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5日,在岸人民幣、離岸人民幣兌美元雙雙跌破“7”關口。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這兩年已經在“7”附近徘徊了好一陣子。不少人把這個“7”,當作是人們的心理關口,也有人把它當成匯率走勢的風向標。人民幣匯率破7,讓很多人感覺不淡定了:人民幣是不是要貶值了?有錢趕緊換點外幣吧。
剛破7的時候,不少媒體和專家都寫了分析文章,麻辣財經也想寫篇報道,“安撫”一下市場情緒,但后來一想還是再等等,因為有市場就有波動,匯率波動也市場化因素主導的。人民幣匯率怎么走,還是要看市場交出的“答卷”。
昨天,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發布了最新數據:8月份銀行結售匯逆差收窄,外匯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8月份銀行結售匯小幅逆差54億美元,環比下降12%,同比下降64%。
另一方面,外匯儲備余額保持基本穩定,8月末為31072億美元,環比增加35億美元。在人民幣剛剛破7的時候,市場上購入外匯的交易量有所增長,但很快就恢復了穩定,并沒有出現恐慌性購匯的行為。
中國外匯儲備超過3.1萬億美元,連續十幾年穩居世界第一,這是市場的底氣。再者說,破“7”指的是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但人民幣匯率不是緊盯美元,而是一籃子貨幣。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破7,并不意味著對其他貨幣貶值。
“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下,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的穩定性更加突出?!?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說,8月以來,外部環境波動性明顯加大,但我國外匯市場秩序保持良好,市場主體交易行為理性有序,充分說明我國外匯市場更加成熟,更能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也體現了我國經濟基本面的根本性支撐作用。
如果把時間軸拉得更長一些,從“鏡頭回放”中觀察人民幣匯率的表現,就不難得出這樣的判斷:人民幣,確實是全球最穩定的貨幣之一。
外匯市場改革穩步推進,人民幣25年歷經“風雨”仍從容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公布的數據,從2005年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啟動,到2019年6月,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38%,實際有效匯率升值47%。
也就是說,在過去將近15年的時間里,人民幣不但沒有貶值,而且是全球升值幅度最大的貨幣之一!
仔細想想,這個結論實際上就出在咱身邊。這些年人民幣對歐元、英鎊和港幣等,基本上都是升值的。近十幾年里人民幣對美元有升有降,整體上人民幣對美元也是升值的。
回想計劃經濟時期,老百姓的賬戶里是沒有外匯的。那時,中國外匯資源短缺,實行統收統支、高度集中的外匯管理體制。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世紀50—70年代,我國外匯儲備相當緊張。1952年末外匯儲備只有1.08億美元,1978年末也僅為1.67億美元,居世界第38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匯儲備穩步增加,2006年末突破1萬億美元,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末,外匯儲備余額為30727億美元,我國連續13年穩居世界第一!
再來看看人民幣匯率走勢。
1994年,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價格正式并軌,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企業和個人按規定向銀行買賣外匯,銀行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交易,形成市場匯率。中央銀行設定一定的匯率浮動范圍,并通過調控市場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鐘偉認為,這個制度在當時的確解決了政府集中外匯、增加儲備的緊迫需要。
1994 年初匯率并軌后,人民幣匯率穩步慢升,到 1997 年底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累計升值了 5.1%,于1996年底實現了人民幣經常項目完全可兌換。
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政府承諾人民幣不貶值,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基本穩定在 8.28:1的水平,并加強和改進外匯管理,嚴厲打擊出口逃匯和進口騙購外匯。
一直到2005年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啟動,人民幣匯率一次性升值2%以后,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調節、有管理浮動的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彈性逐步增加。
實際上,亞洲金融危機就是1997年發生的,1997年底正處于這個危機期間。在升值了5.1%之后,此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是 8.28。跟現在的破“7”相比,還差著1塊多錢呢。也就是說,從1997年到現在,人民幣對美元總體上仍是升值的,升值幅度超過15%。
這么一捋就清楚多了:1994—1997年底,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累計升值了5.1%;1997年到現在,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15%左右。
幾十年間,中國逐漸放松外匯和資本管制,不斷提高境內機構及個人持匯和用匯便利化程度。對此,咱老百姓有切身體會——現在無論出國留學還是旅游,登錄銀行網站或在手機APP上,就能輕松購匯。
相對穩定的匯率,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
說人民幣匯率“穩”或“不穩”,“比一比”才有說服力。
過去20多年,全球市場發生了很多“黑天鵝”事件,包括墨西哥金融風暴、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等,面對這些外部沖擊,人民幣匯率都保持了基本穩定。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從人民幣匯率指數來看,人民幣是二十國集團經濟體中最強勢的貨幣,在全球范圍內也是升值幅度最大的貨幣之一;從特定時期人民幣匯率走勢來看,東南亞金融危機及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人民幣基本盯住美元,在絕大多數新興市場國家貨幣都出現大幅貶值時,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充分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風范,贏得了世界尊重。
今年以來,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仍保持著穩定地位,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是走強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升值了0.3%。2019年初至8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貶值0.53%,小于同期韓元、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等新興市場貨幣對美元匯率的跌幅。
“人民幣不僅是新興市場貨幣中較為穩定的貨幣,而且強于歐元、英鎊等儲備貨幣的表現?!敝袊嗣翊髮W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說。
過去幾十年,人民幣匯率為什么穩?答案是:中國經濟“穩”。
連平認為,有四個“柱子”支撐人民幣匯率穩定。
——中國經濟增長總體平穩。2000-2012年,中國 GDP年均增速達 10.1%;2015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保持在6.6-6.9%區間,依然高于全球大多數經濟體。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增長,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較平穩,國際市場持續看好中國經濟,這是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的最主要因素。
——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中國國際收支經常賬戶和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大多數年份保持雙順差,外匯供求形勢持續較好,是人民幣匯率穩定的重要保障。近年來,受內外部環境影響,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波動加大,部分年份出現逆差,但跨境資金流動基本穩定,國際收支總體保持平衡,外匯市場供求處于基本平衡狀態,有助于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國內市場開放度不斷提高。近年來,中國持續推進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強化投資保護。資本市場國際化程度也不斷地增強,股市、債市被納入更加廣泛的國際主流指數,吸引跨境資金流入,促進市場信心持續增強。
——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框架日益健全。外匯與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持續強化,在對外投資、內保外貸等方面的管理更加完善。同時,持續打擊外匯違法違規行為,有效維護了良性的外匯市場秩序,為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奠定了基礎。
去年以來,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經濟運行穩中有變。有些人擔心未來人民幣匯率大起大落。不過,當前及未來一個時期,人民幣匯率仍然有條件也完全能夠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信心來自以下幾方面——
一是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經濟增速有望保持在合理區間,增長韌性較強。宏觀杠桿率保持基本穩定,財政狀況穩健,金融風險總體可控。特別是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我國經濟結構正逐步優化,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二是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平穩。國際市場交易的中國國債信用違約掉期價格穩步下降,充分表明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平穩,國際市場更加看好中國經濟。
三是對外開放力度進一步加大,吸引外資規模逆勢上漲。今年1-7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 24050 家,實際使用外資 788 億美元,同比增長 3.6%。未來,隨著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深入推進,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中國跨境資金流動有望繼續保持大體平衡,這也有助于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此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幅度加大,企業對匯率波動的適應度進一步提升,市場主體結售匯操作更趨理性。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2020年1月9日,人民幣對韓元匯率中間價為167.56,較上一交易日下跌82.00點。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20年1月9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
1美元對人民幣6.9497元,1歐元對人民幣7.7195元,
100日元對人民幣6.3682元,1港元對人民幣0.89359元,
1英鎊對人民幣9.1048元,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4.7721元,
1新西蘭元對人民幣4.6202元,1新加坡元對人民幣5.1441元,
1瑞士法郎對人民幣7.1365元,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5.3286元,
人民幣1元對0.59026馬來西亞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8.8201俄羅斯盧布,
人民幣1元對2.0392南非蘭特,人民幣1元對167.56韓元,
人民幣1元對0.52866阿聯酋迪拉姆,人民幣1元對0.54016沙特里亞爾,
人民幣1元對42.8618匈牙利福林,人民幣1元對0.54839波蘭茲羅提,
人民幣1元對0.9680丹麥克朗,人民幣1元對1.3607瑞典克朗,
人民幣1元對1.2765挪威克朗,人民幣1元對0.85074土耳其里拉,
人民幣1元對2.7093墨西哥比索,人民幣1元對4.3680泰銖。
王晉斌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主要成員
在信用本位制下,如果存在主導性的貨幣,那么對任何經濟體來說,原理上都存在兩個匯率:雙邊的金融匯率和貿易加權的多邊貿易匯率。在當前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下,雙邊的金融匯率是指一個經濟體的貨幣對美元的匯率,這也是資本跨境流動中考慮的匯率。
從今年以來的情況看,依據WIND的數據,截止5月22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一籃子指數)年初至今上漲了1.97%,大約2%,而CFETS中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大約貶值了2.2%。換言之,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大約2%,但貿易一籃子貨幣人民幣指數升值了大約2%。人民幣貿易匯率和人民幣金融匯率出現了背離。
圖1給出了今年以來美元指數的走勢。3月9日美元指數是今年截止目前的最低點,圖1盤中最低點94.63,收盤價為95.06。隨后由于金融大動蕩,美元出現了流動性恐慌,美元指數一路走強,3月20日盤中最高點103.01,收盤價102.39。從18日開始連續6個交易日收盤價維持在100以上。從3月23日開始,由于美聯儲對市場堅定做多,公布了7000億美元的購債計劃,并承諾無上限寬松,美元指數隨后下降,但仍呈現出了零利率下的強美元走勢。截止到5月26日美元指數才跌破99,進入98-99的區間。
圖1、今年年初以來美元指數的走勢
圖2給出了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的走勢。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1月20日達到盤中最低點6.84,收盤價在1月17日最低,約為6.86。截止到5月28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約為7.16,這期間的貶值幅度約為4.4%。
圖2、今年年初以來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的走勢
5月27日-28日在離岸和在岸人民幣對美元進一步貶值,接近2019年9月的前期高點,而不論是在岸匯率還是離岸匯率,當前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創近9個月來的高點。
對照圖1和圖2,美元指數的走勢和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的走勢在趨勢上并不一致。5月26-28日美元指數收盤價連跌3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也連續貶值3個交易日,出現了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和美元指數走勢相反的小趨勢。
2020年疫情經濟和金融的特殊時期出現這樣的特殊結果,任何非美元貨幣一籃子定價都會遇到此類問題。人民幣匯率制度是保持一籃子貨幣穩定,強調貿易匯率(有效匯率),也重視人民幣美元雙邊匯率(金融匯率)。在保持一籃子貨幣穩定的基礎上倒推出人民幣對美元的雙邊匯率(金融匯率),加上逆周期調節因子來校正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過大波動。在此定價機制下,由于籃子貨幣中有部分新興市場貨幣對美元的貶值幅度較大,通過套算換算過來的人民幣對這些貨幣就是升值的,結果導致人民幣對美元是貶值的,但由于其他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幅度更大,人民幣一籃子貨幣匯率還是升值的。這就是上面所說的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但貿易一籃子貨幣人民幣指數升值了,也就是人民幣貿易匯率和金融匯率出現了背離。
要維持一籃子貨幣的穩定,在這個疫情經濟、疫情金融的特殊時期,部分新興經濟體貨幣對美元過大的貶值放大了一籃子貨幣貿易匯率穩定性和中美雙邊金融匯率的穩定性之間的沖突。尤其是南非蘭特、墨西哥比索、土耳其里拉,而這些貨幣對美元波動過大,導致人民幣指數存在波動過大的壓力,如果要維持人民幣指數一籃子穩定,就需要調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導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會有承壓。
可見,從定價方式上來說,在這個特殊時期,要維持一籃子貨幣穩定,人民幣對美元的雙邊匯率(金融)就存在貶值的壓力。這就出現了圖1和圖2中的美元指數走弱,但人民幣對美元也是貶值的結果。
從資金流動來看,近期北上資金也是流入的,沒有資本外流導致的貶值壓力。從經濟的基本面來說,中國已經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社會生活秩序在逐步恢復正常,但由于全球疫情防控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總需求不足的壓力依然存在,因此,降低利率也是未來貨幣政策的選擇,中美利差會有一定的縮小。但從過去的經驗看,利差也許不是套利資本影響人民幣匯率的重要因素。
近期人民幣的貶值,尤其是這兩天離岸和在岸市場較大的貶值,更像是匯率的新聞模型中所說的新聞效應所致,覺得不用過于解讀。
疫情經濟和疫情金融會出現各種突發性的事件或者新聞,都會對匯率走勢產生影響。今年以來,在美元指數大幅度上升的3月9日-3月20日左右,在全球非美元貨幣基本都出現較大幅度貶值的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的太少,或許錯過了最佳貶值窗口。依收盤價計算,3月9日-3月19日美元指數貶值8.03%,不少新興經濟體的貨幣貶值幅度都在15%以上,人民幣對美元才貶值了2.04%,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穩定性超預期。在這個角度來看,人民幣匯率如果存在某些補償性貶值的話,是用時間平滑前期貶值的不足。
疫情經濟和疫情金融,美國走的是零利率下的強美元線路。美元指數構成中的歐元、英鎊等都在搞負利率,美元本身就具有走強的基礎。同時,海外疫情尚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尤其是一些大的新興經濟體,如巴西等疫情情況還處于嚴重時期,其貨幣走軟應該是常理。因此,人民幣一籃子貨幣穩定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穩定之間的沖突還會存在。在疫情經濟和疫情金融的背景下,人民幣貿易匯率和人民幣金融匯率的背離也許會時常出現,人民幣匯率也會在一籃子貨幣穩定和中美雙邊匯率穩定之間不斷權衡,去保持總體上的相對穩定。
昨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報告2019》正式發布,報告指出:貨幣市場全年交易規模再創新高,利率中樞整體下移。離岸市場上,人民幣交易區域不斷擴展,2019年人民幣在外匯市場日均交易額和全球支付中的份額分別位列全球第八位和第五位。
去年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取得一定進步,但風險和挑戰一直存在,例如近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又發表了對香港的不當言論,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方將在本周末之前宣布對中國涉港國安立法的回應措施,并揚言那些措施將“非常有力”。
受美方威脅言論影響,在27日白天,離岸人民幣在交易時間跌破7.15、7.16、7.17關口后,晚間跌幅進一步擴大,加速走低并跌破7.18和7.19關口,盤中一度跌破7.19至7.1963,日內最高跌幅為500個基點,稍后跌幅收窄至不到400點。
離岸人民幣走勢圖
在岸人民幣持續貶值月線圖
在岸人民幣疫情以來持續貶值周線圖
本文著重梳理關于人民幣匯率的六個熱門問題
1.人民幣匯率波動將加大?
昨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一度跌超200個基點,在岸人民幣兌美元亦跌逾200個基點。人民幣會否再次形成階段性貶值趨勢?從外資流動來看,目前這種可能性不大,本周以來,北向資金已累計凈流入60.31億元,5月以來已累計凈流入208.97億元。參考之前的經驗看,北向資金的流出通常同步或領先于匯率的貶值,目前未有任何跡象。海通證券認為,短期美國仍將維持超低利率政策,預計美元指數趨勢上會向聯邦基金利率靠攏,美元幣值難以長期堅挺,預計未來人民幣將有序升值,而人民幣資產價值將有所凸顯。
2.央行連續三天放量逆回購呵護資金面,后續貨幣政策怎么走?
光大證券固收分析師張旭張旭指出,當前開展逆回購操作的意義,一是熨平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短期波動;二是在有突發事件時,進行逆回購操作并降低中標利率。當前并無足以促使逆回購利率降低的突發事件,顯然近幾日逆回購操作是為了熨平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短期波動。
對于逆回購利率保持不變的原因,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指出,匯率也是一大制約因素。明明說,利率和匯率是人民幣的天平兩端。近期避險情緒下美元強勢使得人民幣匯率承壓。盡管貨幣政策大方向不變,但近期可能近期操作可能偏謹慎。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報告認為,預計央行下一步將采取綜合措施引導金融機構負債端成本下行。
3.如何看待當前人民幣匯率貶值而利率抬升的現象?
在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同時,資金利率近期卻悄然走高。目前,經濟基本面有所回暖在一定程度對債市有所壓制,而人民幣走弱,令市場對央行后續寬松力度也愈發關注。光大證券表示,央行的逆回購操作表明未來政策不具備大幅收緊的可能性,政策松仍是大概率事件,對A股而言,這是一個積極的政策信號。但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匯率大幅下跌,匯率作為影響國內政策寬松的重要因素,匯率是否能夠保持穩定將影響到國內政策寬松的節奏和力度,后期仍需持續關注政策松與穩匯率之間的平衡。
4.為什么人民幣匯率從受關注到被“遺忘”的戲劇性變化?
溫斌:今年3月以來,疫情在海外加速傳播,恐慌情緒加劇一度導致美元指數快速升破100。在其他非美元貨幣大幅貶值的情況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雖然有所下跌但跌幅有限,而兌一籃子貨幣則還保持了一定程度的上升。
人民幣匯率出現這種從受關注到被“遺忘”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和外匯管理制度不斷完善。近年來,從“8·11”匯改到確定“收盤價+一籃子貨幣”的中間價報價機制,又到一籃子貨幣擴容、權重優化,再到新增“逆周期調節因子”,這些改革舉措使人民幣匯率可以更好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有助于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雙向波動。
二、我國具有較為充裕的外匯儲備,對于調節匯率、穩定幣值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未變,疫情防控趨勢向好,對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形成了有力支撐。隨著國內復工復產逐漸完全恢復,經濟出現積極改善,信心逐漸增強,相信下階段人民幣匯率將繼續在合理區間保持雙向波動。
5.有哪些原因支撐力人民幣匯率?
徐奇淵:與1998年和2008年兩個時期相比,人民幣匯率在過去幾年以來的彈性顯著增加,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更加成熟。
以下原因支撐了人民幣匯率:
第一,我國服務貿易項目的逆差預估將有大幅縮減。過去多年,我國服務貿易的旅游項目逆差一直在2000億美元以上。疫情沖擊下,服務貿易項的逆差將大幅收縮。
第二,第一季度末以來,中國率先復工復產,其他國家生產則仍處于相對停滯的狀態,其中一些疫情重災區國家需要從中國進口更多的醫護用品、基本生活用品等。
第三,由于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處于歷史高位,同時相對于主要發達國家,中國的財政、貨幣政策的相對空間在明顯上升,因此,資本和金融賬戶項下的資金流動也較為穩定。
6. 疫情至今中國金融體系總體受到了哪些影響?應如何防微杜漸來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健性?
疫情大流行之后,西方經濟體普遍采取了力度較大的財政貨幣刺激;而中國雖然在提出六穩、六保之外,在寬貨幣松財政方面也有所強化,但中外政策刺激差異仍然顯著。對此,一些人主張推行更積極的持續量價齊松的貨幣政策;另一些人則主張貨幣信用的寬松還是要有側重、有章法,避免過度應對引起金融風險的潛伏積累。
溫斌:疫情至今,我國金融體系整體穩健。但不可否認的是,疫情導致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疫情沖擊下,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較大困難,資金鏈條變得脆弱,貸款還本付息壓力增加,導致銀行不良貸款率有所上升。今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提高了0.05個百分點達到1.91%。在較寬松的政策下,宏觀杠桿率也有所提升。
下階段,宏觀政策要加大逆周期調節的力度,以維護金融穩定,為穩定經濟發展大局提供堅實保障。要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避免“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繼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保住市場主體,逐漸改善銀行資產質量;要加強政策的前瞻性,盡早發現金融風險點,實現精準拆彈。金融機構要不斷提升專業性,強化風險意識和風控能力,特別是要提升市場異常波動下的應急處置能力。
徐奇淵:可能需要關注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2016年前后,我國開始對存量地方債進行了大規模的置換,使得地方政府債務問題顯性化,并且降低了地方政府的融資成本。但矛盾還沒有因此得到根本性解決,再加上近年來規??涨暗臏p稅降費、房地產調控下的土地市場降溫,地方財政運行狀況在2019年已經明顯出現吃緊。
目前,明顯提高特別國債的增發幅度,這方面呼聲較高。但是,特別國債的使用要對應項目、對應資產,所以無法解決地方政府的存量債務問題。這可能會對我國金融體系的長期穩健性造成影響。
不過,我們仍然需要關注地方財政面臨的一些比較現實、迫切的壓力。特別是疫情在全球蔓延,如果經濟復蘇不及預期,地方財政還將面臨更大壓力。地方財政問題也是近期關于“財政赤字貨幣化”爭論的一個緣起。但是后來的爭論過多聚焦于“赤字貨幣化”,而我們恐怕還是需要更多關注當前地方財政面臨的困難。
沙特,通稱沙特阿拉伯,位于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因為石油資源豐富,所以,屬于中東地區石油出口大國,同時也是“歐佩克”(OPEC)最主要成員國。另外,沙特周邊與伊拉克、科威特以及卡特爾等國家接壤,其經濟實力較強,而科技領域卻存在很多短板,因此,早期沒有掌握高精尖的煉油技術,用“富而不強”來形容沙特較為準確,而且過度依賴于石油出口。當然,沙特作為亞洲主要經濟體,19年實現GDP總量約7038億美元,同比增長0.33%,經濟明顯處于下行期,對應主要產業增長乏力,所以,全年經濟運行不及上年。而流通貨幣沙特里亞爾匯率隨著宏觀經濟指標下調逐漸走弱,目前兌換人民幣匯率為1.8874,反之1人民幣約相當于0.5298沙特里亞爾,兩種貨幣匯率出現波動。既然目前沙特里亞爾兌換人民幣匯率1.8874,那么與上年同期相比如何?
首先,雖然沙特不是發達國家,但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同時石油儲量和產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從而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因此,跟中國相比較為明顯的差距。另外,沙特里亞爾作為沙特流通貨幣,其堅挺度比人民幣較強,盡管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沙特里亞爾經歷了短暫的小幅貶值,但截至目前兌換人民幣匯率反彈上升至1.8874,意味著100元里亞爾可以兌換188.7元人民幣,所以,該貨幣的堅挺度自然不言而喻,只不過流通范圍較小,而且石油出口基本均用美元結算,從而沙特里亞爾主要流通在沙特國內。
其次,在19年6月中旬沙特里亞爾兌換人民幣匯率1.8463,即100元人民幣等同于54.16沙特里亞爾,跟前2個月相比匯率震蕩走高,不過后期經歷震蕩整理之后,在同年9月份兌換人民幣匯率又創階段性新高并達到1.91附近,沙特里亞爾一度走強,但不久卻開啟震蕩下行的走勢,尤其年底隨著沙特國內宏觀經濟指標出現下調,所以,流通貨幣匯率也下行至較低的點位??傊?,從沙特里亞爾兌人民幣匯率來看,一直在區間內震蕩波動,同時其堅挺度強于人民幣并相對較為值錢一點。
當然,由于目前沙特里亞爾兌換人民幣匯率1.8874,因此,通過與上年同期兩種貨幣匯率對比可知,當下中國與沙特流通貨幣外匯匯率相差不大,確切來說,沙特里亞爾兌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區間內震蕩,只不過比上年同期處于小幅震蕩上行,而預計后期隨著疫情好轉與國際油價逐漸恢復,沙特里亞爾匯率也會持續震蕩上升并恢復到符合市場預期的水平,畢竟一個國家的流通貨幣外匯利率與多方面因素密切相關。
來源:新浪博客
人民幣匯率波動的目的,就在于如何達到有效的匯率形成機制,讓人民幣的價格市場化、國際化,成為國際上認可的貨幣。人民幣匯率波動作為手段就是在不同的經濟態勢下,通過人民幣匯率波動來促進本國經濟的成長及平衡國際貿易之間的利益關系。因此,如何達到人民幣匯率波動的目的與手段之間的平衡,是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及國際化最為重要的一步。
比如,2015年人民幣匯率制度811重大改革,目的就在于適應IFM(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讓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標準,讓人民幣在IMF信用擔保下成為國際上認可的貨幣。由于中國金融市場是由計劃經濟轉軌而來,由于當時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程度低,從而使得這次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導致了人民幣匯率劇烈貶值與波動,其結果是資金外逃、國家外匯儲備急劇減少、人民幣作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的比重快速下降,與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所在達到的目的更是遠離,不過,這次改革讓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是有所提高。
從2018年起,美國總統特朗普挑起中國貿易戰火,對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增加關稅,中國則以人民幣匯率為手段,讓人民幣匯率貶值來對沖美國的關稅,人民幣以對美元的匯率由6.24貶值到最嚴重時的7.20,在此期間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貶值幅度達15%以上。但是,以人民幣匯率貶值為手段來對沖特朗普的關稅,更是容易與人民幣匯率波動的目的遠離,人民幣國際化及市場化的程度降低。比如,在此期間,人民幣占全球外匯儲備的比重到2019年底下降到1.9%,直到2020年第二季度,人民幣匯率開始回升,人民幣占國際外匯儲備的比重才上到了2.02%,創2016年第四季IMF報告有關數據以來新高??梢哉f,在此期間,人民幣匯率無論是國際化程度還是市場化程度,都沒有提升,反之后退。
不過,隨著最近國內股市及香港股市向好,人民幣匯率也出現快速上升的態勢。如2020年7月7日,人民幣的離岸價(CNH)早段曾升到6.9966。這是今年3月18日以來首次升破“7算”;人民幣的離岸價在7月6日已經開始轉強,漲幅達0.78%,這是今年以來最佳表現。因為,人民幣離岸價在3月新冠病毒肺炎在全球大流行后,曾跌穿過7.15,至5月底《港區國安法》開展立法時,再度觸及2019年3月的7.1965,還好沒有失去7.2大關。近一個多月,人民幣匯率開始轉強,由近7.2升值到6.9966,升幅達近3%。
有人認為,近月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突然轉強,很大程度上與美元走弱有關。因為,3月新冠病毒肺炎在全球大流行后,全球金融市場處于絕對恐慌的狀態下,許多國家的股市及匯市都出現了大跌。而全球金融的極度恐慌必然導致在國際市場流動的熱錢流向最強勢的貨幣及相關的資產下規避風險,從而造成了當時全球金融市場的“美元荒”,刺激美元匯率上升。人民幣作為非美元貨幣,美元的強勢自然是人民幣的弱勢,人民幣隨之貶值。
但是近一個多月來,3月中美元流動性緊張所導致美元強勢的態勢已經緩解,美聯儲與各國央行貨幣互換協議(Central Bank Liquidity Swaps)規模由5月底高峰期的4489.46億美元,下降到7月初的2254.14億美元,減少幅度達2235億美元,比美聯儲總資產規模減少1600億美元還要多。特別是,隨著“美元荒”的緩解及美元匯率回吐,市場又傳出美元將會大崩盤的呼聲,所以,非美元貨幣基本上是升值的,人民幣匯率也在美元匯率貶值中升值。也就是說,最近人民幣匯率升值更多的是順應了美元匯率變化的大勢。
但實際上,在以信用貨幣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下,匯率變化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利益關系調整,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更為重要的是如何在目的與手段之間達到平衡。就是要讓人民幣真正成為國際上所認可的貨幣,就得建立起市場化的匯率形成機制,讓人民幣匯率真正反應國家的經濟實力及國家的信用,這是確定中國現代金融市場制度,及保證中國金融市場繁榮及股市繁榮的關鍵。因為,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只有國家的信用為國際市場認可及穩定,人民幣及人民幣下的資產才能為國際投資者所青睞。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是把人民幣匯率作一種對沖美國總統特朗普增加中國對美國出口商品關稅的工具及手段是得不償失的。所以,就當前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來說,要借助美元匯率弱勢重新確立一個新的定位或新的水平,保證人民幣順勢升值。
所以,在當前的情況下,中美貿易之間的矛盾還會可能加劇,中美之間的這種關系仍然得影響人民幣匯率及造成人民幣匯率波動,但人民幣匯率波動更是應該跳出這種工具性、對沖性,而且是要更注重目的性,這是促進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生的關鍵所在。
2020年上半年的時候,美元仍相對強勢。但從7月份開始,人民幣價值略有回升——由之前的略微超過7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變成了現在的接近7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而且不少經濟學家預估,美元指數或將繼續下滑,人民幣、歐元等貨幣有望進一步回升。
從歷史經驗來看,沒有一種貨幣能永遠處于強勢地位,總是這幾年升值,那幾年貶值。而且不同貨幣之間的變動,也會互相影響,這是因為大多數國家采取的都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以人民幣為例,在2005年的時候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不再與美元直接掛鉤。轉變成了美元、歐元、日元、韓元、英鎊、澳元、新加坡元、俄羅斯盧布、加元等貨幣都能或多或少地影響人民幣的匯率變動。
當然了,這些貨幣對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權重并不相等。當前是依據這些貨幣所屬國家、地區對中國經濟、貿易的影響程度,給予這些貨幣不同的影響權重因子。通俗地說,與中國經濟、貿易越緊密的國家貨幣,對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程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數據顯示:在“一籃子貨幣”中,美元對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因素設定為21.59%——2005年以前的一段時間里,人民幣匯率是緊盯著美元,美元變動幅度有多大,人民幣變動的幅度就有多大,基本屬于100%的關系,即“聯系匯率”。
采用盯住“一籃子貨幣”后,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影響程度大幅縮減,但由于美元是國際化程度最高的貨幣,同時還是全球大宗商品定價、交易、支付和結算的最主要貨幣。所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程度,還是超過歐元、日元等其他貨幣的。
人民幣盯著的“一籃子貨幣”中,歐元的權重約為17.4%,僅次于美元;日元的權重為11.16%,排第三名;雖然韓國經濟總量低于英國,但韓國與中國的經濟、貿易連續緊密程度超過英國,韓國與中國的地緣政治關系更加緊密,所以韓元的權重遠比英鎊更高——分別是10.68%和2.75%
澳元的權重約為5.2%,這主要是因為澳大利亞是中國進口煤炭、鐵礦石、天然氣等大宗商品的主要渠道。這些大宗商品的價格變動,對中國貿易影響較大;馬來西亞林吉特全球約為3.7%,俄羅斯盧布為3.65%,港幣權重為3.57%,泰銖為2.98%……。不再一一介紹,網友們可看圖表。
與以前相比,人民幣匯率變得更加“自由”,但是否就意味著當前的匯率就能真實地體現人民幣的價值呢?很多經濟分析機構認為:相對于美元,人民幣被低估了。有著“新興市場教父”之稱的麥樸思曾表示“人民幣被低估了15%”。
不久前,世界銀行發布的“購買力平價與世界經濟規?!眻蟾嬷姓J為,2017年的時候,按購買力中國經濟總量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按購買力,大約是4.184元人民幣相當于1美元。IMF(國際貨幣積極組織)公開的按購買力平價GDP也是中國早已超過美國。
這意味著,按購買力計算,同樣數量的人民幣可以比“匯率法”能兌換更多美元,即“接近7元人民幣,才能兌換1美元的匯率”。顯然,在購買力規則下,當前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可能是不太合理的,我們被低估了。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貨幣的價值一直都是人們非常關心的一件事,畢竟這可能跟自己生活息息相關,也可能會影響旅行的花銷。
在目前哪個國家的貨幣最值錢?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最值錢的應該是美元或者英鎊之類的國際硬通貨,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放眼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各國各類貨幣形形色色,如果單純只論匯率高低和購買了來衡量錢幣的“含金量”并非英鎊和美元,而是它!
估計很多人都會猜不到,因為它名氣不是很大,該貨幣名稱也很少人知道,這個國家就是中東的石油富國叫科威特,一個很早就開發石油就變得富裕起來的國家。
該貨幣科威特第納爾是當前全球面值價值最高的貨幣,最大面值也就20元,一第納爾相當于美元3.28美元。
科威特第納爾與人民幣的匯率比是多少?
根據當前國際匯率一科威特第納爾相當于人民幣22.97元人民幣,是屬于最值錢的紙幣。
第二名是巴林第納爾,1巴林第納爾可以兌換18.7人民幣。
第三名阿曼里亞爾,1阿曼里亞爾兌換18.35人民幣。
第四名約旦第納爾,1約旦第納爾兌換9.97人民幣。
排名前四的貨幣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產出國,屬于富得流油的國家,且紙幣最高面額為50(小白覺得可能是因為紙幣匯率太高)以上幾種貨幣雖然匯率很厲害,處處散發著土豪和富貴。
第五名英鎊,1英鎊兌換8.8人民幣
第六名歐元,1歐元可以兌換7.9元人民幣.
其實哪個國家的貨幣最值錢,這個問題應該要綜合考慮,單純的國際匯率考慮是不全面,這要從穩定性和流通性考慮,這畢竟一個新興國家的貨幣發行的時候再值錢,過不了多長時間貶值了,能說明這個國家貨幣值錢嗎?
而津巴布韋就是一個好的列子,在八十年代這個有面包籃子之稱的剛獨立的農業大國,當時和美元兌換的匯率比例是1:1.47,也就是說比美元還值錢。
但好景不長在90年代的時候就發生了通貨膨脹,貨幣購買力急劇下降,到了2015年時政府都不承認津巴布韋貨幣了,那時與美元兌換的比例35千萬兌換1美元,。
另外是流通性,一個國家貨幣是否值錢除了是要看它的購買力,還得要看它使用范圍,比如在西亞就有一個叫阿曼的小國,國土只有309平方公里人口400多萬,但1阿曼里亞爾=2.6美元=18.35元人民幣。
美元在當前可以全世界流通,阿曼國家只有幾個國家可以流通,想要兌換十幾億都可能是問題了。
綜上:若說貨幣在當前最值錢那肯定是科威特第納爾,然而考慮到流通性那得非美元莫屬。
人民幣在2005年的時候對美元的匯率是8.08元人民幣兌一美元,到了2014年升值到6.04元人民幣兌一美元,10年的時間升值2萬點,增長幅度超過了25%。最近有人預測,未來人民可能進一步升值,最終美元與人民幣匯率將跌至4.5元左右。
現在的人民幣匯率大概維持在7點多,如果一下子掉到4.5元人民幣兌換一美元,對我國經濟將會產生巨大的沖擊,除非美國發動金融戰爭,或者用別的什么方法逼迫我國的人民幣升值,這就等于變相的廣場協議。日本當年就是簽訂了廣場協議,導致國內的房地產泡沫破裂,國家經濟10年不振。為什么人民幣升值會造成和日本一樣的情況呢?
首先,人民幣升值之后我國的產品價格會快速飛漲,這主要表現在對外出口方面,本來我國的產品價格是質優價廉,但是人民幣升值之后,這些產品出口到國外的話,造成的結果就是競爭力急速下降,導致我國的很多外貿企業會倒閉,所以這些企業的老板為了資金避險,會紛紛把錢投到房地產領域。
其次,當工廠運轉不靈的時候,資本會全部跑到房地產領域避險,會出現像日本當年的情況一樣,而房地產最后會產能過剩,泡沫終將會破裂,最終銀行會相繼倒閉。
第三,人民幣短時間內快速升值,會導致我國產生貿易逆差,在國際貿易中吃大虧,基本上就是白白地為其他國家服務,變成了一個純靠內銷生產的國家,外國的資本在我國大肆撈錢,最后導致我國的經濟出現斷崖式下跌。
所以說如果現在人民幣短時間內升值的話,基本上就等同于日本當年的廣場協議,因此如果按照一個理性的觀點來分析,我國的財政部門,以及央行,絕對不會短期內讓人民幣升值,總體上是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除非受到很大的外交壓力,以及一些不可抗力的時候,才會采用這種被迫妥協的方式,但是這將給經濟帶來難以估量的風險。
到目前為止,美國一直在破壞全世界的貿易,美國現在并不具備當年所具有的能力,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全世界各個經濟體發動貿易戰,現在已經破壞了WTO所樹立的規則,基本上所有的國家都不可能屈從于美國的壓力,所以我國和歐盟以及俄羅斯等大型經濟體都有著很好的經貿往來,就算是美國不斷的給我國制造壓力,美國也無法聯合其他國家共同對我國進行圍堵。
因為我國現在的經濟體量快要接近美國,完全不像當年日本那樣嚴重依賴美國經濟,并在政治和軍事上也依靠美國,不聽美國的話根本就不行??偟膩碚f,我國的經濟體系還是比較穩固的,各個工業門類也比較齊全。
美國并沒有讓我國經濟出現金融風險的能力,就算是美國切斷和我國的一切聯系,我國也不會接受人民幣短時間內急速升值,所以總的來看,沒有10年左右的時間人民幣是不會出現如此大的波動的。
但是如果美國和我國繼續進行貿易往來的話,我國的經濟體量會持續增長,人均GDP也會不斷提高,人民幣匯率自然會和美國相近。目前世界經濟形勢非常脆弱,美國暫時還不會和我國切斷一切聯系,美國總統特朗普也需要維持股市的上漲,在這樣的情況下,總體經濟情況將會相對平穩。
俄羅斯,軍事、科技實力均位居世界領先水平,唯獨綜合經濟實力相對落后,19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約1.6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3%,在世界各國位居第11,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不過部分主要經濟產業增長緩慢,因此,與該國科技、軍事形成鮮明對比,同時對應GDP跟中、美、日等經濟大國差距較為顯著。另外,盧布作為俄羅斯的法定流通貨幣,其面值相對人民幣較大,同時經歷了幾次大幅貶值后堅挺度與購買力均較弱,因此,一直以來兌換人民幣匯率在0.1130到0.1030之間,而遇到特殊時期會超過該區間,反之人民幣兌換盧比匯率亦是如此。而在近期俄羅斯盧布兌人民幣匯率上升并達到0.1018附近,那么在這種外匯利率行情下5000盧布相當于多少人民幣呢?
首先,今年隨著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大多數國家流通貨幣均經歷了短暫的貶值,比如俄羅斯盧布在2月份下旬兌換人民幣匯率出現震蕩下行,人民幣兌換盧布匯率小幅震蕩上升,而在3月份中旬時盧布兌人民幣匯率下跌至0.0855并創下階段性新低,同時也意味著盧布貶值幅度較大,人民幣兌換盧布匯率高達11.6259,不過在觸底以后盧布開啟了一路震蕩反彈上升的走勢,經歷了兩個月左右的時間,盧布兌人民幣匯率收復0.10關口,并且截止目前兌人民幣外匯匯率為0.1018,跟過去兩個月的行情走勢相比,盧布兌人民幣匯率震蕩上升的走勢較為明顯,尤其堅挺度與購買力也在逐漸恢復到原先的狀態,反之隨著盧布的震蕩反彈,人民幣在近期出現小幅貶值。
其次,俄羅斯盧布兌人民幣匯率小幅上升是符合市場預期的,況且前一段時間盧布一直處于震蕩下行,因此,目前兌人民幣匯率出現反彈是有需求的,而且俄羅斯國內疫情相比以前有所好轉,經濟逐步復蘇也指日可待,所以,盧布出現震蕩反彈上升是正?,F象。另外,按照目前兩國流通貨幣匯率可知,人民幣兌換盧布匯率為9.8256,反之1俄羅斯盧布等同于0.1018人民幣,這意味5000盧布大約相當于508.87元人民幣,表明盧布與人民幣在堅挺度與值錢程度等多方面差距依舊較大,同時盧布的流通范圍與國際支付率也相對較低。
總的來說,雖然近期俄羅斯盧布兌人民幣匯率震蕩上升,而堅挺度與購買力跟上年相差不多,另外,根據兩國流通貨幣最新外匯利率,5000盧布相當于508.87元人民幣,按照中國國內經濟發達地區的消費水平,5000盧布只能消費一兩天而已,對應購買力也相對較弱,不過目前盧布兌換人民幣匯率正處于震蕩上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