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濟大學學費:
同濟大學官網: 暫無官網
學校性質:公立
創辦時間:1907年
世界排名:暫無
學校人數:暫無
暫無 托福要求(分)
暫無 雅思要求(分)
暫無 SAT要求(分)
錄取率 未公布
貨幣兌換流程
微信搜索“聯合貨幣”
關注公眾號
點擊“外幣兌換”
使用手機登錄
填寫訂單信息
填寫補充信息
支付-下單完成
到店取鈔
同濟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國際交流中心立足上海,緊密結合國際化大都市發展的地域特點,充分發揮同濟大學對外交往窗口的優勢,認真篩選海外合作高校,舉辦留學項目,通過在國內的語言基礎課程,部分海外專業通識課程,國外文化的留學前培訓以及心理輔導,為學生的留學之路打下牢固的基礎,讓學生能夠更快地適應留學生活,更好地融入當地文化。
學校聯合英國華威大學、利茲大學、赫特福德大學等國內外名校的專家、教授開發,獲得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幾十所大學的認可,專門為準備到英、澳、新等大學攻讀本科及碩士學位課程的中國???、本科畢業學生提供“量身定做”的橋梁課程,學生經過國內學習成績合格后,直接就讀英國或者澳洲等高等院校碩士課程,所獲得的海外碩士學歷學位均可獲得教育部的認證。
ACCA 費用:暫無
會計師 費用:暫無
會計 費用:暫無
本科 費用:暫無
預科 費用:暫無
同濟大學校長什么級別
同濟大學校長屬于副部長級。同濟大學屬于副部級大學,副部級大學(中管高校),即中共中央直接管理的高校,其黨委書記、校長職務均列入《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職務名稱表》,為中管干部。目前,中管高校黨委書記、校長均為副部長級。
副部級大學是中央直管高校的俗稱,國內公立普通本科高校都是正廳級單位。其中一些高校由于自身實力得到中央認可,其黨委書記和校長高配為副部級,由中共中央直接管理。這些高校的常務副書記和常務副校長為副部級或正廳級。
大學行政級別的劃分:中國大陸的高校全部是廳局級單位(不含軍校)。本科高校一般為正廳級,??圃盒楦睆d級。其中31所知名高校的校長和黨委書記為副部級干部,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共同任命,歸中央組織部管理,俗稱副部級高校。
但是,即使是副部級高校,其行政級別仍為正廳局級,只有校長和黨委書記是副部級。副校長的行政級別與其他高校一樣,為副廳局級,其他領導干部的行政級別也是一樣的。其中國防科技大學由于校長和黨委書記為副大軍區級,也屬于中管干部,因此國防科大也被認為是副部級高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副部級大學
同濟大學難道真的不好嗎?
同濟大學很好。特別土木工程系非常好,畢業的學生有分到筑建部的,有分到各省市規化局的,還有在企業的。工資很高工作較穩定。
為什么同濟大學既不是985也不是211?
它既是985,也是211 985工程高校一期名單(34所)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南京大學
復旦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浙江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東南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大學 廈門大學 山東大學
湖南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南大學 吉林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重慶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中山大學
蘭州大學 東北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同濟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985工程高校二期名單(4所)
中國農業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北京(26所)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央音樂學院
中央財經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北京體育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上海(9所) 復旦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并)
天津(3所)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重慶(2所)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河北(2所) 河北工業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1所) 內蒙古大學
遼寧(4所)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3所) 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黑龍江(4所)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江蘇(11所)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河海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南京理工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浙江(1所) 浙江大學
安徽(3所) 安徽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福建(2所)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江西(1所) 南昌大學
山東(3所)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河南(1所) 鄭州大學
湖北(7所)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南(3所)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廣東(4所)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西(共1所) 廣西大學
四川(共5所)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云南(1所) 云南大學
貴州(1所) 貴州大學
陜西(7所)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長安大學
陜西師范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甘肅(1所) 蘭州大學
新疆(1所) 新疆大學
軍事系統(3所) 第二軍醫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同濟大學好還是上海交大好
看你自己愛好吧。同濟的建筑城規土木和汽車這幾個專業是比較厲害的,交大的整體實力更加出色,看你喜歡什么專業,不同的專業兩家實力不同。但是交大分數線更高,這也能說明一些東西
同濟大學在上海哪個區?
同濟大學在上海市楊浦區。具體地址是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路1239號。
同濟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教育部直屬高校,在百余年辦學歷程中,始終注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四大功能均衡發展,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1912年與創辦不久的同濟德文工學堂合并,更名為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23年正式定名為大學。1927年成為國立同濟大學,是中國最早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
學校擁有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涵蓋一級學科5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26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點涵蓋一級學科31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后流動站25個。其中,國家一級重點學科3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7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培育)3個,上海高校一流學科17個。
同濟大學的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12年,學校承擔了一系列國家重大專項、重大工程科研攻關,取得了大跨度橋梁關鍵技術、結構抗震防災技術、城市交通智能誘導、城市污水處理、新能源汽車研發、國產化智能溫室、大洋鉆探、心房顫動分子遺傳學等標志性科研成果。
發表于全球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Nature》與《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同濟大學有22位教授擔任“973計劃”項目(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其中《大跨、高墩橋梁抗震設計關鍵技術》榮獲2009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心房顫動分子遺傳學和細胞電生理學研究》和《特大橋梁顫振和抖振精細化理論》分獲2005、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一所低調踏實 嚴謹的科研型高等學府!
在軟科公布的2020年大學排行榜中,有一所大學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她排名全國第15位,但是如果不是看到了它的名字,我可能都會記不起這所大學。就是同濟大學,同濟大學坐落于上海市。雖然實力優秀但是卻被復旦大學和上海交大遮住了其光輝,我想可能大部分人都會忽視這所大學。
第一次了解這所大學還是因為我的一個同學以全市理科前十幾名的成績考入了這所大學,當時我對這所大學比較陌生,才去查詢了一下這所大學。本以為沒有什么知名度,但是卻沒有想到是如此實力強勁的大學,當然也有可能是心安孤陋寡聞了。
同濟大學是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建設高校。前身為國立同濟大學,是中國最早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v覽同濟大學的歷史,便足以了解同濟大學實力有多雄厚。歷經多次拆解,仍能傲立于中國高校界。
1949年同濟大學文學院和法學院并入復旦大學,后隨復旦大學支援了華東政法學院(現華東政法大學)、上海財政經濟學院(現上海財經大學)等校的建設。1950年,為了支援湘、鄂、粵、桂、豫、贛六?。ㄖ心蠀^)醫療衛生事業,醫學院和附屬同濟醫院全部遷往湖北武漢,與武漢大學醫學院合并后改名中南同濟醫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和武漢同濟醫院。
1951年,理學院動物系、植物系并入華東師范大學,數學、化學、物理等系除了保留基本的工科教學以外,全部并入復旦大學、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等校。1952年,工學院機械系、電機系、造船系等并入交通大學(現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還支援了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等校。水利系與其他高校的水利專業在南京參與組建了華東水利學院(現河海大學)。同時,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圣約翰大學等11所高校的土建系、科、組并入,使之成為國內土木建筑領域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工科大學。
1956年,工學院測量系遷往湖北武漢,參與建設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后并入武漢大學)。同濟大學將其辦學理念“濟世興邦,愛國奉獻”發揮的淋漓盡致。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中國大部分優秀高校都流淌著當年同濟大學的血液,正是同濟大學的無私奉獻,才有了中國大學目前的百花齊放。同濟大學的建筑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藝術與設計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目前的同濟大學目標是保持強勢專業的優勢,同時盡可能扶持新專業和弱勢專業。所以同濟大學仍然在低調的慢慢進步,甚至在一些人談論高校時忘記了同濟大學的存在。
不知道各位讀者怎么看待同濟大學呢,對同濟大學有什么更深的認識嗎?
每日一大學19:同濟大學
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同時也是985,211工程和雙一流A類院校,經過112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學校始于1907年德國醫生埃里希寶隆在中德兩國政府和社會各界支持下創辦的同濟德文醫學堂。1912年與創辦不久的同濟德文工學堂合稱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17年由華人接辦,先后改稱為同濟醫工學校和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1923年定名為同濟大學,1927年成為國立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同濟大學經過六次搬遷,1946年回遷上海以后,發展成為以理、工、醫、文、法五大學院著稱的綜合性大學。
1996年,上海城市建設學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業學院并入,列為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2000年,與上海鐵道大學合并,組建成新的同濟大學。2002年,列為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2003年,上海航空工業學校劃歸同濟大學管理。2004年,列為中管高校。
設有29個專業學院,8家附屬醫院,6所附屬中小學。有四平路、嘉定、滬西和滬北等4個主要校區,占地面積2.54平方公里,校舍總建筑面積181余萬平方米,圖書館總藏書量443萬余冊。
全日制本科生18115人,碩士研究生12105人,博士研究生5766人。另有國際學生3575人。全日制本科生18115人,碩士研究生12105人,博士研究生5766人。另有國際學生3575人。擁有專任教師2803人,其中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1156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2人(含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15人(含雙聘),第三世界科學院及美國、德國、瑞典等國科學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19人。國家級教學名師5人,教育部“長江計劃”特聘教授36人。
另外,擁有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首席科學家23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64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2人,“青年長江”“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四類優秀青年人才162人。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8個,教育部創新團隊9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入選科技部“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
現有本科招生專業84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47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4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32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9個,博士后流動站30個。擁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個國家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其他國家級研究平臺以及63個省部級研究平臺。
學校長期注重發揮優勢學科和基礎研究的溢出效應,不斷拓展社會服務的形式和領域,積極為國家和地方社會建設發展作出貢獻,為“一帶一路”建設、國內橋梁與隧道、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水環境治理、抗震救災、洋山深水港、上海世博會、崇明生態島等重大戰略需求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創校至今,先后培養了36萬余名畢業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企業家、醫學專家和工程技術專家。校友中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的有156人。
“同心同德同舟楫,濟人濟事濟天下”。
華東地區全國性大學,同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
同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兩所學校都來自上海市,而且兩所學校都是工科起家的高校,并且兩所學?!捌放啤币蚕嗤?,都是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兩所學校的主要差異,在涉及的領域不同而已,而且在后期發展轉型中,兩所學校面臨的機遇不同罷了。
同濟大學建國之前就已經創辦,而且當時就已經成名,不過是以“醫學”成名的綜合性大學。后來,同濟大學的醫學分離出去之后,他被改造為土木為主的高校。如果依據事實來講,那么同濟大學則是一所建國之初成立的高校,主要是以華東地區多所名校的土木和建筑相關專業合并組建而成。同濟大學,建校之初就是土木類院校中一線名校。國內土木類早期一線名校,就三所,分別是清華大學、中南大學、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的優勢非常多,只是很多人注意他的建筑而已,事實上同濟大學是土木起家的高校,當然建筑也很厲害,一般土木起家的學校建筑、交通、路橋方面實力都很強。同濟大學屬于建筑全科高校,在建筑設計方向實力也屬于一線高校。他的設計班底來自,中央美術學院的建筑專業,建國之初就開始教研工作了,所以積淀豐厚,實力極強。
上海交通大學,主力來自上海造船學院,而上海造成學院主力來自大連理工大學的造船專業,從這個角度來看,大連理工大學絕對是上海交通大學的“師父”。上海交通大學第一次崛起,其實是1960年劃入國防科委,這次轉型讓其占到了大便宜。整體來看,上海交通大學的綜合實力略勝過同濟大學,畢竟上海交通大學合并的院校實力更強一些。
被低估的王牌大學:同濟大學,理科平均分650以上,工科專業太強
在十年前,同濟大學是各類十大高校排行榜上的???,現在的十大高校排行榜,里面有同濟大學的少見了,或許人們會以為是它實力下降,殊不知只是因為它太低調,若論錄取分數實力,估計全國能超過它的不到十所。
2019年全國范圍內,在總分750分的省份中,它的理科錄取平均分是657.75分。所有省份中,它的理科最低分平均值是647.1分,武大大學是626.5分,中山大學是627.2分。所謂十大高校排行榜,有沒有它,貌似不影響它的超高錄取分數線。
2019年同濟大學分數線同濟大學2019年分數線
全國多數省份實行平行志愿模式后,各高校的錄取平均分和最低分的差距,越來越縮小,有的差距不到10分,不再像順序志愿差距那么大。因此考生在報考參考分數的時候,要懂得解讀自己的差距。
同濟大學2019年全國范圍內,本科一批理工平均分是651.97分,文科平均分是626.1分。文科沒有在所有省份招生,總體上,同濟大學在各個省份招生的專業也不多,有些省份只有5、6個招生專業。
同濟大學低調的校門同濟大學優勢學科和專業
同濟大學從創辦醫學開始,強于工科,特別是土木建筑,是一所學科鮮明,性格低調務實的研究型大學。
它的7個“雙一流”建設學科是:建筑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藝術與設計,基本上都是土木建筑群相關專業,集中度非常高。
同濟大學擁有許多非常熱門并且質量很高的專業,例如土木工程、建筑學、交通運輸、車輛工程、機械類等專業。
同濟大學招生專業表
同濟大學有86個本科專業,全日制本科生人數18115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2105人,全日制博士生5766人,本科生與研究生比例1:1,同濟大學匯聚了很多頂尖部位的各類優秀學生,具有比較好的競爭力學風和教風,它絕對是一所值得考生報考的,卻又非常低調務實有實力的名牌大學。
同濟大學2019年招生專業最早的重點大學之一
同濟大學,最初是起源是從醫學堂開始的。1907年德國醫生埃里希寶隆在中德兩國政府和社會各界支持下創辦了同濟德文醫學堂,這就是它的最初創始學校名稱。
1923年華人接辦,改名為“同濟大學”,意為“同舟共濟”之意,這是醫者仁心的表現。
1927年成為最早的7所國立重點大學之一,取名“國立同濟大學”,主要以教授和發展醫學專業為主。
1946年,發展成為享譽海內外的著名綜合性大學。
1950年,同濟大學引以為傲的醫學院被遷出。
1952年,再次調整,成為當時國內土木建筑領域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工科大學。
1978年,同濟大學再次由工科性為主的大學,向以理工性為主的大學轉變。
2000,同濟大學在高校擴建潮中,復辦自己的醫學院。
同濟大學校園同濟大學哺育多所其他高校
同濟大學已經是一所超過百年的高校,它的100年“是與中華民族命運休戚與共的100年”,“是與祖國科教事業心手相連的100年”,歷史上,同濟大學搬遷多次,哺育過多所重要的大學,包括華中科技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
1932年,同濟大學創辦附設高級職業學校,職業學校的土木科、機械科后來分別發展成南京工業大學和南京工程學院。
1949年,同濟大學文法學院,并入復旦大學,并支援了華東政法學院、上海財政經濟學院的建設。
1950年,同濟大學的醫學院和附屬醫院,全部搬到武漢,現在已經被華中科技大學吸收合并為同濟醫學院。
1951年,同濟大學的理學院動物系、植物系并入華東師范學院。
1952年,同濟大學的數學、物理、化學等系,幾乎全數調入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華東化工學院等校。它的機械系、電機系、造船系等被并入交通大學。
1956年,同濟大學的工學院測量系被搬遷到武漢,該系后來被并入武漢大學。
同濟大學院系多次調整歷史上,同濟大學,多次與其他高校發生院系調入調出的舉動,不管如何變動,同濟大學依然保持有高水平的建設,把自己打造成了全國重點名牌大學,也可以說,同濟大學擁有很強大的辦學基因和高水平的學術基礎。
同濟大學—中國自主建設橋梁的締造者
高校的美景是每日心情的一道佐料
上海四所知名高校,各有千秋,同濟亦不例外;
同濟大學這是一所硬核的院校,硬核到什么程度?
中國自主建設大跨度橋梁與同濟大學有著密切的聯系;
那么,今天就來看看,鏡頭記錄下的同濟是如何走過這風風雨雨的百來年;
第一篇章
歷史的同濟
①
一九一零年代
寶隆醫院外景同濟德文工學堂校園一角②
一九二零年代
吳淞校舍之大禮堂和工科教室③
一九三零年代
日軍轟炸后的解剖館近景日軍轟炸后的主樓④
一九四零年代
抗戰中同濟遷校圖⑤
一九五零年代
1958 躍進誓師大會慶祝建國十周年⑥
一九六零年代
五七公社在205工地⑦
一九七零年代
慶祝粉碎四人幫李國豪進行九江長江大橋科研工校慶八十周年第二篇章
現今的同濟大學
大禮堂經緯樓南北樓瑞安樓圖書館文遠樓校史館一·二九禮堂逸夫樓運籌樓中德樓中法中心衷和樓第三篇章
校園校區地圖
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同濟大學-滬北校區同濟大學-滬西校區同濟大學-臨港基地結語
從歷史到當今,同濟一步步的走到現在,見證了歷史,更是中國橋梁歷史的推動者;
上海黃浦江四座大橋都與同濟有著天然的聯系;
有句話這么說過:“自從我們中國人自主建設大跨度橋梁之后,中國的橋梁都是中國人自己造的,天路禁區,大江長河已經不能阻擋我們的腳步了…….”
因為有了李國豪老校長等前輩和代代濟大人的堅持,才有了今天的同濟,才有了今天中國的自主建設橋梁!
讓更多的人領略到不同高校的風景
本文由黑傘白衣原創,禁止轉載;
關注作者,每天不一樣的高校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