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麥技術大學學費:13500歐元
丹麥技術大學官網: http://www.dtu.dk/
學校性質:公立
創辦時間:年
世界排名:暫無
學校人數:7000人
暫無 托福要求(分)
- 雅思要求(分)
暫無 SAT要求(分)
錄取率 未公布
貨幣兌換流程
微信搜索“聯合貨幣”
關注公眾號
點擊“外幣兌換”
使用手機登錄
填寫訂單信息
填寫補充信息
支付-下單完成
到店取鈔
丹麥技術大學成立于1829年、是一所以技術學為主要教研任務的公立大學。丹麥技術大學下轄國家水產資源研究院、系統生物學系、化學與生物化工程系、電子納米顯微鏡中心、化學系、土木工程系、丹麥高整合產品先進納米技術中心(DANCHIP)、電氣工程系、環境工程系、國家食品研究院、光電工程系、信息與數學建模系、數學系、管理工程系、機械工程系、微型和納米技術系、物理系、國家綠色能源實驗室、國家空間研究院、運輸系以及國家獸醫學研究院。丹麥技術大學開設了本科、碩士和博士專業、比如數學、物理與信息學、生命科學、電子學、通訊與空間研究、系統生物、風能、運輸與物流學、工程聲學、電信、數學建模與算法、土木工程等等。丹麥技術大學還為留學生安排了風能、生物技術、電信、化學與生物化學工程等課程。丹麥技術大學可授予理學學士、工程學士、工程碩士與博士學位等。丹麥技術大學與瑞典的皇家理工學院(KTH)、查爾姆斯理工大學(Chalmers)、挪威的挪威科技大學(NTNU)及芬蘭的阿爾托大學(Aalto University)組成了北歐五所科技大學(Nordic Five Tech(N5T))。丹麥技術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合作開設一定的碩士課程。
建筑工程 費用:暫無
工程管理 費用:暫無
食品技術 費用:暫無
環境工程 費用:暫無
工程 費用:暫無
建筑 費用:暫無
管理 費用:暫無
環境 費用:暫無
食品 費用:暫無
丹麥技術大學與哥本哈根大學哪個好
丹麥是歐盟成員國之一,也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創始會員國之一。丹麥經濟帶有濃厚的社會主義色彩,丹麥是典型的福利國家。丹麥十分重視教育的發展,教育事業發達。有最著名的高等學府有哥本哈根大學、奧胡斯大學、丹麥技術大學等等,為社會培養了。
丹麥技術大學的院系
改革后的大學組織體系和經營運作與私人公司大體一樣。原有的33個系已經被合并為15個系或研究中心。它們分別是:
數學系,信息技術和數學建模系,土木工程系,物理系,納米技術系,建筑和能量系,環境工程系,機械系,制造工程和管理系,化學系,化工系,電子工程系,電力工程系,生物中心,交通和運輸中心,微電子中心和通訊中心。 Risø國家實驗室 生物系統學系 生物系 土木工程系 生物序列分析中心 電子納米顯微學中心(CEN) 信息與通信研究中心(CICT) 交通運輸研究中心 光電工程學系 丹麥芯片研究中心DANCHIP 化學工程學系(KT) 化學系(KEMI) 制造工程及管理系(IPL) 數學系(MAT) 機械工程系(DTU Mekanik) 物理系(FYSIK) 國家水資源實驗室(DTU Aqua) 環境資源實驗室(ER) 信息與數學建模系(DTU Informatics) 微晶與納米技術系(MIC) 丹麥技術知識中心/圖書館(DTV) 電子工程系(DTU Elektro)
丹麥技術大學的學位
丹麥技術大學可以授予下列學位:
(1)學士(BSc Eng;BEng):學士學位一般需要三年半的時間;
(2)碩士(Master of Science in Engineering(MSc Eng)):如果您所選修的課程滿足必修課的要求,再到相應院系去完成您的最終項目和論文,您便可以得到該類的碩士學位。一般來說,該學位需要兩年;
(3)博士(Ph.D. Dr.techn. (Doctor of Technology)):該學位通常需要兩年半到三年的時間,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前,您必須完成一項研究課題,寫出博士論文,進行有公眾參加的口頭答辯。最后結果及學位頒布將由一個委員會來評定;
(4)大博士:是技術大學所授予的最高學位。大博士學位申請人可以是未接受過正規教育的人,但需要遞交一份學術論文或者一份所有發表論文的集合,以便有關委員會進行評審以及申請人進行公開答辯。答辯委員會將由國際知名學者組成。該學位也可以作為一項榮譽授予某人。
丹麥技術大學與奧爾胡斯大學哪個好
國外就業除了學歷,更注重個人能力。奧胡斯商學院本身是丹麥頂尖商學院之一,只要能遇到好的招聘機會,找到工作是沒問題的。
丹麥的是非移民國家,多數中國人選擇長居身份留丹。這要求申請長居者在丹麥合法身份居住7年才可申請,與你的畢業院校沒有太大關系。
丹麥技術大學怎么樣???最好具體點!謝啦
丹麥技術大學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DTU)
丹麥國家介紹
丹麥王國,是北歐五國(丹麥、瑞典、芬蘭、挪威、冰島)成員之一,占地面積43069平方公里,人口527萬,夏季平均溫度為18-25攝氏度,冬季平均溫度為零下0-1攝氏度,最冷為零下6-10攝氏度。最大城市首都哥本哈根,人口為140萬,第二大城市奧胡斯,人口為25.4萬,第三大城市歐登塞人口為17萬,第四大城市奧爾堡,人口為15.5萬。丹麥原是一個農業國,農業機械化程度很高,特別是養豬業,奶制品業,食品工業等已享譽全球。到20世紀60年代,丹麥的工業繁榮興旺起來,工業產品的出口額占總出口數75%。國內生產總值1650億美元。丹麥航海業很發達,擁有全球最大的輪船公司,還有生物技術,特別是在研制各種新型胰島素方面,名列世界前位,此外,還有電子音響、家具設計、樂高玩具、曲奇餅干、啤酒工業等都是世界聞名。
北歐五國已于今年3月參加歐洲申根協議成員國,因此,當外國學生在入學注冊后,取得丹麥身份證后,可以到瑞典、芬蘭、挪威、冰島、德國、法國、盧森堡、比利時、葡萄牙、西班牙、奧地利、希臘、意大利、荷蘭等十四國旅行而免于簽證。
丹麥高等教育的學制:學士學位為三年,碩士學位為兩年,博士學位為三年。丹麥是一個高福利國家,大學免學費,外國公民在丹麥居住滿三個月以后,可享受免費醫療保障,外國留學生可利用課余時間打工,且收入較高。
丹麥在1814年引入義務教育體制,它的教育都是免費的,即使是私立學校也能獲得政府補貼?,F在丹麥的義務教育是九年制,初級教育從6-7歲開始,持續9年或10年,一直到16歲,大約93%的學生能接受進一步的教育。丹麥的中等教育包括學院教育和職業教育兩種,其中職業教育是以學徒的形式,提供中等教育后,學生可繼續大學學業,他們最小的入學年齡是18歲。丹麥的大學5包括所多系別的綜合性大學,10所專業性大學(比如工程學、獸醫學、配藥學、文學、建筑學和商業研究)和6所音樂學院,這些都提供本科、研究生和博士課程。丹麥的學院由100多所專業性的高等教育學院組成,它們一般提供2-4年的職業教育,涉及的職業領域有老師、社工、物理療法、護士和工程師,大約35%的學生能獲得高等教育學位,35%的學生能獲得高等教育學位,35%的人能獲得職業培訓。丹麥的高等教育一般分為三個周期:短期(兩年的課程),中期(三到四年的課程,能獲得文學學士或理學學士學位),長期(五年或更長的課程,能獲得碩士學位)。
丹麥四大城市:
丹麥文名
中文名
人口
København
哥本哈根
140萬
Århus
奧胡斯
26.5萬
Odense
歐登塞
18.4萬
Aalborg
奧爾堡
15.5萬
丹麥留學特點:
1) 免學費,教育水平高,國際研究生英語授課。
2) 在丹中國人相對在英、德、法等國少得多。
3) 國家檔次高,北歐高福利國家,歐盟、申根成員,自由進出其它申根國家。
4) 每周允許14小時打工時間,暑期不限時。
5) 丹麥特有“眾高”學校(Folkhoejskole,高中級別),申請非常方便。
留學丹麥的優勢
· 教育質量高,學習環境幽雅
· 世界經濟強國,人均年收入世界排名第七
· 高福利國家,留學免收學費;并免費享受醫療保險服務
· 歐盟成員國,去其他歐盟國家“無國界”
· 打工條件寬松且待遇優厚
參考資料:http://www.bjpu.edu.cn/serv/lxzx/xm/daxiang.htm
丹麥技術大學(DTU),一所你越來越難申請到的北歐名校
丹麥技術大學(DTU) , 一所你越來越難申請到的北歐名校
丹麥技術大學(DTU),是一所位于丹麥國哥本哈根市的科技院校, 她建校于1829年,被稱為北歐理工大學里面的“BIG 5"。隨著DTU在世界上的名氣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國內高校學生,對這所北歐名校充滿了向往。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這所院校的申請難度,將來會大大提高。
(1)DTU錄取率逐年降低夢想中是很豐滿,現實總是很骨感,這是HIIA在留學咨詢過程中,不斷地會想起的一段話。由于北歐院校并不注重國內的推廣,很多學術背景并不是很突出的學生,總是認為這些在國際上都響當當的名校,會特別好申請,僅僅是因為“身邊朋友好像沒有那么多人申請北歐院?!?。從國際學生總數上看,的確,去北歐留學的學生數量,確實不多。但是大家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北歐四國加起來也不過2000萬人口,僅僅相當于一個北京市的常駐人口,動輒幾萬的國際學生,對于當地來說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了。在整個歐洲來說,北歐都是最理想的留學目的地,所以,中國學生申請北歐留學,不光是在與本國學生競爭,實際上,中國學生是在和全世界最優秀的學子們在競爭。說到DTU,近幾年熱門專業的平均錄取率低于10%,申請難度在逐漸加大。
(2)丹麥政策緊縮屋漏偏逢連夜雨,丹麥近幾年的緊縮政策,在整體上限制了國際學生的招生數量,作為丹麥高校里面的當家花旦,DTU當仁不讓,一口氣裁撤了多個專業,面對越來越緊縮的名額,可想而知在未來的申請階段,競爭將會多么激烈!
丹麥街景(3)國際政策導向近日,英聯邦為首的幾個留學熱門國家: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紛紛提高了入學門檻,試圖通過提高門檻來“彰顯”自己的口碑,實際上多年來的營銷化教學,早已經將過去這些國家積攢的教學質量,拖入了下降的趨勢里面。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明白了,在海外,能夠提供優質的學術氛圍和環境的高校,實際上是非常少的,稍微對國際教育有所了解的家長和學生們,早已經將未來的留學目的地切換到了北歐,這勢必會導致留學北歐的學生群體越來越大,進一步加大留學申請的難度。
(4)怎么辦?寰亞留學在這里建議大家,擺正心態,正視自己學術背景上的不足,同時要彌補自己在國際教育認知上的缺陷。千萬不要再抱著“只要有錢,名校隨便上”的落后想法。同時有能力的家庭和同學們,還是認真衡量下自我在申請節奏上的把握能力,DIY到底可不可???即時是可以DIY,但是有了HIIA這樣頂尖機構的幫助,是否可以讓自己的教育投資更物有所值呢?(更好的申請結果,更多的就業可能)實際上這些觀點,接觸過國際教育的朋友們都可以想清楚,現在到了這種艱難的留學時刻,寰亞留學也不希望因為我們本身高素養所帶來的一種含蓄,讓越來越多的學生與北歐名校,從此再也找不到交集。
高性價比+高含金量,小眾卻精致的留學國家有哪些?
當代年輕人,沒別的,就是“精致” 。
這種“精致”不僅體現在精神層面,生活方式上,就連在留學目的地的選擇上都要精益求精。
含金量、小眾、性價比、體驗感…這些都是精致年輕人最在乎的點。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對于很多人來說,與其英美加澳的留學鄙視鏈里浮浮沉沉,倒不如在自己的實力和經濟范圍內選擇一個性價比最高的。
比如那些看似冷門低調,實則很優秀的小眾國家或地區。
今天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除了大眾留學熱門地以外的,小眾小清新留學之國/地區。
德 國
說起小眾留學地,德國肯定占有一席之地。
在education.com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佳留學國家排行榜TOP10中,德國超過英國、美國,位列第二。
畢竟德國大學向來以扎實嚴謹的治學在全球享有盛譽,自然也是很多留學生的小眾留學地首選。
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和德國高等教育與科學研究中心共同發布的《向全球開放的學術2019》最新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共有3.69萬名中國留學生前往德國學習深造。
盡管大部分德國高校是德語授課,需要德語成績的證明,但也有不少研究生課程是英語授課的!一般來說雅思6.5分或者托福90分左右就可以達到這類課程語言要求啦。
另外,赴德留學生和德國本土學生在社會福利和保障上享有同等待遇,例如生活補助、醫療保險等。德國政府也允許留學生每年打工180天以補貼日常的生活費用。
而且,留學生在德國高等院校取得學位后,就可以申請獲得半年的找工作居留,還可以申請再次延期半年。在德國居留滿5-8年,即可在德國申請永久居留。
推薦院校:慕尼黑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科隆大學、海德堡大學等。
優勢專業:機械制造、計算機、生物醫學、工業設計、建筑學等。
法 國
法國一向都是時尚、浪漫的代名詞,因此它成為小眾留學地里的熱門選擇之一也不足為奇。
在education.com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佳留學國家排行榜TOP10中,法國位列第十。
截至2019年底,已有將近4萬余名中國留學生在法深造,中國留學生目前已經成為了法國大的留學生群體!
目前法國也有許多公立大學提供英語授課的專業,大多是管理學等相關專業,學費在2000歐/學期左右。
盡管在法國公立大學讀書的非歐盟地區學生碩士注冊費漲到了每年3770歐元左右,但法國高校提供給留學生的獎學金也十分豐富,僅政府獎學金這一類,就由之前的7000項增加到15000項獎學金,還會根據具體情況對國際學生進行資金補助或費用減免。
折算下來還是很劃算的。
推薦院校:HEC巴黎高等商學院、ESSEC埃塞克商學院、EDHEC北方高等商學院等。
優勢專業:管理學等商科專業。
北 歐
不得不說北歐絕對是歐洲除了德法意之外另一大熱門的留學生Pick目標,平均每年去北歐的中國留學生在3萬人左右。
在education.com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佳留學國家排行榜TOP10中,北歐國家瑞典位列第六。
作為諾貝爾獎的發源地,北歐國家的教育被美譽為“鉑金級的教育”。雖然北歐五國的人口總數不到中國的一個省,但是北歐有11所大學排名在QS前200。
再加上北歐本身的學費和生活費用不是很高,獎學金種類也很豐富、申請簡單,工作機會多、拿綠卡也方便,這都增加了北歐留學的魅力。
推薦院校:隆德大學、烏普薩拉大學、卡羅琳醫學院、丹麥技術大學、哥本哈根大學等。
優勢專業:醫學、建筑、商科、電子電器、石油工程、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
日 本
與其他幾個國家或地區比起來,日本其實并沒有那么小眾。
根據日本學生支援機構(JASSO)的調查顯示,日本的大學和語言學校的在籍外國留學生人數總人數已達到約29.89萬人,其中,中國大陸留學生總數量達到11.4萬人,占全體比例的40.2%,高居榜首。
之所以這么受中國留學生歡迎,是有一定道理的。
首先,日本大學以高水平的嚴謹治學而聞名。很多大學在世界大學排名和亞洲大學排名中都排名前列,是亞洲高等教育的領跑者。
其次,日本非常重視科研能力培養。尤其進入21世紀后,日本在自然科學諾貝爾獎獲獎人次上,僅次于美國,高達18人,平均每年有一人獲得諾獎,是歐美以外的國家里得獎人數最多的。
再者,日本大學有針對留學生的學費減免制度。國立大學約有90%的留學生學費全免,公立大學的約占50%,私立大學也有部分優秀生可以申請到學費全免。
日本的獎學金種類也很多,僅政府、財團、民間提供的獎學金就多達245項,日本政府還會為留學生提供助學貸款等等。
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日本也有很多全英語教學的項目,申請者大可不必為了小語種而發愁。
2009年,日本文部科學省啟動了名為“G30”的日本知名大學國際化改革支援計劃,鼓勵本土大學改造語言與競爭環境,招攬更多全球各地優秀學生赴日學習。
留學生無需學習日語,只需使用英語進行申請與學習便可獲得正規學位。
首批“G30"院校包括東京大學與培養了9位諾貝爾獎得主的京都大學在內的13所頂尖大學。
而后,“G30"計劃正式升級為SGU項目,院校名單也擴充到了37所,這意味著留學生可選擇的英語授課項目也越來越多。
推薦院校:G30院校名單中的院校都是不錯的選擇。
優勢專業:經濟學、工學、傳媒、生物、電子等。
腦科學日報:科學家開發出非侵入性方法,或可修改記憶刪除恐懼
1,“密恐”、強迫癥有治了!科學家開發出非侵入性療法,可直接修改記憶、刪除恐懼
來源:生物探索
近日,《Current Biology》雜志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帶來了一項治療恐懼癥的創新性療法。博洛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非侵入性實驗方案,只需要讓患者大腦接受一次“磁刺激”,就能夠消除“消除”由一些事物引起的恐懼感。
背外側前額葉皮質(dlPFC)是控制記憶檢索和重新激活記憶的關鍵部位。在這項試驗中,研究人員首先通過讓參與者接觸一些令人不快的刺激與圖像來創建厭惡記憶,在第二天觀察他們對相同刺激的反應,并在10分鐘后給予15分鐘的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一種無痛、無創的綠色治療方法),從而改變dlPFC區域神經活動的磁場。
結果表明,盡管經TMS治療的參與者在恐懼記憶被激活后仍能回憶起相應事物,但是心理上的不適感顯著降低,并且在治療后恐懼感也沒有恢復。同時,rTMS對dlPFC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并依賴于記憶的重新激活。這些結果表明,在記憶再鞏固過程中,對大腦進行無創刺激從而直接修改記憶是可行的。
2,Science重磅:胎兒發育早期的小膠質細胞具有免疫傳感特性
來源:小柯生命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B. J. L. Eggen和S. M. Kooistra課題組取得重要進展。他們發現人類胎兒小膠質細胞在發育早期就具有體內平衡的免疫傳感特性。研究人員生成了人類胎兒發育到9至18個孕周(GWs)的小膠質細胞單細胞基因表達和大量染色質圖譜。7月31日出版的《科學》雜志發表了這一成果。
3,Sci Adv | 田燁組揭示線粒體代謝物通過表觀因子NuRD調控衰老的機制
來源:BioArt
圖注:線粒體代謝物乙酰輔酶A通過NuRD復合體調控表觀基因組并影響壽命
2016年,田燁博士在Cell發表研究論文,發現表觀因子LIN-65/MET-2(H3K9甲基轉移酶)參與線粒體ETC活性降低誘導的染色質結構重塑。研究揭示了線粒體應激反應通過表觀因子調控衰老的分子機制。在此基礎之上,2020年7月31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田燁課題組在Science Advances在線發表題為NuRD mediates mitochondrial stress–induced longevity via chromatin remodeling in response to acetyl-CoA level的文章, 揭示了線粒體代謝物乙酰輔酶A(acetyl-CoA)通過核小體重塑與組蛋白去乙?;∟ucleosome Remodeling and Deacetylase,NuRD)復合體,調控線粒體應激誘導長壽的分子機制。
該研究發現,線蟲發育過程中線粒體呼吸鏈功能下降,導致三羧酸(TCA)循環中重要的代謝物檸檬酸(citrate)的含量下降,使得線粒體來源的acetyl-CoA合成減少。NuRD復合體感受到acetyl-CoA水平下降后,在細胞核內累積,通過調控組蛋白乙?;?,重塑染色質結構,進而影響代謝相關基因的表達,誘導壽命延長。
4,ACS Nano:帶有隱形外殼的超亮熒光聚合物納米粒子可在小鼠大腦中進行實時跟蹤
來源:奇物論
為了獲得高的單粒子熒光亮度,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Andrey S. Klymchenko、Andreas Reisch,德國慕尼黑大學Nikolaus Plesnila等人將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磺酸鹽(PMMA-SO3H) NPs與十八烷基羅丹明B以及體積較大的疏水反離子(全氟四苯基硼酸鹽)作為熒光團絕緣體,以防止聚合引起的猝滅。為了制備具有隱身性能的NPs,使用了兩親性嵌段共聚物pluronic F-127和F-68。
熒光相關光譜和Frster共振能量轉移(FRET)顯示,pluronics在透析后保留在NP表面(每5.5 nm2有一個兩親體),阻止NPs與血清蛋白和表面活性劑的非特異性相互作用。在原代培養的神經元中,pluronics穩定了NPs,阻止它們迅速聚集和與神經元結合。獲得的超亮pluronic涂層NPs可通過雙光子活體顯微鏡在小鼠大腦血管中直接單粒子跟蹤至少1小時,而非涂層的NPs則可迅速從循環中消除。腦損傷或神經炎癥可打開血腦屏障,成功監測NPs外溢。此外,還演示了追蹤單個NPs從腦膜血管到被腦膜巨噬細胞攝取的過程。因此,單個NPs可以在動物體內的不同腦室中實時跟蹤,并通過亞細胞分辨率可視化其動態。
5,Nano-Micro Letters:自組裝蛋白超結構作為一種強大的化學動力治療納米制劑用于膠質母細胞瘤的治療
來源:奇物論
通過活性氧(ROS)誘導腫瘤細胞死亡的化學動力學療法(CDT)可以為膠質母細胞瘤(GBM)的治療打開一扇新的大門。丹麥技術大學的Yi Sun、Ming Zhang、Tao Zheng等研究人員,報道了一種新型的CDT納米制劑。
采用血紅蛋白(Hb)和葡萄糖氧化酶(GOx)作為CDT催化劑。通過交聯技術將多聚體超結構作為自遞送實體,而不是將蛋白質封裝在藥物遞送納米載體中。紅細胞(RBC)膜被偽裝在蛋白質的超結構上,以促進通過血腦屏障的轉運。所制備的RBC@HB@Gox納米粒子(NPs)具有優異的生物相容性,結構簡單,在腫瘤部位有較高的蓄積量。研究人員成功地證明了NPs在體外能有效地產生毒性ROS殺死U87 MG腫瘤細胞,并在體內抑制GBM腫瘤的生長。
6,自身免疫性膠質纖維酸性蛋白星形膠質細胞病
來源:中華神經科雜志
自身免疫性膠質纖維酸性蛋白星形膠質細胞病是2016年由美國梅奧診所Fang等首先命名的一種可治的中樞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以腦膜、腦、脊髓和視神經等受累為主要表現,對類固醇激素治療敏感。針對星形膠質細胞的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抗體,也稱為GFAP免疫球蛋白G(GFAP immunoglobulin G,GFAP-IgG),被認為是本病的特異性生物標志物。
我們通過使用"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GFAP astrocytopathy""autoimmune astrocytopathy""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ntibody""星形膠質細胞病"等關鍵詞檢索Pubmed、Web of Science、萬方數據庫和中國知網上1980年至2019年10月的文獻發現,國內外至今已有100余例報道,以美國梅奧診所的病例數最多,其次為中國、意大利和日本。本文就本病的臨床診治進展做一系統綜述,旨在提高相關醫生對這一全新疾病的重視和認識,避免誤診或漏診。
7,疫情期間,超過四分之一的美國人正在使用遠程精神醫療
來源:醫脈通精神科
一項納入超過兩千名美國民眾的調研顯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27%的美國人正在使用遠程精神醫療(telepsychiatry)獲取精神科醫療服務。Alkermes與數據調研機構The Harris Poll合作,針對2,019名美國18歲及以上成年人開展了在線調研,評估了這些調查對象疫情前后的遠程精神醫療使用情況,以及這些人對于疫情后使用遠程精神醫療的興趣。
總體上,72%的使用者及非使用者認為,對于無法線下就診的患者,增加遠程精神醫療服務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8,開發基因調控療法治療自閉癥等神經疾病,諾華與Sangamo達成合作
來源:藥明康德
圖注:鋅指蛋白技術可以用于對特定基因產生不同修飾和調控
日前,Sangamo Therapeutics宣布與諾華(Novartis)公司達成一項全球許可合作協議,開發和商業化基因調控療法,以治療自閉癥譜系障礙(ASD)及其他多種神經發育障礙。這項合作將利用Sangamo公司的專有的鋅指蛋白轉錄因子(ZFP-TF)技術,通過上調或激活神經發育障礙中某些表達不充分的關鍵基因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前文閱讀
一吸就爛的紙吸管,居然是百事、麥當勞們賺錢的秘密
來源 /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想要買一款包裝環保的飲料,卻被瓶底五花八門的可循環標識勸退。
譬如,下圖中7個針對塑料制品的可循環標識,你認識幾個?
不要以為三個箭頭追著彼此跑就代表著“可循環”, 有時候它們僅僅是某種塑料的標識而已
八成消費者想要為環保包裝買單,但苦于標識不清
全球知名包裝公司利樂(Tetra Pak)發布2019年度利樂指數顯示,有78%的消費者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來購買環保包裝的商品。
環保性正逐漸成為包裝作為容器之外的基本屬性,能為包裝和產品增加附加值,提升品牌形象。一些大公司,例如百事、達能、雀巢、可口可樂等食品巨頭,都承諾了2025年的包裝環?;繕?。
但混亂且定義不清晰的標識卻是阻礙消費的主要原因。
你能準確說出以上各種logo的定義嗎?
商道縱橫與界面新聞聯合發布的《2019年可持續消費報告》顯示,有高達62.15%的消費者因為無法區分環保產品與普通產品而放棄購買。
這里還要補充一個知識點,擁有可循環標志并不代表該包裝“可回收”,僅代表生產商在生產過程中對可循環發展做出了部分貢獻,這里的貢獻定義十分廣泛 —— 向環保機構捐錢也算。
除了門檻過高的循環標識之外,不同國家地區還有各自的環保認證,一些品牌甚至推出了自家的環保認證,實在很難令人“見圾行事”。
包裝公司利樂推出的FSC認證
更容易辨別?100%的紙包裝也許是捷徑
對于已經做出減塑承諾的品牌們,能夠讓消費者更快速、直觀地甄別出可回收包裝成了最重要的課題。
手感就不一般的紙包裝成了大勢所趨,吸引越來越多大公司加入其中。
前不久,全球最大的烈性酒制造商帝亞吉歐(Diageo)宣布,將在2021年初推出100%紙瓶包裝的威士忌。 這款紙包裝由帝亞吉歐與Pilot Lite聯合成立的可持續包裝公司Pulpex Ltd研發, 目前已經獲得了來自聯合利華、百事的訂單。 據Food Dive報道,百事公司宣布將在2021年在軟飲料線嘗試100%紙瓶包裝。
帝亞吉歐(Diageo)將推出的紙質包裝威士忌
之所以要強調100%的紙包裝,即是要和如今市面上許多乳制品采用的“紙包裝”區分開。大部分市售乳制品采用的“紙包裝”,即“利樂包”, 是一款由鋁箔、PE塑料薄膜、纖維、紙等6層不同材質制作而成的復合結構產品,難以作為單一材料被處理,回收成本極高,我國曾經有廠商嘗試對利樂包進行提取回收,最終以倒閉收場。
一款利樂包的構成:紙、塑料、鋁的用料比例大概為75:20:5
對于百事、聯合利華這樣體量的公司,一旦對旗下產品采用100%紙包裝,將對整個消費品行業產生巨大的示范意義。百事可樂飲料全球包裝副總裁Ron Khan表示,“僅是我們三家公司(帝亞吉歐、百事和聯合利華)的產品,就已經涵蓋了許多日常消費品品類了?!?/p>
嚴格地說,帝亞吉歐并不是首創紙質瓶裝酒的品牌,世界第四大釀酒集團嘉士伯在去年的哥本哈根C40全球市長峰會上就展出了兩款綠色纖維瓶原型,瓶身采取木材纖維制成,一款的隔離層由回收的PET聚合物薄膜制成,另一款則為100%生物基PEF聚合物隔層。
嘉士伯對紙質瓶的研發可以追溯到2015年,嘉士伯聯合創新包裝公司EcoXpac、紙質包裝材料公司BillerudKorsns及丹麥技術大學博士后研究人員,從2015年開始進行木纖維紙質瓶的設計和研發。2019年9月25日,BillerudKorsns與ALPLA合資成立紙瓶公司——Paboco (Paper Bottle Company),10月份,Paboco建立“紙瓶社區”,吸引了包括可口可樂、歐萊雅和Absolut絕對伏特加等公司的加入。
上述兩款啤酒瓶至今尚未上市。嘉士伯稱兩款產品還未滿足“不含聚合物的100%生物基瓶”的要求,紙質瓶對啤酒風味的影響也需要更多評估和測驗,消費者要真正買到它們還需要數年的時間。
在吸引眾多大公司之后,這恰恰是紙包裝真正市場化之前需要克服的難題之一。
難回收?使用感差?紙包裝并非萬能藥
相比較紙包裝,紙吸管的制作門檻更低,在西方國家也推行了一段時間。在大面積上市之后,紙吸管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很有可能在紙包裝上重演。
年初,在發改委對餐飲行業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下達最后通牒之后,麥當勞淘汰塑料吸管的做法其實并不意外,也值得提倡。
但在不少消費者看來,紙吸管的使用感實在不佳。曾有網友親測,一杯冰飲配用紙吸管,僅僅十分鐘,吸管口就已經軟化,30分鐘后,浸泡在奶茶里的吸管已經軟化泡爛。而如果點了熱飲,紙吸管軟化速度會更快。
喜茶go小程序上雖然提供了紙吸管的選擇,但卻加上“口感略有影響”的提醒字樣
一些加料的飲品,和較為濃稠的飲品(比如奶昔),想要用紙吸管吸到嘴里可不是件輕松的事情。有消費者還表示,紙吸管甚至影響到了飲料本身的味道。
最令人大跌眼鏡的,還是紙吸管并沒有想象中的環保。
2019年,麥當勞在英國推出一年紙吸管之后承認,加粗之后的紙吸管暫時無法回收,目前只能作為一般垃圾處理。太平洋月刊也曾撰文稱,目前看來,紙吸管“一次性、可降解”的屬性甚至比不過部分可回收的塑料制品。
大象公會在《紙吸管,就是環保智商稅》中也提出,紙的回收再利用本質上是一個「等而下之」的過程,再生紙的質量一定比原生紙差。像廁紙這樣原本質量就不高的紙,無論有沒有沾染污物,都屬于不可回收垃圾。
至于這種看上去很環保的紙杯,杯內需要隔水而包覆的PE薄膜也大大提高了它的回收成本,處理能力與消費量嚴重不成比例,紙杯的回收率甚至連0.25%都達不到。
CBNData消費站梳理之后,發現紙質包裝,尤其是飲料的紙質包裝若要想實現環保目的,有這3個問題亟待解決。
紙包裝與液體的阻隔層,能否做到100%可降解;紙包裝在長時間的運輸過程中,對產品風味的影響和保鮮程度;提高包裝的可再生程度;
雖然面臨諸多技術挑戰,目前來看紙包裝仍是食品飲料環?;淖畲筅厔?,距離擺上貨架也僅只是時間問題。 對于消費者來說,在真正的100%可降解紙包裝問世之前,我們要做的其實很簡單——用陶瓷杯喝咖啡即可。
編輯:鐘睿
作者:賀哲馨
重大發現!5000年前一名女子體內檢測出最古老鼠疫菌株,或導致人類暴發第一次瘟疫
瘟疫是世界文學當中一個古老的題材,自人類誕生之日起,疾病和瘟疫就與人相伴,雖然科學技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人們始終擺脫不了瘟疫的陰影。而回眸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不難發現很多重大歷史事件的背后,好像都有瘟疫的蹤跡。
人類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次瘟疫爆發于古希臘雅典,也就是公元前430年。這次大瘟疫導致了曾經輝煌一時的古希臘文明的衰落,進而結束了人類文明史上的古希臘文明階段。但實際上,人類遭遇的第一次瘟疫可能要比這早得多,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
最近,來自歐洲的科學家從一名生活在5000年前的20歲女性的遺骸中發現了已知最古老的鼠疫菌株,即鼠疫耶爾森菌菌株,它有可能導致了世界上第一次瘟疫。而之前的研究則認為這種菌株最早只能追溯到3000多年前。
這名女性的遺體被埋在瑞典的一座墓穴中,研究人員從這名女子的牙齒提取物中觀察到了鼠疫耶爾森氏菌的蹤跡。鼠疫耶爾森氏菌的基因與今天的肺鼠疫相同,在同一墓地的另一個人身上也發現了鼠疫的痕跡,研究人員稱這可以作為當時曾發生某種流行病的證據。
這不僅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鼠疫菌株,也是最接近鼠疫耶爾森氏菌的基因起源的菌株,它可能出現在大約5700年前。由于時間線的吻合,研究人員猜測,此次鼠疫造成了歐洲新石器時代“大型聚居點”人口的衰落。
該研究顯示,作為人類疾病,鼠疫起初出現在大約6000年前開始興建的擁有1萬至2萬人的“大型村落”中。糟糕的衛生條件以及人、動物和食物的集中,可能使鼠疫發展成為一種危險的疾病。
這種結論也能從數據上獲得支持。如果鼠疫在大型定居點暴發,那么當人們開始死于鼠疫時,這些定居點就會被遺棄和摧毀??脊叛芯堪l現,5500年前這些大型定居點就經歷了類似遭遇。
科學家們此前曾認為,鼠疫是跟隨來自歐亞大草原的移民到達歐洲的,這些移民實際上遷入歐洲并取代了那里的新石器時代村落原住民。
但該研究稱,這種病原體是沿貿易路線傳遍整個歐洲,并傳播至這名女子居住的瑞典小村落。另外,這名女子自己的DNA也為這一理論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因為她與那些從歐亞大草原入侵歐洲的人沒有基因上的聯系,這支持了這種瘟疫在大規模遷徙之前到達的觀點。
該論文作者,同時也是丹麥技術大學和哥本哈根大學的元基因組學研究員Simon Rasmussen表示:“我們通常認為這些超級病原體一直都存在,但事實并非如此。鼠疫是從一種相對無害的生物體進化而來的。同樣,天花、瘧疾、埃博拉和寨卡病毒也是如此。這個過程是動態的,而且一直在發生。我認為,試圖弄清楚它們是如何從無害轉變成極其致命的,這非常具有意義?!?/p>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8565539/Ancient-teeth-reveal-plague-infected-humans-5-000-years-a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