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TI原油6月合約跌幅達到22.91%,跌至15.75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跌幅22.68%,跌至19.78美元/桶。
原標題:綜述:國際油價再現恐慌暴跌
新華社紐約4月21日電 由于全球石油需求萎靡、庫存高企下儲油能力不足及市場投機行為等多重原因,紐約原油期貨價格20日出現歷史性暴跌,導致市場恐慌性情緒顯著增強。受此影響,國際油價持續承壓,主要期貨市場主力合約價格21日再度大幅走低。
當天,紐約商品交易所6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11.57美元,跌幅為43.36%;6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19.33美元,跌幅為24.40%。
紐交所6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當天盤中一度跌至每桶6.5美元,而6月交貨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一度跌至每桶17.51美元,收盤時處于每桶20美元關鍵點位下方。
此前,紐交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合約價格20日跌入負值,收于每桶-37.63美元,引起全球市場強烈震動。21日是該合約最后一個交易日,當天合約價格大幅反彈,但交易量極少。
觀察人士指出,除了市場供應過剩、庫存高企、需求不足等原因外,投機行為也是美油期貨合約價格大幅波動的原因之一。
《紐約時報》發表文章指出,21日是5月交貨的原油期貨合約交割的日子,由于前期企圖趁低油價抄底的大量投資者手中原油期貨面臨交割,且本身沒有原油儲存設備,導致合約到期前出現瘋狂拋售。
“宏觀投資”網站撰稿人邁克爾·克恩表示,前一交易日紐交所原油期貨價格暴跌導致市場恐慌情緒蔓延,繼而引發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暴跌。
伍德麥肯茲研究部門負責人蘇尚特·古普塔表示,在當前需求萎靡、供應嚴重過剩情況下,此前紐交所5月交貨的原油期貨價格所經歷的歷史性下跌也可能在其他原油期貨品種上重演。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邁克爾·薛預計,基本面極度疲弱的情況至少會持續到下個月。
奧地利JBC能源表示,紐約原油期貨主力合約價格暴跌反映出此前主要產油國達成的減產協議對于解決近期供應過剩問題作用十分有限。
花旗銀行分析師表示,即便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其他產油國從5月1日開始減產,供應和庫存也僅會在下半年收緊,今后數周原油市場仍會面臨沉重的庫存壓力。
瑞銀集團21日表示,如果不能很快實現大規模減產,不排除油價會進一步承壓。該機構預計,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期貨和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今年上半年將維持每桶20美元左右的水平,下半年將出現反彈。
美國價格期貨集團高級分析師菲爾·弗林認為,油價跌入負值將對美國石油行業造成嚴重打擊,已經處于困境的頁巖油氣企業從銀行融資將更困難,市場信心嚴重下降,這可能引發顯著的投資回撤,石油生產設施將因閑置而損壞。
美國總統特朗普21日通過社交媒體表示,不會任由美國油氣企業倒下,已經指示美國能源部和財政部制定方案提供資金支持。
記者 | 彭強1
國際油價持續低于“地板價”,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遭遇“四連?!?。
5月14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消息,截至5月13日,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低于每桶40美元。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和《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征收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本次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未調金額將全部納入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全額上繳中央國庫。
自3月31日開始,因國際油價低于“地板價”,成品油零售限價已連續第四次不作調整。
本計價周期以來,歐佩克+組織的減產進程推進,美國原油庫存增幅放緩,在5月8日當周出現連續15周以來的首次下降。加上多國逐步放寬疫情限制措施,原油需求有望逐步恢復,國際油價呈現小幅漲勢。
但目前的國際均價仍處于40美元/桶的“地板價”以下,故本輪成品油零售限價仍不作調整。
截至北京時間5月14日收盤,因市場擔憂疫情反彈,歐美股市下跌、美元匯率增強,這對石油期貨市場造成打壓,國際油價小幅收跌。
其中,6月交貨的WTI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9%,報收25.29美元/桶;7月交貨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64%,報收29.19美元/桶。
根據國內現行成品油價格調整機制,成品油價格調整存在“天花板價”和“地板價”。即國際油價高于130美元/桶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桶時,汽、柴油最高零售限價不降低。
當國際油價在40-130美元/桶之間運行時,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正常調整,該漲就漲,該降就降。
本輪調價是年內第九次調價,也是今年首次連續四次擱淺。本輪調價過后,年內成品油調價呈現“零漲三跌六擱淺”格局。
今年以來,國內汽油價格累計跌幅為1850元/噸,柴油跌幅1780元/噸。全國大多數地區車柴價格約為5.5-5.6元/升,92#汽油零售限價約5.4-5.5元/升。
預計下一輪國內成品油價格仍不作調整。
隆眾資訊分析認為,在歐佩克+減產和歐美放寬疫情管制措施影響下,原油供需預期有所改善,國際油價有小幅反彈,但短期內缺乏明顯的上升動力,預計下一輪周期國際原油平均價格仍低于每桶40美元。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張肇欣也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在需求疲軟的大背景下,原油價格高漲后很難站穩并持續上漲,國內參考的原油價格很難在短時間內沖破地板價。
根據國內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調節周期測算,新一輪汽柴油調價窗口將于5月28日24時開啟。
新冠疫情對石油需求的沖擊繼續壓制油價,WTI原油期貨在周一(4月27日)亞洲交易時段跌幅不斷擴大。截至發稿,WTI原油期貨日內跌幅逾10%,報15.54美元/桶。
一周之前,美油期貨市場上演史無前例的碾軋行情:短短兩小時內,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WTI原油期貨接連跌穿從10美元到1美元十道整數位心理關口,上演原油期貨史最瘋狂的拋售,在距當日收盤不到半小時前跌為負值,最后收報每桶-37.63美元,跌幅為305.97%。但在后半周,油價狂瀉的勢頭止住了,4月22至24日,WTI原油6月期貨合約連續三個交易日以上漲收盤。
上周內,美國總統特朗普屢屢放出救助美國石油業的風聲,甚至在推特上對伊朗“放狠話”:“我已指示美國海軍擊落并摧毀所有伊朗炮艇,如果它們在海上騷擾我們的艦只?!边@一警告直接推動油價從20年來最低點開始回升,WTI原油期貨在短短兩小時內一度飆漲40%。
但即便如此,原油供需嚴重失衡的局面依然很難得到根本緩解,除非美國新冠疫情出現轉折。上周后半周由跌轉升的WTI原油期貨仍頭頂緊箍咒:據中信期貨估算,目前全美商業原油倉儲庫容剩余1.3億桶(使用79%),加管道等中轉庫容剩余2.6億桶(使用66%)。若以目前速度累庫,將在9周內填滿倉儲庫容,18周內填滿倉儲加中轉庫容。庫欣庫容以目前速度將在四周內填滿。
在短期內疫情無法好轉、石油需求難以恢復的大背景下,近日出現上漲的WTI 6月合約仍然存在步5月合約的后塵跌入負價的風險,這幾乎是市場共識。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每經編輯:王曉波
WTI原油期貨短線拉升,日內漲超12%,漲破13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漲幅擴大至7%,報20.52美元/桶。
每日經濟新聞
國際油價大幅反彈,美國原油期貨最大漲幅達16.43%。截至發稿,美國原油期貨上漲15.89%,報23.63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一度重上30美元,為4月15日以來首次。截至發稿,上漲10.04%,報29.93美元/桶。
高盛上周五(5月1日)表示,在經歷“劇烈的再平衡”后,其認為油價將經歷三個階段的漲勢。而就在兩周前,高盛還發布了悲觀預測,認為6月份原油期貨將再次跌至負數。高盛4月底時寫道,現在并沒有進入供需開始平衡的轉折期,可能還要過四到八周,我們才可以放心地斷言,油市出現了底部。這是基于本周可能就是需求缺失的巔峰期來推測的,但不確定性還很高。
4月20日,國新辦舉行一季度央企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國際原油價格的暴跌導致中央石油石化企業大幅度減利。
彭華崗稱,一季度,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布倫特原油價格從1月初的每桶68美元跌到了3月末的每桶23美元,期間一桶跌了40多美元。盡管低油價對降低我國經濟運行成本是有利的,但是對中央石油石化企業生產經營和效益產生較大沖擊。
他表示,一季度國內需求下降,成品油銷量下降也超過了20%,勘探、煉化等業務收入成本倒掛,石油石化企業整體虧損,影響了中央企業的效益增速,影響了30個點。
北京時間4月13日凌晨,全球主要石油生產國組成的“歐佩克+”石油聯盟宣布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這為造成嚴重損失的石油價格大戰畫上了句號。那么國內油價會不會受影響,之后的走勢又會怎么樣呢?4月14日,來自成品油監測機構分析認為,國內本輪成品油限價將仍不作調整。2020年4月15日24時(周四零點),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將再度開啟。
卓創資訊數據顯示,原油:受耶穌受難日和復活節假期影響,歐美市場休市,無4月10日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SC主力2006合約跌8.5報291.7元/桶。
卓創資訊原油分析師認為,雖然OPEC+就減產問題達成一致,但減產數量不及預期且難以抵消疫情防控導致的石油需求驟降,近期國際油價或偏向下行。國內本輪成品油限價亦不作調整,政策面缺乏方向性指引。
2020年國內油價共調整了6次,其中出現“3跌,3擱淺”的情況。截至當前統計,第8個工作日,原油變化率為-3.19%,預測汽柴油下調105元每噸,但由于國際原油低于40美元每桶,國內油價不做調整。
需求方面,國內廠礦、物流及基建工程開工率繼續提高,柴油終端需求穩步回升,隨著經濟恢復正常,私家車出行頻率提高,汽油終端需求向好。目前正值月度上旬,主營單位銷售壓力較小,而且在終端需求不斷好轉的情況下,主營單位汽柴油批發價格或穩中上漲。
盡管成品油價或暫不做調整,但相關股價卻跌宕起伏。4月13日早上,據路透報價,WTI原油期貨開盤跳漲8%,上破24美元。布倫特原油期貨開盤大漲超5%,升破34美元。但數分鐘后,兩油期貨雙雙轉跌,WTI原油期貨跌幅一度擴大至3%。WTI原油現貨也跌近2%。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嚴薇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星
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再次擱淺。
4月2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截至4月27日,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低于每桶40美元。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和《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征收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本次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未調金額將全部納入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全額上繳中央國庫。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今年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第5次擱淺,也是繼3月31日、4月15日后第三次因國際油價低于40美元/桶的“地板價”而未作出調整。
專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當前國際原油市場表現低迷,短期內國際原油價格無望重返40美元/桶,因此預計下一輪調價窗口開啟時,大概率將繼續觸發保護機制,成品油最高零售限價屆時或仍將不作調整。
國內油價繼續處于“5元時代”
回顧本輪計價周期(4月16日~4月28日)內國際原油市場情況,“跌跌不休”無疑是最好的概括。
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為例,4月16日,其收盤價為28.31美元/桶,4月28日,截至記者發稿時其價格已經跌到23.22美元/桶,跌幅達到18%。而在4月22日,盤中甚至出現了15.98美元/桶的低位,這是1999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原油市場出現“負油價”現象:當地時間4月20日,美國西得州輕質原油5月交貨的期貨結算價收于每桶-37.63美元,這是自石油期貨1983年在紐約商品交易所開始交易后首次跌入負數交易。
對于近期國際油價大跌,隆眾資訊副總經理閆建濤稱,當前影響油價的最主要因素不是生產成本,而是庫存,特別是在內陸產油區。
疫情引發了基礎設施和交通物流不暢等問題,原油很難外輸或儲存。純粹為了經濟性而關井停產是有風險的,所以要接著生產。如果儲罐庫容不夠或者存儲成本過高,生產商寧愿接受負油價,不得不賠錢讓買家拉走。
此外,需求不振也是主導國際油價下行的重要因素。國際能源署4月15日發布報告預計,4月全球日均石油需求將同比下降2900萬桶,降至25年來最低水平。
我國《石油價格管理辦法》明確提出設定成品油價格調控下限,即俗稱的“地板價”。下限水平定為每桶40美元,即當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于每桶40美元時,國內成品油價格不再下調。
這也意味著,近期國內油價還將繼續維持在“5元時代”。
二季度國際油價將在較低水平運行
未來油價走勢如何?
對此,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分析稱,目前,海外疫情持續惡化,越來越多國家采取限制出行的方式控制疫情,對原油實際需求產生重要影響,原油庫存不斷提高。例如歐盟預計汽柴油總需求削減70%?!癘PEC+”最新預計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減少680萬桶/日,其中二季度至少減少1200萬桶/日,全球石油市場過剩庫存為1470萬桶/日。
近期,“OPEC+”減產協議正式落地,本次減產將對國際油價中長期走勢帶來利好,油價底部支撐也將得到加固。但從短期來看,市場對于減產執行力度和減產幅度仍有質疑,綜合海外疫情發展、歷年減產協議執行情況及油價修復時長等因素判斷,二季度國際油價將在較低水平運行。
國內油價何時能結束在“地板價”徘徊的狀態?
對此,隆眾資訊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本輪周期來看,現行調價機制掛靠的國際原油價格繼續低于40美元/桶。當前國際原油市場表現低迷,短期內國際原油價格無望重返40美元/桶,因此預計下一輪調價窗口開啟時,大概率將繼續觸發保護機制,成品油最高零售限價屆時或仍將不作調整。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高涵 楊詩涵 每經編輯:王可然
上周早些時候,市場情緒受持續減產及各國經濟重新啟動后需求復蘇預期提振,國際油價一路上漲。到上周二(5月5日)收盤,美國WTI原油期貨6月合約大漲20.5%,報24.54美元/桶,錄得日線五連陽,創去年7月以來最長紀錄。布倫特原油期貨7月合約漲13.86%,報30.97美元/桶,較4月低點反彈超80%。
隨后,油價在上周三略有下跌,周四、周五繼續反彈。周五,美國WTI原油期貨6月合約漲4.59%,報24.63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7月合約漲4.72%,報30.85美元/桶。
JBC Energy亞洲首席分析師科斯坦薩·蘭格洛娃(Kostantsa Rangelova)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我們應該始終牢記,現在的油價代表著未來4至8周的實物市場。也就是說,6月份的原油市場將更為均衡。再加上歐佩克+的自愿減產協議,我們將朝著更加平衡的石油市場邁進?!?/p>
美國原油庫存增長放慢
當地時間5月6日,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發布周報數據,至5月1日當周,除卻戰略儲備的商業原油庫存增加459萬桶至5.322億桶,增幅0.9%,連續15周上升;原油產量減少20萬桶至1190萬桶/日,跌至2019年7月以來新低;汽油庫存減少315.8萬桶,此前預期增加4.3萬桶,此前一周減少366.9萬桶。
“隨著汽油需求的改善,原油需求在未來也將有所增加。但是,由于當前的高庫存水平,原油需求的增長將比汽油和柴油需求要慢。由于原油減產,美國原油庫存增長會放慢,可能最早在6月中旬開始下降?!疤m格洛娃分析道。
不過,OPEC在近期公布的原油展望報告中警告,二季度原油需求將遭到最大程度的破壞,并且這一影響將在三季度和四季度繼續,預計分別造成的需求損失為1200萬桶/日、600萬桶/日和350萬桶/日。
全年原油價格逐步反彈
今年夏季美國出游高峰汽油需求也將遭遇重大損失,尤其是在美國成品油出口國需求也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夏季汽油庫存進一步增加。
“現在需要密切關注的三大因素主要是原油需求的改善速度,非歐佩克+石油生產商應對價格波動的速度,以及歐佩克+減產時間的長短?!碧m格洛娃說道,“除噴氣燃料外,其他所有需求都將回到略低于‘正?!乃?。我們認為全年原油價格將逐步反彈,但同比將保持較低水平,到今年下半年平均約為35~40美元/桶?!?/p>
另一方面,也有分析師認為油價的復蘇之路將是漫長而不確定的。三菱東京日聯銀行中東和北非地區研究和策略主管埃?!た坡‥hsan Khoman)在一份報告中寫到,庫存過剩意味著價格漲勢將滯后于股市。在接下來的幾周,仍然預計油價將出現大幅波動,由于大量過剩的石油供應仍有待清理,近月油價還會出現更多下跌。
圖片來源:新華社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