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媒大學學費:
中國傳媒大學官網: 暫無官網
學校性質:公立
創辦時間:1954年
世界排名:暫無
學校人數:暫無
暫無 托福要求(分)
暫無 雅思要求(分)
暫無 SAT要求(分)
錄取率 未公布
貨幣兌換流程
微信搜索“聯合貨幣”
關注公眾號
點擊“外幣兌換”
使用手機登錄
填寫訂單信息
填寫補充信息
支付-下單完成
到店取鈔
中國傳媒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作為中國傳媒大學的直屬學院、社會教育培訓項目的主管和主辦單位,秉承“立足傳媒、服務社會、放眼世界”的辦學理念,整合全校16個二級學院的優勢教育教學資源,擁有強大的學科專業、師資和教育科研優勢。已成功開設了面向行業的高端培訓、國際傳媒人才教育、職業教育等多層次的培訓項目。
為了滿足眾多高中生希望在傳媒和藝術領域學習深造的愿望,學院與美國、英國、澳洲知名大學合作,聯合培養傳媒、藝術領域的國際型人才,為渴望深造的中國學生提供更優質的學習機會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國際本科合作項目采用國內+國外的復合型培養模式。學生首先在中國傳媒大學全日制學習一年(1+3模式)或者兩年(2+2模式、2+3本碩連讀),完成國內課程且雅思成績符合條件的學生,進入海外合作大學繼續學習,終獲得國外大學頒發的本科學士學位或碩士學位。
國際本科合作項目自2007年開辦以來,已有數百多名學生由此踏上了海外求學之路,升入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澳洲莫納什大學、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等海外名校深造。
藝術與設計專業 費用:暫無
藝術與設計 費用:暫無
藝術學 費用:暫無
金融 費用:暫無
藝術 費用:暫無
傳媒 費用:暫無
設計 費用:暫無
音樂 費用:暫無
營銷 費用:暫無
媒體 費用:暫無
動漫 費用:暫無
傳播 費用:暫無
中國傳媒大學是211和985嗎
中國傳媒大學是211和985.
中國傳媒大學(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中傳”,位于首都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語言藝術類行業特色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1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入選高校,傳媒高等教育國際聯盟發起單位。
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54年的中央廣播事業局技術人員訓練班。1959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學校升格為北京廣播學院。2004年8月,北京廣播學院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
一、?;?/p>
釋義:中國傳媒大學標志徽由三個分別為紅綠藍顏色的鋼筆尖和三個半徑不等的同心圓構成,外環上方是英文校名“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CHINA”,下方是中文校名“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標志徽最早時圖案外圍是三個老式鋼筆的筆尖側面圖,代表用筆書寫的新聞記者;內部圍成一個照相機快門的形狀,代表用圖像表達的攝影專業;整體類似一個發射塔的造型,代表提供技術支持的通信專業。
文科、藝術、工科,在這個小小的圖案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在之后的很多年里,?;针m然一直有著細微的調整,但筆尖、快門和發射塔這三個最基礎的創意卻一直被延續著。
二、校旗
學校校旗為紅色長方形旗幟,中間區域印有白色中、英文校名,左上角配以標志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怎么樣啊?
中國傳媒大學地理位置偏遠,要坐八通線才能到,除此之外校園周邊基本上也是啥也沒有,不過可以去朝陽大悅城,常營之類的,做地鐵一號線可以直達西單。
可以說中傳是很多藝術學子們向往的院校,播音與主持專業更是強勢專業,可以說從事與傳媒、媒體相關的行業,那么中國傳媒大學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新聞,編導,設計,動畫等都是不錯的。
再來說說食堂寢室,中傳有三個主要的食堂還有一個清真食堂,一個南苑,裝修的很有格調,一共有兩層,但是價格挺高的,星光食堂,共兩層,味道不錯,北苑,價格最為實惠,也有兩層。清真食堂在南苑以北,食材鮮美。
女生宿舍分校內校外(中藍學生公寓),中藍分一期二期,上下鋪,有陽臺,6人間校內,無陽臺,上下鋪,4人間,部分3人一間,但是宿舍空間小,男生宿舍在梆子井學生公寓,四人間,樓里有衛浴,上床下桌,所有宿舍均有空調,算是一絲絲安慰吧。
怎樣才能考上中國傳媒大學
你好,中國傳媒大學招生志愿團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
我認為,你現在輟學去學習美術和專業知識是很不可取的。你有沒有想過,你去了培訓機構學美術專業知識,那你的文化課怎么辦?中傳雖然看上去像是個藝術類學校,但只要稍微關注一下就能知道,它的分數線一年比一年高,基本要超過一本線五六十分。而且據我所知,中傳的設計專業并不是很突出,它的三大龍頭學院是電視與新聞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學院還有工學院。最好的專業要數廣播電視新聞學,編輯出版學,還有一些播音什么的。設計專業實力并不是特別強。即使你打算考取中傳的藝術生,它對文化課的要求也是不低的。至少要高于一本線。而且你現在才高一,還有很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不知道你又會萌生什么樣的想法,現在就輟學實在是太草率了。因為以后不管你想從事什么樣的工作,都要先考取一個靠譜的大學,要想考靠譜的大學,就要有分數。而且,接受過培訓的反而不容易被錄取,老師寧可教一張白紙也不愿意教一個已經被教歪了的學生。因為到時候考試并不考你你將來所學的專業,你會的那些東西不會給你帶來多大的優勢。所以,如果你想考取中傳,還想通過藝術生的方式,就要踏踏實實地學習,同時利用你的鋼琴,或許可以為你爭取到藝術生面試的資格。不過,鋼琴這種樂器類的特長,最后一般錄取的都是音樂與錄音之類的專業。如果你想學設計還是應該學學美術??傊?,不要在現在就放棄學業,學習的同時利用課余時間學習一下美術知識,為以后鋪路。再說,三年后還不知道中傳的藝術生政策是什么呢,像今年就取消了小語種的自主招生。所以這種前途攸關的事真的不能草率。
另外,關于你那個藝術生會不會不好找工作的問題。其實,等你進了大學,你就會發現其實所謂的藝術生,本科生,都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我高考比你低了一百分,我照樣進了這所大學,或許以后出路還比你好,更何況找工作的時候老板又不會問你你是不是藝術生,等你考了研就更無所謂什么生了。
介紹中國傳媒大學…
中文校名:中國傳媒大學,簡稱廣院(原北京廣播學院,簡稱北廣)
英文校名: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縮寫為CUC
中國傳媒大學是中央部屬高校,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全國72所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之一。
其前身是創建于1954年的中央廣播事業局技術人員訓練班。1959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學校升格為北京廣播學院。2004年8月,北京廣播學院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學校位于中國 北京城東古運河畔,校園占地面積46.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2.4萬平方米。
中國傳媒大學堅持“結構合理、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相互支撐”的學科建設思路,充分發揮傳媒領域學科特色和綜合優勢,形成了以新聞傳播、廣播影視藝術、信息科學與技術為龍頭,文學、工學、管理學、法學、經濟學、理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相互交叉滲透的學科體系。目前,學校設有14個學院,擁有新聞學、廣播電視藝術學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4個北京市重點學科,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4個博士點,48個碩士點,5個專業碩士類別,78個本科專業。
中國傳媒大學致力于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建校50多年來,學校培養了大批廣播電視領域高層次人才,為黨和國家的傳媒事業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中國廣播電視人才搖籃”、“信息傳播領域的知名學府”。學?,F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粕?000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近4000人;有繼續教育在讀生15000余人。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925人,其中專任教師1044人。擁有一批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教授、學者。近年來,有1人入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入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有22人次進入國家和省部級“人才工程”,2人榮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7人次榮獲北京高校教學名師獎,30人獲北京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一批中青年學術骨干脫穎而出,教師隊伍的整體學術實力得到增強。同時,聘請了一批著名專家學者擔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
作為信息傳播研究領域的學術重鎮,中國傳媒大學致力于傳媒內容和形式創新研究、傳媒高新技術研發和為政府企事業單位決策咨詢服務,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學校建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播電視研究中心、廣播電視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有聲語言分中心、新媒體研究中心和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建有“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數字媒體工程創新引智基地、教育部非通用語種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學校主持完成了國家數字中短波廣播技術標準制訂與系統研制、參與國家手機電視、移動多媒體技術標準制訂,在數字廣播技術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學校辦有教育部“名刊工程”期刊《現代傳播》。
學校建有校園多媒體網絡、數字有線綜合業務網、圖書文獻信息資源網、現代遠程教育網,公共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建有“廣播電視與新媒體實驗教學中心”和“廣告實踐教學中心”;多媒體教室、演播館、實驗室等裝備精良,功能完善;圖書館形成了信息傳播學科內容豐富,紙質、電子、網絡形式多樣的館藏體系。
學校與200多所國外知名大學、科研與傳媒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學校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教席單位,建有亞洲傳媒研究中心、歐洲傳媒研究中心等國際學術研究機構。由我校主辦的亞洲傳媒論壇、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中國傳播論壇等高層次國際學術會議,已成為國際傳媒界、高教界交流的重要平臺。
學校設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采取函授、夜大、現代遠程教育等多種教學模式,建立多媒體、多形式、多層次的繼續教育體系,為信息傳播領域提供全方位繼續教育服務。目前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9個分院、31個函授站、32個遠程校外學習中心。
學校通過合作辦學在六朝古都南京設立了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南廣學院,規劃占地面積1660畝、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已建設用地810畝,完成校園建筑32.4萬平方米。學院設立32個本科專業,現有在校生11000余人。
面向未來,中國傳媒大學正以“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為發展理念,堅持內涵式發展,以質量、管理、特色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著力提升教育質量、學科實力和辦學水平,為建設國家傳媒和文化事業發展的人才庫、科技庫、思想庫和信息資源庫,實現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傳媒大學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中國傳媒大學原名北京廣播學院,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學校以大傳播的理念、全媒體的視野,致力于廣播、電視、電影、報刊、出版、網絡及新媒體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秉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和“以特色帶綜合,以綜合強特色”的學科專業建設理念,形成了文、工、管、經、法、理、教多學科協調發展,傳媒特色鮮明,綜合優勢突出的信息傳播學科專業體系,擁有新聞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兩個國家重點學科。學校位于中國北京城東古運河畔,校園占地面積47.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8.3萬平方米。
校址
北京朝陽區定福莊一號(東五環外)
學校設新聞傳播學部、影視藝術學部、理工學部等3個學部,設電視與新聞學院、廣告學院、外國語學院、媒體管理學院、政治與法律學院、影視藝術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動畫學院、文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理學院、計算機學院和07年新成立的對外漢語教育學院(留學生院)等12個學院及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新聞學系、傳播學系、電視系、編輯學系、廣告學系、廣告設計系、公共關系系、國際傳播系、國際關系學系、英語語言文學系、外語系、經濟管理系、公共管理系、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法律系、社科系、文藝系、導演表演系、廣播電視文學系、攝影系、美術系、錄音系、播音系、應用語言學系、動畫系、游戲設計系、數字藝術系、中國文學系、語言文化系、通信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廣播電視工程系、數字媒體技術系、自動化系、應用數學系、光電學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軟件工程系等 37個系。擁有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9個博士點、40個碩士點,7個專業碩士點,71個本科專業?,F有全日制在校生13,291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4389人。
另外設有獨立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學院共設有語言傳播系、新聞傳播系、藝術傳播系、廣播電視系、攝影系、動畫系、媒介管理系、國際傳播系、信息技術系、藝術設計系和語言文學系(基礎部)11個系。開設32個本科專業(約60多個專業方向),共有在校生近11000人。
中國傳媒大學怎么樣?
我就是這里的學生,我可以比較負責的告訴你。中國傳媒大學里面充斥著美女、帥哥、學者、名車、同性戀、異裝癖、變態狂,是一所非常刺激的學校。
因此它被評為是北京的大學里四大染缸之首,四大染缸之二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就在中傳隔壁。兩學校僅有一墻之隔。兩個學校里有兩個驚人的相似點:
1>女孩子明顯比男孩子多,而且多很多。
2>兩學校里同性戀明顯多于其他學校。
所以這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霸谥袀骼镒x四年,如果你沒有一個女朋友那說明你有一個男朋友!”推開這學校里任意廁所的門,里面都會寫著“男人身,女兒心,尋友?!比缓罅粢粋€手機號一個Q號。
但我認為這里的學風還是很好的。畢竟這是一類學校嘛!棒槌是很難考進來的。這里的學生的成績都還不錯,也挺用功。有時候一天會開三四十間大自習室,可卻都會被沾滿,你可想而知啦!而且這里的業余生活非常的豐富。三天來個“星兒”,五天來個“腕兒”。
每個名人都拿這里當做給自己鍍金的一張金箔。所以這里經常開什么見面會、發布會、演出……只要中國傳媒大學的人知道了,那么意味著中國即將有一半以上的人就要知道了。傳播學的四大先驅之一的麥克盧漢曾說過“傳媒綜合起來的的力量要比原子核裂變和核聚變的力量還要大”。
中國傳媒大學,最具幸福感的大學
在這個忙著追夢的年代,每個人都可以追尋自己的精彩。追隨國家主席的強國富民夢,我很榮幸地走進了自媒體時代。因為熱愛,所以也就樂此不疲。因為想要提升自己自媒體運營能力,我打開了中國傳媒大學的網站,找到自己喜歡的課程,也心生對這所大學的熱愛,想把它推薦給高考學子,熱愛媒體的同學,請別錯過這么有魅力的大學時代。
一、特色鮮明,傳媒行業最高水平
中傳的前身叫廣院,也就是北京廣播學院。六十五年的辦學歷程,經過幾代人的砥礪奮進,已發展成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為黨和國家的傳媒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成為令人神往的“中國廣播電視及傳媒人才的搖籃”。學校致力于培養信息傳播領域高層次人才,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辦學特色和獨特的中傳文化,凝練出“忠誠、自信、包容、競先”的中傳文化基因。這種強大基因,引領中國傳媒大學的廣大師生,砥礪前行。也為所有熱愛媒體的人,通過中國傳媒大學的引領,成為業界的精英。
二、傳媒業大平臺,學校專業成為品牌
借助中國傳媒業最高學府的良好平臺,學校里的專業,都成為學生們非常喜歡的品牌。學校有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1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1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05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10個專業碩士類別;2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新聞學、廣播電視藝術學;3個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另外教學硬件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兩個,分別是廣播電視與新媒體實驗教學中心、動畫與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五個,有廣告實踐教學中心,動畫實驗教學中心,影視藝術實驗教學中心,傳媒技術實驗教學中心,電視節目制作實驗教學中心。如今的中國傳媒大學,已經發展成為傳媒業全國專業建設的標桿,是廣大莘莘學子心中的詩和遠方。
三、名師、名人、讓中國傳媒大學在中國學子心中地位攀升
丁文華、羅京、白巖松、敬一丹、周濤、陳魯豫、李湘、胡可、趙琳、康輝、李詠、魯健、海霞、崔永元、尼格買提、李瑞英、李修平還有很多活躍在央視的熟悉面孔。他們的優秀表現給我們解讀了什么是媒體人的優秀。因為這些優秀學子,才讓我們普通百姓對中國傳媒大學心生尊敬,讓廣大學子心生憧憬。每個人就是中國傳媒大學的一張名片,在這張名片上寫著校訓、和中國傳媒大學的優秀基因。那培養這些人的名師像劉永坦(院士)張紹剛等專任教師1150人,正高級300人,副高級442人,在這所大學辛勤耕耘。
這是一所特色鮮明的傳媒大學,也是同學們心目中最具幸福感的圓夢平臺。央視屏幕上的優秀學子,把這所學校的優秀都彰顯出來。名師、名校為中國的傳媒業培養著大批優秀的人才。有夢想你就來,別錯過這個平臺,為自己的夢想找到出發點。
中國傳媒大學一研究生墜亡:疑因被導師刁難,校方已回應
5月9日晚,自稱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碩士黃靜怡家屬的網友@嘻嘻哈哈呵呵呼呼 發帖稱,因薛姓導師不同意送審畢業論文,致黃靜怡精神崩潰自殺。
@中國傳媒大學 5月10日發布相關說明。
全文如下:
2020年5月1日下午6時許,驚悉我院2017級動畫藝術學研究生黃靜怡同學在家不幸墜樓身亡,學院師生深感惋惜和痛心。
我們對靜怡同學的離世表示最深切的悼念,對她的家人表示誠摯的慰問!
學院懷著悲痛的心情立刻成立了善后小組,與靜怡同學的家人保持聯系并關心慰問,希望能夠與家人一起度過最痛心的時刻。
按照學校的要求,學院于事發的第二天就配合學校相關部門,啟動了對此事的核查工作。我們會針對家屬提出的一些情況,認真、負責地了解、核實,并將實事求是地回應各方關切。
一直以來,學院始終關注全院學生的學業與身心狀況,關愛每一個生命的健康與成長。
再次對靜怡同學的離世表示最深切的悼念,也感謝社會各界對我們的關心。
來源:@中國傳媒大學
從北京廣播學院到中國傳媒大學,這個學??赡苁歉拿畛晒Φ拇髮W
前幾年,中國有很多大學由于為了生源質量等等各種原因都進行了改名,改名的方向主要有兩個,一個就是在學院和大學上一般都是從學院到大學,當然要符合一定的標準,這也算是一個小型的升級。
另一個方向就是改好聽,比如把名字改大,也就是把市地名改成省地,把省地改成大區級,或者是想科技,財經等熱門的學科靠攏。
比如瀘州醫學院,先是改成了四川醫科大學,后來又從四川醫科大學改成了西南醫科大學,從市級到大區,從學院到大學,可謂是一石二鳥。
今天我們所要說的是一所位于北京,而且改名特別成功的大學,它就是由原北京廣播學院改為現名的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的源頭要從1958年說起,1958年,中央廣播事業局直屬的第一所高等??茖W?!本V播??茖W校,在原中央廣播訓練班的基礎上正式成立。
后來在1959年,北京廣播??茖W校升格成北京廣播學院,這一名字一直沿用到2004年,2004年,當時,全國各地很多大學都開始進行了改名,所以,北京廣播學院也希望進行改名,當時最初的想法是將北京改成華北,或者是將廣播改成比較新鮮一點的詞,因為當時的廣播其實已經不太流行了,但是當時的北京廣播學院校長,卻力排眾議,準備直接改成中國國字號的大學。
后來在這位校長的努力下,最終改成了中國傳媒大學,由北京到中國,由廣播到傳媒,由學院到大學,北京廣播學院把自己的名字完完全全的改了,可謂是改名最成功的大學之一。
如今的中國傳媒大學,已經成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語言藝術類行業特色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1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入選高校,傳媒高等教育國際聯盟發起單位。
作為傳媒界的黃埔軍校,相信中國傳媒大學一定能培養更多的,更優秀的傳媒人才。
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墜亡:原因令人發指!居然還有這樣的導師?
5月10日,中國傳媒大學官微發布《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關于黃靜怡同學相關情況的說明》,說明稱按照學校的要求,學院于事發的第二天就配合學校相關部門,啟動了對此事的核查工作。我們會針對家屬提出的一些情況,認真、負責地了解、核實,并將實事求是地回應各方關切。
此前,自稱為黃靜怡家屬的@嘻嘻哈哈呵呵呼呼 曾發布微博指控中傳導師。
看到這,真的讓許多網友痛心。這么優秀的學生,天之驕子,就這樣在花一樣的年齡隕落了。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導師呢?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該網友還將黃靜怡和導師的聊天記錄公布了出來,從發出的截圖和文字中,可以看出的是,死者確實哀求該老師了,每一句話似乎都暗示著自己面臨著多大的心理壓力以及精神崩潰。
簡單的介紹一下該導師的行為作風。
薛燕平,男,1975年生人,中國傳媒大學老師。搜狗百科搜得其別稱“貓糧”,微博@貓糧的動畫館 。
他公然調侃北京服裝學院是“大便樣”,公開諷刺詆毀學生作品,甚至用各種污穢言辭辱罵學生。他擅長以自認為“幽默”方式,讓別人感到不適與厭惡;他享受于口舌之快后,別人生氣還無可奈何的樣子;他覺得自己始終是對的,別人的道歉換不來他的原諒,只能讓他更堅定地傲慢下去。
這種吐槽未免也太欺負人了。沒有一點高校導師的風度和素質。
近日,多名畢業生實名舉報中國傳媒大學教師薛燕平,舉報者稱,薛燕平長期在班級群里發帶有性暗示的圖片,在課上講黃段子,播放與性有關的視頻。在群里和學生聊天時,他作為一個教師,大量使用低俗粗鄙的圖片。此前,薛燕平的碩士研究生黃某怡疑因論文壓力跳樓自殺,黃某怡家屬將矛頭指向其導師薛燕平。
學生實名舉報該導師:時常打壓學生,上課講黃段子
中國傳媒大學2012級學生李某杰實名舉報稱,2014年大二時,薛燕平在動畫表演課上公放色情視頻,李某杰質疑,"這個視頻又和動畫、和表演有什么關系能被選為"教材"呢?該講的材質和力量傳導、畫畫的內容反而一點沒沾。"
另一名2007級動畫學生張某鑫則表示,在2011年畢設展映上,薛燕平搞區別對待,不讓自己不喜歡的學生展映畢業作品。"我在臺上說沒有人有權利剝奪畢業生展映權利,他伙同他的狐朋狗友將我照片發在微博上,并揚言要在動圈封殺我!"
除此之外,還有多名薛燕平曾經的學生舉報稱,上學期間從薛燕平那里除了黃段子八卦,什么也沒聽到學到。薛燕平根據自己心情給學生隨便打分都是家常便飯。黃段子,拿著往屆學生的作品冷嘲熱諷是每次上課的內容。"為我親愛的母校還留著這種垃圾,浪費學生寶貴青春感到恥辱!"
還有學生反映:"當時他對我們說過,他一句話會讓我們在動畫圈混不下去。對于剛進大學校門的學生來說,這件事情留下了很大的陰影。"
據悉,黃某怡自殺之后,薛燕平曾發長文回應,質疑黃某怡早就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意圖為自己甩鍋。
該老師還被爆料多次不當言行
5月10日,中國傳媒大學發布一則情況說明稱,已成立善后小組安慰黃靜怡家屬,涉事學院已配合學校相關部門進行核查。
由于學校方面調查結果還沒有公示,孰是孰非目前還無法下定論。然而這幾天圍繞這位導師的人品話題已經在網上炸開了鍋。希望學校能夠給一個說法,不要放過壞人,也不要冤枉一個好人。
中國傳媒大學女研究生跳樓身亡,將帶給我們怎樣的思考?
我國最近幾年,關于研究生大學生自殺事件屢見不鮮。就在幾天前(5月1日),中國傳媒大學女研究生黃靜跳樓身亡,死者父母爆料孩子跳樓的原因是孩子的導師不報送審孩子畢業論文所致……
2019年12月25日,南京郵電大學的研究生疑因導師對他人格侮辱,而選擇縱火自殺身亡……
2019年9月,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陳澤民,疑因其論文導師的原因選擇跳樓自殺……
根據我國心理學家調查數據透露,我國每年有將近高達32萬人選擇自殺,自殺未遂的人數更是觸目驚心(250~ 500萬);資料顯示自殺的人群大部分是年輕人,年齡主要集中在15- 34 歲之間,其中大學生占絕大多數。
雖然選擇自殺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其根本原因還是這些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打擊能力不強,在遇到事情時,不愿意去尋求解決的辦法,而是選擇逃避。在心理無法承受來自各方面壓力的時候,最終以自殺來結束。
根據對我國近幾年大學生自殺事件調查分析,導致大學生自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家人和社會的期望過高,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是很多學生追求的夢想,都渴望和期待“金榜題名、榮歸故里”傲人場面。然而,隨著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大學生也慢慢失去了原有的光環;金榜題名已經不再意味著命運的華麗轉身。大學只是一種教育經歷的證明,其它不能代表如何意義。如果過度把大學的期望抬高,就會給大學生帶來壓力。如果壓力無法宣泄,很有可能導致學生自殺。
第二、大學生自身的自我定位不準確
根據調查發現,很多大學生出現焦慮和恐慌,特別是在臨近畢業那年;因為大學畢業不再意味著就業。大學生要擁有一個體面的工作,必須四處去“推銷”自己。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四處碰壁,經常吃閉門羹,這難免不會出現心理落差,甚至會讓他懷疑當初“背井離鄉”求學的夢想。
夢想與現實的反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仿佛高朋滿座的高考宴就在昨天,那時周圍人羨慕的目光、親人的祝賀歷歷在目;而如今大學畢業卻無法找到滿意的工作,甚至畢業就失業的尷尬處境。這一切都將給大學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也許稍微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就有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何防止悲劇再次重演,不僅僅是學校的職責,同時也是家長和全社會的責任。為避免大學生、研究生走向自殺的邊緣,我覺得家長、學校和社會要一起努力。
首先、全社會要重視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減輕大學生的就業壓力。
雖然高考已不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但是上大學確實是農村孩子改變命運的最好途徑。很多農村孩子拼命苦讀、挑燈夜戰,就是期待有一天能夠金榜題名、衣錦還鄉?,F在國家解決了學生讀書難的問題,幾乎人人能夠上的大學,但是就業難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如果畢業就意味著失業,很多大學生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尤其農村孩子,他們帶著父母和家人那么大的期望,幾乎耗盡全家所有積蓄,結果四年或研究生畢業后找不到工作。如果出現這樣的結局,心理壓力可想而知。在巨大的壓力面前,有的人選擇變得沉默寡言;有的人選擇離家出走;甚至有的選擇走向極端。
其次、學校要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和正確的“三觀”
學校的職責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大學和就業的關系,淡化“金榜題名、榮歸故里”的意識。大學就是一種教育,上大學只能證明你接受的教育比其他好而已,好大學并不意味著好工作。要改變學生考取大學,就等于有穩定工作的慣性思維。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定位,規劃好自己的人生目標,并為之努力奮斗。
與其說大學的宗旨是培養專業技能過硬的人才,不如說是要培養大學生培健康的人格和科學的“三觀”;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尊重生命和面對困難頑強不屈的精神。
最后、家長和學校要監督學生,不能夠讓他們迷失四年
現在很多大學在虛度年華,翹課、打瞌睡和玩手機在大學課堂已經司空見慣。大校園很難聽到郎朗的讀書聲,取而代之是一對對“戀人”漫步校園的“美麗風景”。大學周邊的商業和旅館,因為學生的“荒廢”而異?;鸨?;校園周邊的產業鏈就是如今大學生虛度光陰的最好見證。
如果你隨便調查一個大學生,問大學期間最難忘的的事是什么?幾乎沒有人會說為了一個專業難題,泡在圖書館里幾天幾夜、或是挑燈苦讀的情景。在很多大學生看來,大學里的主要兩件事就是“玩”和“戀愛”。甚至很多大學生對于掛科一事,不以為恥反而為榮,說什么“如果大學不掛科將是一生的遺憾”。這樣的學生畢業后,面對的現實肯定是殘酷的,壓力肯定是巨大的。
所以家長和老師絕對不能對自己孩子和學生坐視不管,雖然讀大學要的是結果,但更要重視過程,“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香撲鼻來?”。今天的過度放縱,就必須要有接受明天殘酷的心理準備。
最后希望每個大學生一定要珍惜當下,好好抓住大學的美好時光,刻苦鉆研,把自己塑造成為一個專業素質過硬,心理素質健康的合格人才。只有這樣畢業迎接我們的不再是殘酷的現實,而是沒有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