史冊的慷慨壯歌。中華大學的師生們將中華兒女無所畏懼的愛國精神,體現的淋漓盡致。
后來在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大調整期間,中華大學由于是私立大學,同私立華中大學等庶所高校拆分,合并成華中高等師范學校,另外,也有一部分院系組建中南財經學院,或調網武漢大學。
而華中高等師范學校逐漸發展成我們現在所熟知的華中師范大學。
歷經坎坷磨難,如今的華中師范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重點綜合性師范大學之一,不僅入選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在2017年也順利入選了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作為武漢七校之一,華中師范大學憑借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艱苦奮斗精神,近幾年發展也比較快,有一大批像章開沅老先生的學者在此任教。
我們也相信,華中師范大學一定能憑借著昂揚的斗志,早日將學校建設成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加油!
盤點我國以方位命名的幾所大學 網友:就缺中華大學了
我國大學的命名,也是有規律可尋的。大部分大學是遵循“省份(城市)+專業+大學”或“中國+專業+大學”或“方位+專業+大學”的命名規則,當然也有像清華、南開、復旦等并非以城市、省份命名的大學。今天我們主要來了解下,我國以方位命名的幾所大學。
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中南、中北六所大學。東南大學、東北大學、中南大學分別位于南京、沈陽、長沙,三所高校均是我國985工程、211工程、雙一流建設高校,從全國來看實力還是很強的。西南大學、西北大學也都是211工程建設高校,在西部地區的高校中,也屬于一流高校。中北大學位于山西太原,2004年由原華北工學院更名而成。以東北、西北、西南、中南命名的專業類高校較多,具體見下圖。
華東、華南、華北、華西、華中五個方位。其中華東命名的高校包括華東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華東交通大學;以華南命名的高校包括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范大學;以華北命名的高校包括華北理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以華西命名的高校僅有一所華西大學,之后改名為華西醫科大學,后被四川大學合并。以華中命名的高校包括華中農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這些大學除華東政法大學、華東交通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華北理工大學外,其余均為211工程高校。
東華大學、西華大學、南華大學、北華大學。東華大學位于上海,由原中國紡織大學改名而來,是我國紡織專業最強的高校。西華大學位于四川成都,而非河南的西華縣。南華大學位于湖南衡陽,是一所核工業比較突出的大學。北華大學位于吉林市,是一所擁有百年校史的老校。除這四個大學外,還有西華師范大學、東華理工大學、北華航天工業學院三所專業類大學。
看到這些以方位命名的大學后,有的網友就說了:東西南北中都全了,就缺一所中華大學了。還別說,中華大學還真有。中華大學曾是民國時期第一所私立大學,在1953年被撤銷,其主要學科合并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如今的中華大學位于臺灣,是一所私立大學,由原臺灣中華工學院于1997年更名而成。
裴高才:中國第一所私立大學是哪所大學,由誰創立?
導讀: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5月13日,是中國第一所私立大學——武昌中華大學的校慶日,2011年是紀念辛亥革命110華誕,2022年則是紀念中華大學創立110周年。此時此刻,我們深切懷念從湖北黃陂家鄉走出的、我國私立大學的開拓者陳宣愷、陳時兩位杏壇巨匠。
收入陳時業績的裴高才著《辛亥豐碑·首義精魂》書影(右下角為陳時)
陳宣愷(1847-1917年),號再平,晚清舉人,官至蘄州學官(相當于今天分管文教的副縣長)、湖北參議會議員等;陳時(1891-1953年),字叔澄,1907年留學日本,經黃興介紹、孫中山主盟加入了中國同盟會;學成歸國后,敢為人先,投身震驚中外的武昌首義,見證了十八星旗在武昌城頭冉冉升起。軍政府成立后,被委任為湖北軍政府財政秘書。
陳宣愷為??豆馊A學報》題名
民國成立后,陳時除擔任中華大學法人代表、校長、董事長外,還曾在湖北選區高票當選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眾議院議員(因故未任)。自1923年起,歷任世界教育聯合會委員(第一屆)、湖北教育會理事長(任職23年)、國民參政會參政員(連任四屆)等;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包括湖北省土改委員會委員在內的多項社會職務。1950年8月,中華大學開始改公立,現由華中師范大學衣缽相傳。
裴高才獨家收藏之陳時肖像
民國南北統一后,陳時功成身退,以教育興國為己任,會同其父陳宣愷昆仲慷慨捐資,慷慨捐田200石(約1200畝)、武湖湖域產業、白銀3000兩、官票5000串與家藏書籍3000余部等,于1912年5月13日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私立大學——中華學校;校內有大學、中學與小學,實行“一條龍”教育。
中華大學校門
開辦之初,中華大學的男生部開辦有大學預科、專門部(政治經濟、法律兩別科及英文專修科);女生部開辦師范(簡易師范)、職業兩專修科;另設中學部與小學部。創下了大學男女同校之最,開中國民間創辦大學新風。而且陳時畢生歷盡千辛萬苦,辦學時間之長,在海內外影響之大,為中國教育史所罕見。
裴高才著《陳時:中國私立大學開山》正在臺北《傳記文學》連載
民國年間,中華大學作為中國私立高校的領跑者,是中國第一所不靠政府和外國人而獨立創辦的私立大學,將中國古代興辦私學的教育傳統和近代日本、歐美大學體制相結合,開創出符合近現代中國國情的高等教育模式。自此以后,在祖國的大江南北、黃河上下,相繼出現了一批依靠社會力量興辦的頗有影響的私立大學,形成了私立大學與公立大學、教會大學三足鼎立的態勢。
陳時簽章的中華大學高中部畢業證書
與此同時,中華大學作為湖北地區第一所在教育部注冊的大學,也促進了湖北地區高校的發展,自1920年代起呈現出國立、私立與教會大學齊頭并進的局面,高校數量與辦學水平在全國居領先地位。1923年9月,由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始改制的武昌師范大學(今武漢大學)系國立大學,由政府撥款;1924年11月,美國圣公會將武昌文華大學(1909年在美國哥倫比亞特區注冊)與長沙中國雅禮大學合并為華中大學,有洋人扶持;惟有中華大學是私立,全靠陳家毀產創立、治校,成為三類大學中的佼佼者。
中華大學同學錄中的政治家惲代英、教育家余家菊等
在中華大學二十周年校慶日慶典上,陳時回顧辦學的艱難歷程如是說:
“國立武漢大學是用國家的錢替國家培養人才,華中大學(教會大學)是用美國教會的錢替美國培養人才,惟有中華大學是中國社會的錢為中國社會培養人才?!?/p>
(鳴謝韓曉東、劉文華、韓西芹諸君)
歡迎關注,尊重版權
擴展閱讀:
樊星:潛心研究武漢文化的傳燈人裴高才
裴高才:我與王蒙先生的兩次“筆會”
裴高才:母親,您那雙布滿裂紋與老繭的大手
裴高才:“中國的少年雪萊”是怎樣練成的?他的先祖是清代榜眼郎
章開沅:知人論世,歸還黎黃陂歷史公正
裴高才:“吐盡銀絲慕春蠶”,甘為人梯勵后昆
裴高才:親歷人文炁場輻射臺島的生動場景
樊星:鄉賢“史記”:一頭連著悠悠楚魂、一頭通向現實與未來
裴高才《胡秋原》:一部志業中華的正氣歌
裴高才:“英雄之城”話“英雄”,鐵血鑄就教育魂
涂懷章:裴高才筆下“三個實在”的抗日志士別傳
裴高才:中國近代教育史上,難道還少得了“中華大學“”嗎?
裴高才:“樂中和舊曲,天際轉余聲”——馮府觀王國維“飲酒詩”真跡感言
裴高才:書玫瑰花圈奉獻給祖公
裴高才:“橫刀眉梢笑,忠貞掩昆侖”——蔡以忱烈士的“亮劍”人生
華人教育家田長霖與“富婆”“富翁”弟子別樣情
馮天瑜:“封城”之際議“生態”
裴高才告訴你不知道的蔡以忱,秋收起義的風云人物
裴高才:黎元洪緣何向英國記者宣示:我是黃陂人
王先霈:曾非難詩藝的二程,其《春日》入選《千家詩》幾乎家喻戶曉
裴高才:黃陂民間重走蔡以忱路,還原烈士歷史真實
裴高才:湖北黃陂奇女子,當年拒嫁章太炎
裴高才:“無陂不成鎮”走進首屆“武漢學”高端論壇
裴高才:“黎黃陂”是誰?大英博物館也有他的畫像
華裔奇才田長霖的成功密碼:中庸之道
裴高才:“金石同堅”將軍,為孫中山當替身的黃陂人
樊星:潛心研究武漢文化的傳燈人裴高才
裴高才:獻身山鄉譜寫耕讀文化“紅燭頌”
裴高才:“模范夫妻”經略處,乾隆欽定“盤龍城”
杜獻琛杏林譜新篇,旅美學者談中西醫結合
裴高才:“宅女”回娘家分享最美麗的遇見
裴高才:華人驕子杜金成摘取三個國際大獎
裴高才:九旬僑領田長焯榮膺“杰出亞裔服務獎”
裴高才:“耕讀傳家”,譜牒中的家訓家風千古密碼
裴高才:在“二十五史”中緣何“清史”多了一個“稿”?
海內外名家關注鄉賢“史記”《無陂不成鎮》的出版
裴高才為二程夫子作傳紀-名家論壇視頻
《楚天下》對話裴高才《無陂不成鎮〉
裴高才《胡秋原:從抗戰巨筆到兩岸“破冰人”》繡梓
裴高才:改革開放的“前哨站”——恢復高考
裴高才:北戴河海韻
有緣識高才-“北戴河三人行”-李城外
無陂不成鎮,惟楚有高才-樊星評《無陂不成鎮》
名家熱評裴高才《胡秋原:從抗戰巨筆到兩岸’破冰人’》
裴高才用黃陂話說漢口“黎黃陂路”
李遵厚專訪裴高才:裴君三面印跡
東西南北中五華大學大PK
以地理方位詞命名的大學,之前和大家分享了東西南北中五字組成的五所大學。今天筆者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四華大學——東華大學,西華大學,南華大學,北華大學,中華大學!
NO.1東華大學——曾經的國字號
曾經還是國字號的時候,東華大學的名聲如雷貫耳,領跑高校的紡織專業領域!沒錯 ,1999年之前,東華大學還叫中國紡織大學,在紡織類專業學科中風光無限,無校匹敵,因為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學校由交通大學紡織系等華東、中南、西南高校的紡織院系合并而成,坐落于上海,目前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進入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材料學、紡織工程、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都是東華大學的優勢學科!
NO.2西華大學——農業機械化推動者
坐落于天府之國成都,上世紀60年代初當年農業機械部在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號召下,于成都創建了這所農業機械化特色高校的前身——四川農機學院,在近60年代的發展中 ,在21世紀初又先后并入了成都師范高等??茖W校和四川經濟管理干部學院,西華大學是四川省屬重點,在成都的排名僅次于前幾位的211大學!流體機械及工程、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材料加工工程、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計算機軟件與理論、企業管理、食品工程都是西華不錯的專業!
NO.3南華大學——核工業特色高校
坐落于湖南衡陽市,為什么說南華是核工業特色高校呢,請看背景,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與湖南省共建高校,這些單位看得人眼花繚亂,各個都是國家的重點單位,南華同時也是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雖說不在省會城市,但是實力也不容小覷,因為合并了衡陽醫學院的緣故,南華的醫學類專業也是可圈可點,整體實力在湖南省排名比較靠前!核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基礎醫學都是南華的優勢專業!
NO.4北華大學——農林學醫學特色高校
學校坐落于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省屬綜合性重點大學,同時學校也是“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林業局合作共建高校。在高校大合并的20世紀與21世紀交替之時,原吉林師范學院、吉林醫學院、吉林林學院、吉林電氣化高等??茖W校合并組建而成現今的北華大學。臨床醫學、 機械類、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園林、醫學檢驗、 林學等是北華大學的國家級特色專業!
中華大學——臺灣私立中華大學
中華大學位于臺灣省科教明星城——新竹市,建校時間不長,中華大學系由新竹地區熱心教育之企業家,基于落實科技教育、協助地方產業升級、增加地方推廣教育的使命而興辦的,曾用名中華工學院,所以是一所私立學校。1997年改名為中華大學。短短30年左右的發展時間,中華大學可圈可點,相較于其他私立大學,中華大學在教學與研究上有許多優勢,與清華、交通、新竹教育大學課程學分相互承認,畢業生大部分都在當地的科學園區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