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ere學費:
Makerere官網: 暫無官網
學校性質:暫無
創辦時間:暫無
世界排名:暫無
學校人數:1人
暫無 托福要求(分)
暫無 雅思要求(分)
暫無 SAT要求(分)
錄取率 未公布
貨幣兌換流程
微信搜索“聯合貨幣”
關注公眾號
點擊“外幣兌換”
使用手機登錄
填寫訂單信息
填寫補充信息
支付-下單完成
到店取鈔
烏干達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維多利亞湖
2、卡扎菲國家清真寺
3、魯文佐里山
4、烏干達布溫迪國家公園
5、伊麗莎白女王國家公園
6、Kampala Old Taxi Park
7、默奇森國家森林公園
8、Makerere University
9、本尼奧尼湖
10、卡蘇比王陵
還有198條相關問答,烏干達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EPMAN 是什么品牌
經濟政策管理非洲網絡程序(EPMAN)
經濟政策管理培訓項目已經由世界銀行學院(WBI)和非洲能力建設基礎(ACBF)和重新安置在1998年四個精心挑選的非洲大學:Cocody-Abidjan,象牙象牙色覆蓋西非法語,在烏干達Makerere東部非洲英語,阿克拉,加納英語西非和喀麥隆雅溫得II中央非洲法語國家大湖和印度洋。
自2004年以來,隨著大學的EPM培訓項目的贊比亞盧薩卡,愛德華多在馬普托Mondlane,莫桑比克和大學的金沙薩、剛果民主共和國、七個經濟政策管理培訓項目正在形成一個網絡,分享他們的經驗和提高他們的效率。
網絡把經濟政策管理非洲網絡程序的名稱(EPMAN)及其憲法在2007年被采用在阿比讓。
這些項目的目的是大幅增加非洲的臨界質量專家專業管理的經濟政策,以顯著提高決策的質量在歐洲大陸政府。
也有可能是瑞安EP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烏干達的經濟
烏干達人普遍熱情好客,以擁抱和握手表示歡迎。多數部族是在相互落座后再致敬問候,此時女士要跪著或略微屈身。
飲食注重講究肴豐富多彩,注重菜肴味美適口??谖兑话憧谖恫幌蔡?,愛辣味道。主食慣以飯蕉為主食,也樂于品嘗面類食品。副食愛吃魚、牛肉、羊肉、雞、蛋類等;蔬菜喜歡辣椒、黃瓜、茄子、西紅柿、豆類等;調料愛用椰子油、棕櫚油、花生醬、辣椒汁、丁香、玉果、咖喱等。中餐喜愛中國的粵菜、京菜、川菜。 烏干達實行英國教育體制:小學7年,初中4年,高中2年。
馬凱雷雷大學(Makerere University)是烏干達規模最大的大學,位于首都坎帕拉。它在1922年成立時,只是一所技術學校;1963年成為東非大學一部份。1970年東非大學一分為三時,馬凱雷雷大學成為一所獨立院校(另兩所為肯尼亞的內羅畢大學和坦桑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大學)?,F有22個系科,學院和研究所,本科學生約3萬人,研究生約3000。
麥克雷雷大學為烏最高學府,始建于1937年,2002年在校生達3萬人。此外還有姆巴萊伊斯蘭大學、姆巴拉拉科技大學、東非基督教大學、烏干達烈士大學。
全國文盲率很高,農村女性為42.6%,男性為28%;城市女性為21%,男性為11.8%。自1997年起實行免費教育制度,政府為全國每戶四個孩子提供免費小學教育。2001/2002財年入學人數突破720萬,教師增加11431人,小學學生對教師比率為54:1。
2005年11月,穆塞韋尼在全國抵抗運動大會上宣布,自2006年起中學教育全部免費,烏成為非洲第一個普及全免費中學教育的國家。 烏干達醫療服務體系和基礎設施有待改進和完善。據統計,烏干達醫療衛生只覆蓋全國49%的家庭,大多數農村地區仍無法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烏干達醫療衛生系統分政策和私營兩部分。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1年烏干達全國醫療衛生總支出占GDP的9.3%,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人均醫療健康支出123美元。2006-2013年間,平均每萬人擁有藥師1人;2006-2012年間,平均每萬人擁有醫院床位5張。 共有10余種用英語和盧干達語出版的全國和地區性報刊,發行總量約10萬余份。
主要報刊有:
(1)《新觀察報》,唯一的官方英文日報,1986年5月創刊,其前身為奧博特第二屆政府時期的官方《鏡報》,現為日報,2005每期發行35186份。
(2)《警戒者報》,私營英文報紙,1992年創刊,現為日報,每期發行25000份。
(3)《友人報》,盧干達語日報,1911年創刊,是烏歷史最久的報紙,原為天主教報紙,后由“友人”出版公司經營。
(4)《東非人報》,英文周報,1994年11月首次發行,在坦桑尼亞、肯尼亞和烏干達同時出版。
烏干達通訊社為國家新聞機構,設有地球衛星轉播站。2005年11月,烏干達新聞部成立烏干達廣播公司取代該通訊社。
烏現有4家廣播電臺,其中3家為私人電臺。國家廣播電臺設有中、短、調頻等波段,以英語、斯瓦希里語播音為主,另有盧干達語等30個部族語言的廣播。2005年與烏干達電視臺一起歸烏干達廣播公司管理,并改稱“烏干達廣播公司電臺”。
烏干達電視臺在6個鄉鎮設有轉播臺,覆蓋全國。 據《2013年人類發展報告》統計,烏人類發展指數(HDI)在全球187個國家和地區中居第161位。烏人口年均增長率為3.582%,人均預期壽命53.45歲。出生率47.38‰,死亡率11.54‰(2011年)。
自20世紀90年代至2014年以來,烏醫療衛生事業取得長足進步,人民生活逐步改善。1986年至2011年間,嬰兒死亡率從1986年122‰降至54‰;孕婦死亡率從9‰降至4.38‰。2012年,烏成人艾滋病感染率約為6%。烏傳染病風險較高,鄉村地區兒童大多營養不良。2010年底,烏北部爆發黃熱病疫情,造成數百人感染,50多人死亡。2012年7月,烏首都附近爆發埃博拉疫情,造成17人死亡。
中國駐烏干達使館發布領事提醒 即將發布定點機構檢測實施細則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當地時間7月22日,中國駐烏干達使館發布領事提醒,提醒赴華人員應關注憑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登機的相關要求。通告說,核酸檢測是目前各國普遍認可的最有效檢測方法,越來越多的國家已具備這一檢測能力。中國駐烏干達使館正與烏方溝通核酸檢測事宜并評估在烏實施相關檢測的具體內容。具備條件時,使館將及時發布在烏實施公告內容的具體辦法及開始執行的日期。
一段時間以來,使館積極同烏相關部門聯系協商,目前初步找到以下兩家醫療機構可為在烏中國公民提供商業檢測(無癥狀者可前往檢測):
(一)烏中央公共衛生實驗室(Central Public Health Laboratories,CPHL,系烏衛生部下設的國家級實驗室)
1.地址:Old Butabika Road, Kampala。
2.采樣時間:每天上午8時至下午5時,周末無休。采樣需提前至少5小時進行預約。
3.聯系人:Mugerwa Ibrahim (0753253406),Alice (0788006553)。
4.檢測費用:暫定40美元(金額可能有調整,現金支付)。
5.檢測時需出示護照原件。檢測后24小時左右可出結果,檢測報告可自取或發送電子版文檔至個人郵箱。
(二)麥克雷雷大學醫院(Makerere University Hospital)
1.地址:Gadafi Road, Kampala(麥克雷雷大學正門斜對面)。
2.采樣時間: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3時,周末無休。采樣需提前進行電話預約。
3.聯系人:Rogers (0774121380)。
4.檢測費用:10萬先令(現金支付)。
5.檢測時需出示護照原件。檢測后24小時左右可出結果,檢測報告可自取或發送電子版文檔至個人郵箱。
特此通告。請赴華航班乘客密切關注乘機地及中轉地使領館通知,妥善安排個人行程和核酸檢測。
烏干達24小時免費疫情防控熱線:+256-919,+256-800-100-066,+256-800-203-033或+256-800-303-033,坎帕拉市民還可撥打+256-800-990-000或+256-204-660-816。(總臺記者 馬培敏)
美國知乎:真實的非洲是什么樣子?非洲網友:充滿潛力和活力
美國知乎Quora論壇的問答貼!原文和評論已翻譯!
標題:真實的非洲是什么樣子?
下文是Quora網友的精選評論(原文已翻譯):
Paul Gonzalez,愛穿越不同的非洲國家
我會告訴你關于非洲的真相,告訴你媒體不希望你看到什么。
這是肯尼亞的首都內羅畢。同樣看起來繁華和昌盛。萬萬沒想到吧。
那是晚上在內羅畢CBD的一段。大多數人認為非洲是黑暗的大陸,因此認為夜晚是沒有電的。
我們接觸的教育怎么樣?這里是開普敦大學,非洲最大的大學之一??瓷先ジ駳W洲一座古老的大學。
內羅畢大學...
烏干達Makerere大學(非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成立于1922年),相信很多國內的大學沒幾所這樣古老的大學。
非洲人也有功能性學習機構,包括大學。
現在讓我們談談基礎設施..從尼日利亞阿布賈 - 洛科亞 - 奧克內路開始。非洲人也有良好的道路。
南繞道,內羅畢
亞的斯亞貝巴輕鐵,埃塞俄比亞
內羅畢鐵路總站
嗨,他們也有醫療機構。這是埃塞俄比亞的阿達馬總醫院。
那這個怎么樣?
下面是坦桑尼亞的Empakaai火山口。
遺產豐富的烏干達
表演真棒,充滿活力和美麗。(不幸的是,他們豐富的文化正在迅速被侵蝕,被西化所取代)。我特別喜歡他們的詩歌和戲劇表演。
我可以繼續,但是我想說的是,盡管非洲國家面臨著挑戰,但他們也有很多事情要慶祝。非洲已經取得進展,并正在把人民從貧窮中解放出來。最大的問題就是西方國家的媒體如何報道這個世界上的這個地區,似乎只有最糟糕的東西可以來自非洲。
前往這些非洲國家之一,你會驚訝地遇到高學歷,聰明的人,他們正在從事第三世界國家從未想象過的事情。技術支持的許多產業正在蓬勃發展,非洲兒童的創造性思維正在努力確保這種惠及全民的各種方式。
281.6k意見· 11,648 Upvotes
Quora友好的非洲人 Khethiwe RL Dlamini
我從南非,馬拉維,現在在埃塞俄比亞廣泛地旅行了非洲。非洲充滿潛力和資源,擁有適宜的天氣和人類生存系統。紐卡斯爾是一個美麗的城市,一個非常干凈整潔的城市,擁有各種超現代化的設施。
我們也欣賞生活中更美好的事物。我接受挑戰!所以準備再吹一些:
太陽城,南非
加納阿克拉
內羅畢,肯尼亞
哈博羅內地平線,博茨瓦納。
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
LAMATA(巴士/電車系統),尼日利亞拉各斯
尼日利亞的娛樂場所拉各斯
就像它是什么 - 非洲!一個沒有其他的地方。當你在整個地區移動時,它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它可能是炎熱,塵土飛揚,骯臟,響亮,危險,復雜和令人生氣的。它也很酷,干凈,安寧,安全,隨和,舒適。就像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樣,這里充斥著貪婪的商人,貪婪的律師,腐敗的官員等等。本著同樣的態度,也有勤勞的人生活在愛和愛中。這些信任的人將向完全陌生的人敞開懷抱,心靈和家園。那些微笑,歡笑,唱歌,仿佛存在非洲各個角落。這是非洲的靈魂。
31.1k意見· 879 Upvotes
非洲也許是未來繼中國-印度-東南亞之后的另一個世界工廠,另一個充滿活力的世界。你覺得呢?
谷歌AI社會影響挑戰賽獲獎名單:這20個AI項目將瓜分2500萬美元獎金
近日,谷歌公布了“谷歌人工智能社會影響” 挑戰賽(全稱Google AI for Social Impact Challenge)的獲獎名單,他們將獲得2500萬美元的贈款資金,還有來自谷歌研究科學家、工程師和其他專家的指導和建議,幫助將他們擁有更高潛在社會影響的項目從想法變成現實。
谷歌發布的文章中稱:“作為谷歌的社會公益人工智能項目的一部分,我們發起了谷歌人工智能社會影響挑戰,我們堅定地認為,新興技術將幫助我們解決重大的社會、人道主義和環境問題?!?/p>
“我們收到了大量經過深思熟慮的建議:來自119個國家的2602份申請,幾乎占世界各國的三分之二?!?/p>
其中,40%的應用來自沒有人工智能經驗的組織,這些設計在社會影響領域仍然是一個發展中的概念。
“在我們徹底審查申請時,我們的工作是根據可行性、潛在影響、可擴展性和負責任的人工智能使用來選擇最佳項目?!?/p>
“近日,在I/O大會上,我們宣布20個組織將分享來自Google.org的2500萬美元撥款、Google Cloud提供的信貸和咨詢、谷歌AI專家的指導,以及加入谷歌開發者Launchpad定制加速器項目的機會?!?/p>
這些被選定的項目涉及健康、經濟機會和賦權、環境保護和養護、教育、錯誤信息、危機和緊急反應等領域的問題。
以下是全部獲獎者的名單:
貝魯特美國大學(黎巴嫩):將機器學習應用于天氣和農業數據,為非洲和中東資源匱乏的農民改善灌溉問題。
Colegio Mayor de Nuestra Seora del Rosario (哥倫比亞):利用衛星圖像探測非法地雷,使社區和政府能夠保護人民和自然資源。
Crisis Text Line, Inc. (美國):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來優化危機短信咨詢與咨詢師的分配,減少等待時間,保持有效溝通。
Eastern Health (澳大利亞):分析救護車的臨床記錄,以發現趨勢和潛在的干預點,為自殺相關的政策和公共衛生反應提供信息。
無國界醫生組織基金會Fondation MSF (法國):檢測抗生素圖像的模式,以幫助資源匱乏地區的醫務人員為細菌感染開出正確的抗生素處方。
Full Fact (英國):開發趨勢監測和聚類工具,以幫助檢查事實工作人員的分析,因此他們可以幫助新聞語境化和支持明智的決策。
印度尼西亞Gringgo基金會(印度尼西亞):建立一個圖像識別工具,以提高塑料回收率,減少海洋塑料污染,并加強資源不足社區的廢物管理。
Hand Talk(巴西):使用人工智能通過數字化身將葡萄牙語翻譯成巴西手語,為失聰和聽力障礙的巴西人提供數字溝通。
HURIDOCS(瑞士):使用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提取和連接案件相關文件中的相關信息,使人權律師能夠有效地研究和辯護他們的案件。
Makerere大學(烏干達):通過烏干達坎帕拉的低成本傳感器跟蹤和預測空氣污染模式,改進空氣質量預測和干預。
紐約大學(美國):與紐約市消防局的分析團隊合作,根據天氣、交通和位置等因素,優化每年170萬起緊急事件的響應。
Nexleaf Analytics(美國):建立數據模型,預測疫苗在整個冷疫苗供應鏈中的生存能力,并確保有效交付。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美國):利用深度學習工具更好地預測滑坡風險的位置和時間,創建一個預警系統,將自然災害的影響降到最低。
Quill.org(美國):利用深度學習為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提供寫作方面的即時反饋,使學生能夠修改他們的作品,并迅速提高他們的技能。
Rainforest Connection(美國):利用生物聲學監測的深度學習和常見的移動技術跟蹤雨林健康和檢測威脅。
Skilllab BV(荷蘭):幫助難民將他們的技能轉化到歐洲勞動力市場,并推薦相關的職業道路供他們探索。
TalkingPoints (美國):當語言成為溝通障礙時,使用人工智能使雙向翻譯的家長/老師參與和指導成為可能。
Trevor項目(美國):使用自然語言處理和情感分析來確定LGBTQ青年的自殺風險水平,從而更好地為尋求幫助的個人量身定制服務。
Wadhwani AI(印度):使用圖像識別跟蹤和分析蟲害控制工作,使及時和本地化的干預能夠穩定作物生產和減少農藥使用。
WattTime公司(美國):使用圖像處理算法和衛星網絡,用開源的監測平臺取代現場發電廠的排放監測器。
下周,受資助者將齊聚舊金山,參加谷歌人工智能影響挑戰賽加速器(谷歌AI Impact Challenge Accelerator)的啟動儀式。谷歌人工智能沖擊挑戰賽加速器由谷歌開發者社區Google Developers Launchpad運行,為期6個月。
谷歌表示:“我們期待著與這些組織合作,并看到它們的項目對世界各地如此廣泛的各種問題產生的影響?!?/p>
自 2015 年發布以來,Google Developers Launchpad 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創業公司加速器與合作伙伴網絡,其共同使命是加速創新,解決全球面臨的最大難題。
去年9月,來自四大洲的九個國家的金融創業公司也加入了Launchpad Studio,每家創業公司配有一位Google產品經理協助加快產品開發,同時與Google的ML研發團隊并肩協作。Studio提供一對一指導,而且這些創業公司還可以利用Google的人力資源、網絡、前沿思想和技術。
【水電八局一帶一路故事】中國水電是我們的家
Julius和他的黃師傅。
Obina(前排左2)和中國同事一道祝賀新年快樂。
編者按:近年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增長迅速,“一帶一路”建設更給中國企業“走出去”帶來了新的機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逐漸成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熱土。
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簡稱“水電八局”)——新中國成立后治理江河的第一支機械化隊伍,經過65年的錘煉,已由單一的水利水電工程承包商,發展為涵蓋水電、熱電、核電、風電等能源建設,承接公路、鐵路、地鐵、市政交通施工,涉足礦山、海港、農業、環保等多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專業化“作戰部隊”。
1997年,水電八局取得對外經營權,相繼在亞太、亞歐、美洲、東南非、中西非和中東北非組建了6大區域公司,在22個國家承建了70余個工程項目。搶抓新機遇,主動融入全球產業鏈,水電八局起舞“一帶一路”,正演繹著怎樣的動人故事?紅網將推出【水電八局“一帶一路”故事】系列報道,與您一同分享。
相關專題:水電八局“一帶一路”故事
紅網通訊員 龐勇 烏干達報道
2013年,在非洲東部古老而神秘的尼羅河上,水電八局承建的烏干達卡魯瑪水電站正式動工建設,當地道路上開始飄揚著Sinohydro(以下簡稱“中國水電”)logo的旗幟,烏干達人也越來越多地加入到工程建設中來。
小鎮上的中國元素
在卡魯瑪工地,項目部成了中國的象征,當地員工都為能夠在中國水電工作而自豪。走在卡魯瑪(Karuma)鎮上,總會有當地人用不太標準的“你好”“謝謝”等中文跟別人打招呼。Juma是卡魯瑪鎮的村民,受聘在項目部擔任皮卡車司機,他靦腆的微笑中露出一排白皙的牙齒,令人印象深刻。他說喜歡中國,要努力工作掙錢,然后到中國去,去看看這個美麗國度。
中國水電積極倡導本土化經營,項目部決定盡可能多的雇用當地員工,不僅解決了一定的當地就業,還可以幫助他們學習先進的中國水電施工技術。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國師傅總是認真傳授當地員工各項技能。項目部維修車間的黃師傅負責材料加工和設備維修,有次他在車床上加工鉆桿接頭的時候,發現一位當地員工主動在旁邊幫忙??粗浅錆M求知欲的眼神,黃師傅便經常放棄午休時間,手把手地教這位名叫Julius的員工學習各種技巧。
烏干達工業基礎薄弱,Julius之前幾乎都沒有見到過車床,經常出現“隔夜忘”的情況。但黃師傅仍舊耐心的指導,不厭其煩的操作演示。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黃師傅和Julius的共同努力下,Julius已經能單獨操作車床完成不少工件的加工了。這個時候,黃師傅才驕傲地說:“自己的手藝可以在非洲傳播下去了?!?/p>
把中國水電當成自己的家
畢業于烏干達著名大學Makerere University土木工程專業的Paul,是2015年加入中國水電并被安排在施工一線。他不怕苦累,虛心向中方人員學習如何操作鉆機、保養鉆機,不到半年就從普工晉升到工長,后來調來辦公室做技術助理。
當問起Paul為什么選擇來卡魯瑪工作?他說在電視上看到中國的城市燈火璀璨,非常漂亮。而在烏干達,由于電力基礎設施落后,哪怕是首都也經常停電。所以他決定到中國水電參加水電建設,希望卡魯瑪水電站讓烏干達早日擺脫用電困境。
Paul的母校有一個孔子學院,是湘潭大學和烏干達的Makerere大學合作創辦的。Paul每次回母校都會到孔子學院,去看看又舉辦了什么與中國有關的活動。今年6月20日,第十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初賽在母校開賽,Paul作為現場觀眾感觸頗深,他說,準備讓自己的孩子也學習中文,這樣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國。
Paul很滿意在項目部的工作,他把妻子和孩子也接到了營地,項目部免費提供住房,每月有餐食補助,生病了還可以在項目工地醫院免費治療。他說:自己越來越愛上了中國水電,中國水電現在就是我的家。
Paul非常鐘情中國文化,他知道春節是中國人團圓的日子。于是,中國春節時,Paul很用心地為辦公室不能回家過年的每一位中方員工都做了一張賀卡,上面寫著“Happy new year,we are family(新年快樂,我們是一家人?。?/p>
不忘夢開始的地方
Obina是個年輕壯實的小伙,2016年2月才加入到卡魯瑪項目大家庭。
Obina每天上班都會背著一個裝著很多本書背包,由于經濟條件不好,Obina高中畢業后沒能繼續讀書。他選擇先掙學費,再重返學校。他背包里的書用袋子包了好幾層,生怕弄臟弄壞,可以看出他對學習的渴望。
Obina很勤勞,交代的工作完成后,還會主動找其他工作去做。閑暇時他都在認真的看書學習,有時也會找來施工圖紙看,并讓請教中國工人教他識圖。
付出總有回報。今年6月,Obina成功考入了位于Lira的Uganda Technical College,這是一所技術學院,可以學習到很多工地上用得著的技能。他說在那里學習半年后,就可以參加大學考試,大學畢業后就是工程師了。足以可以感受到,他的內心充滿著對未來生活的希望。
考上技術學院后,Obina就辭職離開了卡魯瑪,不過他還時刻關心著卡魯瑪項目的進展,并表示以后如果有機會,他還會回到卡魯瑪,因為這里是他夢想開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