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在旅游愛好者圈子里吵翻天了一件事情,就是一位名叫曾先生的游客帶著父母去瑞典旅游,因為房間入住時間是下午,而他們到達的時間是凌晨。因此曾先生想酒店讓他們在大廳沙發休息,而酒店以時間太長會影響其他客人為由拒絕了這個要求。雙方發生口角并引來了警察,據曾先生所講:警察到來之后暴力執法,將他們一家人“拖”出了酒店,并在后面的時間里把他們丟到了墳場。從而在國內網絡引起了軒然大波~
圖示曾先生父親被拖出酒店
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后,我們國家駐瑞典大使館第一時間提出抗議,并積極為曾先生一家維權,讓大家看到了大國擔當,也讓在國外旅游的國人心里更有了底氣,因為背后有國家為我們撐腰,這當然是好事情。
但是,從網上流出的現場警察執法儀里拍到的視頻畫面來看,卻有了一些反轉:首先,酒店在說明提前這么長時間無法提前入住的時候,曾先生一家卻是各種磨人,卻不愿意多訂一晚的房間。既然知道自己是凌晨到達,也知道外面冷,也知道自己父母身體不好,那么為何不愿意多訂一晚?
其次,在警察到來之后,他們一家人是如何表現的呢?掏出紅布揮舞。。。。大呼小叫“警察打人了”、自己往地上倒、一邊哭鬧一邊吼著警察打人了殺人了。我想:估計瑞典警察當時就楞逼了吧?
大家可以在網上去搜一搜視頻,看看當地目擊者拍攝的視頻情況,怎么說呢?西方國家普遍是講規則的,可能這件事情在國內發生,遇到游客鬧一鬧,想提前幾個小時入住,酒店一般會息事寧人讓他們住進去。但西方國家把規則和時間看得很重,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提前一小時都不行,何況你是在凌晨就想入住呢?所以,這件事情也給廣大游客提了個醒:在國外旅游,入鄉隨俗不僅是指宗教信仰,規則也得遵守!
當然,這件事情發生之后,圍脖等門戶網站上面的網友已經炸開了鍋,紛紛跟帖表示再也不去瑞典了,瑞典垃圾如何如何。事實上因為這件事情而否決整個國家的旅游環境,是不太理智的做法~
瑞典,北歐五國之一,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全世界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全世界擁有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等等,擁有眾多的世界之最~
瑞典的旅游資源也是非常的豐富,屬于國人最喜歡的旅游地之一,目前國內前往歐洲的旅游團很多,價格也從以前的天價逐漸走向了平民;喜歡自由行的話也有很多直飛航班的機票好價,北京、深圳、香港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都有直飛航線,其他城市在國內轉機或者國外轉機也特別方便,價格常常做到3000以內往返含稅。
那么瑞典旅游玩什么呢?首先必打卡的當然是【瓦薩沉船博物館】,這里是全世界唯一保存完好的大航海時期沉船,能夠讓游客親眼看到大航海時代的繁華,也能欣賞到幾百年前的造船工藝,畢竟這里沉船上的木雕都能看清楚
如果想感受一下歐洲的古城風情,那么【斯德哥爾摩老城】就是一個值得打卡的地方。其實歐洲的文明歷史真心不如中國長,在我們已經大量修筑城市的時候,他們還是野蠻人。因而國內留下了大量的古城古鎮,而歐洲卻很難看到大型的古城保存下來。
古城除了本身的風景漂亮,里面藏著的景點也比較多,當然最值得打卡的有兩個:一個就是全世界最高的獎項榮譽——【諾貝爾博物館】,要知道我最愛的作者之一村上可是努力了很多年都得不到這個獎項??!
第二個就是【王宮】了,最值得看的就是中午時間在王宮前舉行的衛隊換崗儀式,換崗的士兵穿著華麗的衛服進行他們的傳統換崗儀式,流程很長,但看著特別有意思
北歐國家面積都不大,因此大家不必要局限于一國游玩,從瑞典到童話王國丹麥走一圈也是極好的選擇~
各位,對于這件事情你們是怎么看待的呢?
這是我上大學的最后一個假期了,明年我就要步入社會開始找工作了,所以這一個假期我一定要好好的出門玩一趟,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我選擇了跟父母遠游,一家三口也曾走過了很多地方,但是憑著一腔熱血在北歐自駕游還是第一次,我原本以為我的意見會遭到爸媽的強烈反對,沒有想到他們卻是非常支持我的,愿意陪著我來一趟北歐自駕游。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可能是我學會的第一個道理了,很慚愧的事,我根本就沒有讀過那么多的書,不過這千里路都是實實在在的走了下來,旅行可以讓人增長知識,放松心情,可以讓人去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生活,去接觸形形色色的人,翻山越嶺去遇見意想不到的風景,去西湖泛舟,去泰山看云海,一次又一次的旅行,讓我看到了很迷人的自然風景。
第一站,瑞典,到了機場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取車了,在瑞典還是有很多大型的租車公司的,很順利的就取到了車,平時要是加油的話,大部分時候是刷卡的,如果遇到有人的加油站,就可以使用現金支付了。
第一站,斯德哥爾摩,整個城市被波羅的海環繞著,隨處可見各家的游艇在岸邊,人們慵懶的生活著,反而讓我們這些過客覺得生活真的是太過于匆忙了。
有人說北歐人民特別懶惰,工作不夠勤奮拼搏。記得我剛到卡爾斯克魯納時就對當地的服務行業很是不滿,周日商店居然不開門,去理發店理發要先看看理發店的服務時間。
多數理發店每天只工作固定的4到5個小時,如果你“幸運地”正好趕上理發師打烊,理發師也會以禮貌客氣的理由如“我要陪孩子去海釣”,“我要回去修游泳池”,“我跟朋友有個派對”等對你表示遺憾。他們做事情遵守規則,甚至有些古板,不明白人情為何物,通融為何事,但這就是他們的文化。
隨處可見的單車就是當地人最重要的出行工具,波羅的海岸上的房子,各種顏色,各種形態,這真的是一個迷人的小城市,行走在根本就沒有什么人的街道,近看每一棟房子,似乎它們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有可能一棟小房子就已經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了,在街道感受這個城市的古老氣息。
一路走到了市政廳,正值大中午,當地氣溫大概只有二十幾度,穿著薄款的外套就可以了,其實在來之前還是很糾結溫度的,沒有辦法想象廣州30多度的高溫跟20多度的北歐會有多么大的區別,其實早晚溫差還是很大的,晚上穿上一個薄一點的外套就好了,有太陽的時候還是可以穿上短袖的。
穿過老城縱橫交加的小巷子,走出來便是斯德哥爾摩王宮?;蕦m西門,門前有一院子,是皇家衛隊舉行儀式的地方。
我們一家人靜靜的坐在大廣場上,看著行人走過來走過去,偶爾還能聽到幾句國語,在這里居住的中國人還是挺多的。
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因為孩子們在這里安居落戶了,自己便跑過來,帶自己的外孫子或者是孫女,國內的老人都習慣性的帶著一個巨大無比的播放器,里面放著鄧麗君的歌曲,音樂聲夾雜著談話聲,這個城市有點點喧鬧了,還有的中國老人把中國廣場舞帶到了這個城市,感覺這個城市有了不一樣的味道,也更加有了生機和活力。
這是一場沒有計劃的旅行,遇見了瑞典的宜家,和國內根本就沒有什么兩樣。瑞典的設計,不管是家具、服裝,甚至是一件很不起眼的生活用品,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歐風的最經典代表了,宜家之類的僅僅是一個小例子,去到那里之后才會真正體驗到它作為北歐設計之都的魅力。
中國游客瑞典旅游,卻遭當地警察粗暴對待扔墓地,到底怎么回事?
據環球日報,近日駐瑞典大使館發消息提醒:近段時間,中國游客在瑞典被搶被盜呈多發事態,還有中國游客遭到瑞方公務人員粗暴對待。中國外交部和駐瑞典使館高度關注在瑞中國公民的安全與合法權益,已就此向瑞方提出嚴正交涉。
而其中最惡劣的要數發生在9月初的瑞典警察粗暴對待中國游客的事情了。當時,當事人曾先生和父母赴瑞典旅游,到達目的地斯德哥爾摩市區的時間是凌晨三點多,而預定的旅館只能是第二天的白天才能入住。
曾先生就想著先帶父母到旅館,可以在旅館大廳休息一會??墒菦]成想到了旅館之后,卻遭到了前臺的拒絕,即使付費也不讓在大廳,最后竟然還叫來了警察。
接下來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就連瑞典的警察也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就把曾先生和父母往外面趕,還把曾先生的父親粗暴的從大廳椅子上拖拽到了外面。
曾先生父親的心腦血管疾病當場就發作,可是瑞典警察卻無動于衷,沒有停止對他們的粗暴行為。
最終曾先生和父母竟然被拖到警車里,拉到了幾十公里以外的郊區,然后被拋棄在那里,三人被扔下警車以后,瑟瑟發抖,一邊是緊張害怕,一邊是天氣太寒冷。而換股一下四周竟然是一片墓地,還能聽到動物的嚎叫聲,三個人就這樣相互抱著取暖。
所幸的是被路人搭救,才又回到了斯德哥爾摩市區。隨后曾先生就把事情報告了駐瑞典大使館,希望瑞典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并要求得到道歉和賠償。而曾先生和父母本來憧憬的美好旅行就這樣被打碎,并且一刻都不愿意多停留在瑞典,當然就返回了中國。
目前事情的原委還沒有弄清楚,對他們施暴的一位警察曾問他們是否是難民,是否想使用暴力,并威脅將他們送到森林為野獸。就此,中國外交部和駐瑞大使館多次和瑞方交涉,希望盡快給出合理的解釋。
小編和很多網友的觀點一樣,不管瑞方給出怎樣的解釋,瑞方警察這樣的做法都是說不過去的,必須要道歉,必須要賠償!
旅游業的發展越來越興旺,人們喜歡在空閑之余的時候,去一些陌生的國家游玩。在那里,人們可以享受到不同于中國的文化氛圍。大量的中國人出國游玩,在旅游的途中,有時也會遭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這樣的事情會使整個旅途的心情變得很不好。
近期,“瑞典”游客事件在網絡上成為了熱搜的詞匯。不僅是中國人在討論他們的惡劣行為,全世界都對瑞典進行了熱議。有一些瑞典的人感到很擔心,如果來到中國游玩,中國人會不會找自己的麻煩。這樣的疑惑,只有真正的來到中國體驗一番才知道答案。
一位瑞典的金融專家來到中國后,在網絡上發表言論,“對于中國人會找麻煩的這件事情,完全可以不用擔心,中國人都是很友好的”。這位瑞典的游客是一位退休的金融專家,自從他退休后,就開始在世界上的各個地方旅游參觀。
他最近來到了中國,中國的上海是他的第一站。下了飛機后,他發現上海有很多的外國人,大家都是來自五湖四海。他完全沒有感到自己在中國的特殊性,這樣的環境讓他感覺很舒服。當走出機場,去打出租車時, 出租車的司機會用英文講“歡迎來到上?!?。
到達了酒店后,酒店的服務人員幫他拿行李,找房間,全程都讓他感到了中國人的友好。在上海的街頭閑逛時,他看到了一些中國的特色小吃攤,他決定買一些時,小吃攤的老板竟然將小吃送給了他,并且拒絕了他給的錢。這讓瑞典的游客很是感激。
在中國的種種待遇,都讓他感覺到了中國人的友好。想起了自己國家的警察粗暴地對待中國游客,他感到很羞愧。在中國,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都會對外國人十分友好,并會給予一些外國人幫助。瑞典游客來中國,受到了中國人的友好相待,網友表示,這就是差距!對于街道上的外國人,你會選擇幫助他們嗎
原標題:瑞典境外游大幅增加 來源:駐瑞典王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
瑞典《晚報》7月28日報道,自從瑞外交部放松了對不必要的出國旅行限制以來,瑞典人在今夏的旅行熱情快速升溫?,F在,旅游公司到熱門目的地的包機已全部訂滿。到目前為止,已有數千人出國度假。旅游公司Ving上周末開通了旅游航班,飛機從斯德哥爾摩、哥德堡和馬爾默起飛,截止今日,80%的機票已經售出。據悉,Ving公司已向1500名旅客售票;Apollo旅游公司也已將2000人運送到希臘和克羅地亞。旅游運營商途易(Tui)為3000和4000名瑞典人在7月和8月期間進行了預訂。
都說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世界那么大,舟車勞頓的我們到底去看什么?旅行的意義是什么?
旅游的目的是去經歷,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感受不一樣的文化,從而理解各地文化差異性,接受旅途中對各種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考驗。旅行不只是為了分享在朋友圈里的與世界地標的合影,那樣的話不如待在家看泡沫劇舒坦。
通過旅行,了解這些你喜歡抑或不喜歡的異國文化,最終去理解并尊重世界文化的差異性,從而感悟生命,包容生命,這應該是詩和遠方的最高境界。
作為諾貝爾獎發源地的瑞典,這個國家被森林和湖泊所覆蓋,海岸線上點綴著超過24000個風景如畫的小島。那片美麗的土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都對公眾開放。對于那些不喜歡戶外運動的人來說,瑞典是一個繁榮的城市文化之鄉,它孕育了一些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牌。
然而,如果你有機會在這個美麗的國家旅行,你不應該無知地去。這里有一些建議,如果你在瑞典旅游必須知道的事,告訴你在瑞典時不應該做什么。
1、千萬不要亂扔垃圾之類的東西
關于瑞典的第一件事是他們對周圍環境非常友好。他們在消除浪費的運動中是世界領袖,這一意識一直延續到每一個公民身上。他們非常重視保護環境,所以當你在鄉下時,一定要表現出同樣的尊重,切勿亂扔垃圾。
2、不要擔心水龍頭的自來水
在很多地方,水可能是一個問題,但在瑞典卻不是這樣。不僅水是美味的,瑞典人也是一群特別有社會環保意識的人(比如,不環保的瓶裝水是不被允許的)。所以水龍頭里的自來水全是安全放心的直飲水。
3、不要擔心不會念城鎮的名字
當然,斯德哥爾摩很容易,但烏普薩拉、林雪平或索德塔列呢?瑞典的語言是一個標點符號和口音雷區,很難發音,你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幸運的是,當地人很了解這個缺點,所以當你嘗試導航時不要損失太多的睡眠;多問問公民就知道。
4、美食必嘗海鮮
瑞典的菜肴是獨一無二的,但一提到海鮮,它們就會閃閃發光。從鱈魚到鯡魚,瑞典人都將海產品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人在瑞典,必嘗海鮮。
5、觀光不錯過海島
作為歐洲第四大國家,瑞典擁有充足的海岸線。那片海岸俯瞰著一系列美麗的島嶼,島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人和生物。這個國家讓人們很容易進入這些島嶼,其中很多都很特別,所以千萬不要錯過這些島嶼。
6、不要太接近當地人
與許多歐洲人不同的是,瑞典人喜歡自己的私人空間,所以一定要注意和他人保持距離。在瑞典旅游的時候要小心,一定要遵守規則,切勿冒犯他人,你就會沒事。
7、不要期望每個人都說英語
許多瑞典人的英語說得非常好,但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在瑞典的六種官方語言中,英語并不包含其中,因此,并不是每個人都說英語,這意味著如果你感到有些困惑,你可能不得不四處詢問。
8、保持安靜,學會閉嘴
作為一個民族,瑞典人往往有點禁欲主義的一面,喜歡保持安靜,特別是在公眾場合。這也是很多歐洲國家的特色。因此,他們不喜歡僅僅為了說話而說話,所以,如果你想在拜訪別人的時候融入其中,最好的辦法就是效仿別人,入鄉隨俗,避免引起別人對你不必要的關注。
9、交談時一定要注意音量和態度
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瑞典人非常喜歡保持低調。如果你正在進行一場談話,你太激動了,手勢太瘋狂了,或者說話太大聲了,是瑞典人非常忌諱的,你可能會惹上大麻煩,所以和瑞典人交談時務必注意音量和態度。
10、不要談論政治,甚至國際政治
盡管你可以毫不猶豫地談論自己的祖國,但在與瑞典人交談時,最好避免談論政治話題,尤其是如果你是以權威的身份出現的話??梢岳斫獾氖?,瑞典人不喜歡一個游客過來給他們講解世界的方式。
瑞典和中國文化的差異,一部分是中西文化的差異。比如西方的墓地和中國的墓地不是一個概念。中國的墓地常常分布于農村或遠郊,與住宅區隔的很遠。由于中國的有神論,常把墓地鬼怪化,在人的印象里,墓地是偏僻、陰森、可怕、諱忌的代名詞。
而在西方,由于西方的無神論,以及西方的宗教信仰,墓地常常被選擇環境優美,甚至城鎮中心,與住宅區比鄰。墓地常常是環境優美,核心區位的代名詞。
比如西方人不喜歡直接肢體接觸,走路時或其他場合千萬不可以撞到他人,和別人交談時要保持距離,切勿拉扯。而我們中國人跌跌撞撞拉拉扯扯都無所謂,但是在歐美這卻是非常嚴重的。
瑞典的另一部分文化是北歐禁欲內斂文化。文化程度發達的北歐人,大部分嚴謹,喜歡安靜低調,崇尚個人空間,有時在公眾場合也鴉雀無聲。和我們中國文化里的喜歡成群結隊的熱鬧場面形成鮮明對比。
我們祖宗的古話說的好“入鄉隨俗”。不管走到世界的哪個角落,只要我們能學習當地人文,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差異,就能看到我們要看的世界。
▲瑞典剛獲得全球聲譽最佳國
提起瑞典,會想到什么? 宜家、HM、沃爾沃... 作為北歐五國之一, 瑞典雖然國家不大,但和其他小伙伴國一樣,是一個能夠讓人迸發靈感的地方。迪斯尼團隊去瑞典和挪威北部轉了一圈,便有了紅遍半邊天的《冰雪奇緣》,再配上魔曲“let it go",可謂是人盡皆知,圈粉無數;宮崎駿筆下的《魔女宅急便》以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為城市原型,勾勒出一個北歐童話王國。
ǒ 不止一次的安利大斯京
從世界最美的地鐵開始
在北歐帶隊,真的不止一次安利同行的小伙伴,7月還成功的讓兩位臨時取消奧斯陸回國航班,跟我一路開車到斯德哥爾摩來各種感受,寫到這內心有一絲波瀾。
▲奧斯陸機場駛向大斯京途中
斯德哥爾摩簡稱斯京,對我個人而言最大的亮點是它的地鐵,線路有紅、藍、綠、黑四大主線,1950年就開始運營的地鐵在1955年迎來了第一次藝術化的點撥,每個站臺內壁看上去都像是地下的巖洞,凹凸有致,仿佛是原始人居住的山洞。原來他們初期建地鐵是爆破鑿洞的方式,因此巖石洞穴的特點被保留了下來。
據說兩位瑞典藝術家給議會提議,要『裝飾』一下性冷淡的地鐵,結果從此一發不可收,藝術和地鐵就此結緣。
小分享:如果打卡地鐵站,買125瑞典克朗一天的交通卡最劃算!至于城市每個人喜好不一樣,建議大家自己來慢慢體會。
ǒ 瑞典鄉村慢生活
只是今夏異常熱
刷爆朋友圈的北歐32度,北極熊遭殃了,其實只是北歐異常熱,北極圈還是很冷,比如整個國家都在北極圈里的冰島,領隊7月可是在那凍成狗(點最下閱讀原文看冰島視頻)
到達斯京后被高溫嚇跑,迅速逃離瑞典鄉村避暑,靠近挪威邊境的鄉村溫度開始正常,早晚還需要一件皮膚衣,樹葉很多也開始變黃,幽靜美麗。
由于北歐冬長夏短,所以暑假整個北歐都陸續休假,即使正在工作的上班狗們也很悠閑,地廣人稀更顯冷清,他們也很少看電視刷手機,下班后他們到底干啥呢?領隊必須出動無人機給大家表演一個,如下圖。
基本節奏:帶上一塊三明治和酒,覓郊外一地獨處,看書慢跑曬太陽。在我眼里滿滿的裝逼范,卻是他們稀松日常。
在瑞典社會主義新農村,你不需要提前預定住處,隨機偶遇一處你喜歡的民宿住處,去慢慢體驗當地人的生活,才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ǒ 瑞典只節選幾處小亮點
更多美好等你來探尋
... ...
9月15日上午,《環球時報》報道了瑞典警方粗暴對待中國游客的事件。9月2日,曾先生及其父母赴瑞典旅游,一行三人當天凌晨抵達斯德哥爾摩市區的一家旅店準備住宿。但預訂的房間需當天白天14點才能入住,考慮到父母身體不好、瑞典夜里較寒冷,曾先生請求旅店讓他們付費在大廳椅子上休息一段時間。然而,旅店工作人員叫來警察。最后一家三口押上警車,還問是不是難民,最后被扔到斯德哥爾摩市郊的一座墳場。
而據國外媒體報道,旅店老板表示這個中國家庭預定了錯誤的日期,但他們不愿離開,而他們的酒店已經住滿。工作人員認為游客的言語和肢體都對他們進行了威脅,因此不能現場處理所以才叫來了警察,警察將他們的行李扔到門外,但游客仍不愿離開。視頻顯示男子在被警察拖出時高喊:殺人啦,似乎也觸怒了警察。
此事件最近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
下面是部分有代表性的中國網友觀點: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零點以后不能入住,也得分突發事件吧,老人身體不好,就不能體諒一下嗎?!?/p>
“如果這事發生在中國,一家瑞典人凌晨到了北京沒酒店住,我想中國警察絕對不會把游客扔到八寶山的?!?/p>
“憤怒!瑞典就是這樣尊重人權的?瑞典也是個無賴國家!”
每當有中國人與外國人發生沖突,很容易上升到民族問題的高度。如果不懷有最壞的惡意揣測對方,就先撇開民族問題。就事論事,僅僅從執法的角度來看,筆者認為還是一個文化差異問題。
“法”重于“情”的歐美執法文化
歐美法律絕對維護警方的執法權威,只要不配合警方執法,都可能有嚴重的后果。因為民眾普遍認為,警察的職責就是保護市民的人身財產安全,要保護好民眾,首先要保護好警察的安全。當警察在執行公務的時候,是絕對不能侵犯他們的權威的。
在歐美國家,只要警察有合理的理由對公民提出懷疑,公民就要進行配合。
最常見的情況就是美國警察在路上查車,你不停,警察追你,就是兩條罪名。你既要承擔《交通法》的“魯莽駕駛以及躲避警察追逐罪”的罪名,也要承擔《刑法》的“妨礙執法人員公務罪”。
如果遭遇警察執法,大聲叫喊或謾罵也可能定罪,因為“言語抵抗”也屬于抵抗行為之一。
美國警界對嫌疑人的反抗暴力程度、警察使用強制力的程度都制定了相應的等級標準。警員要對即時面臨的嫌犯反抗暴力等級做出判斷,并針對該特定情形選擇合適等級的強制力,而嫌疑人的反抗暴力程度被分為“言語抵抗”、“被動抵抗”、“脫身抵抗”、“搏擊性抵抗”、“持械抵抗”五個等級。
若采取高聲喊叫或謾罵,不尊重執法中的警員,會導致警方的工作很難進行,都會落下襲警的指控,而襲警是很嚴重的罪行。
有這樣一則案例。
2014年8月,在美國一家超市的地下停車場,迪昂·泰勒(Dillion Tylor)被警察叫?。骸艾F在舉起雙手?!?/p>
“不,傻瓜?!碧├找贿吇卮?,一邊準備離開,并將雙手從腰間的腰帶上拿開。
警察因為泰勒有言語不端,而且懷疑泰勒持有武器并準備進行襲警行為,因此對泰勒進行了兩次射擊,分別擊中泰勒的腹部和胸部,導致泰勒死亡。而最后檢察院通過對案發現場的調查,確認警察的射擊行為是合理的,判定警察無罪。
而在瑞典酒店事件中,筆者能看到的視頻中,曾先生與警方有過激烈爭執,而且與警方理論過程中,有倒地不起妨礙執法的現象。
“中國式”人情執法
筆者不敢說中國執法機關是情大于法,但在中國,屢見警察在執法過程中被攻擊,甚至警方明知對方違法還不敢查處,遇事能不管就不管的人情執法。
2018年1月5日,由蚌埠南開往廣州南站列車在合肥站停站辦客時,一名帶著孩子的女性旅客以等老公為名,用身體強行阻擋車門關閉,鐵路工作人員和乘客多次勸解,該女子仍強行扒阻車門,造成該列車晚點發車。面對這樣的嚴重違法現象,警方卻不敢帶走當事人,并且還有不少網友認為執法者太不人性化,人家有小孩,不就是等幾十秒鐘的事情。
9月2號,浙江金華的滕先生騎電動車經過一路口時,扶起一位騎電動車摔倒受傷的老人,結果對方報警稱被滕先生撞倒。最終交警在調取事發路段監控視頻后證實,兩車并未發生接觸,該事故為一起單方事故。因老人身體欠佳,交警勸說滕先生放棄起訴。
還有下面一則案例。
視頻中顯示,一名交警在對違章車輛不停的敬禮,直到違章者駛離。這名交警聲稱,這樣做事怕執法過程中與人發生沖突,如果有沖突會引起輿論非議。有人覺得這名敬禮哥執法是值得推崇的,這樣的警察才是好警察,但不知道這名交警剛剛被暴力襲警。2017年8月9日,這名交警在正常執勤攔停違章電動車時,一名17歲女孩不服管理,抓住他的胳膊就猛咬一口。他忍著劇痛沒有還手,后來打了點滴和狂犬疫苗。
交警依法檢查違章車輛,被車主辱罵扇耳光而不敢還手,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
很多人感概:執法人員依法執法,為何會變得縮手縮腳?
這與國內輿論長期苛責執法者,而對違法違規者習慣性同情、并貼上“弱者”標簽,導致執法者在執法過程中束手束腳、瞻前顧后,無形中助長了某種以鬧取勝的不良風氣。
最后,筆者的觀點是:認同瑞典警方依法辦事的作風,但不認同其執法的合理性。比較合適的做法可以是帶去臨時救助站,或者送到醫院門口,因為曾先生的父親身體不太好。
各位網友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
瑞典為什么那么受中國游客的歡迎?一起來看看吧!在許多中國人看來,瑞典是一個早就脫離了農業社會的高度發達的現代化國家。對于那些有機會去瑞典游覽的人來說,瑞典人給他們留下的印象也大多是文明、優雅,甚至有一點兒清高與孤傲。
不過,假若你有更多的機會與普通瑞典人接觸,就會多多少少地感受到,在那些金發碧眼、面頰紅潤的維京人后代的內心深處,有著對鄉村深深的眷戀和對大自然的敬畏。
簡樸的鄉村傳統像烙印一般刻在了瑞典人的心中,他們好像還不大習慣做現代都市人。每到節假日,他們總是那樣急急忙忙地逃出都市,去往密林深處或是荒涼小島上的“別墅”。
在應邀去過幾位瑞典人的“別墅”之后,才知道,所謂的“別墅”,大多不過是一幢涂抹成紅色的小木屋而已。
在斯德哥爾摩等許多都市的郊區,你還會看到一種奇特的景象:大片平整的土地被分成了許多整整齊齊的小塊,里面種有各種各樣的植物。每到節假日,就能看到有很多人在那里忙碌。
原來,這些小塊的田地是專為居住在公寓樓房里的人準備的,他們可以租下一小片土地,種上些自己喜歡的花木,閑暇時過一把“農民癮”。對此大家怎么看?歡迎留言!
與時俱進
低調而親民
浪漫而瀟灑
這,就是瑞典皇室
其樂融融的瑞典皇室一家,攝于2017年7月
Photo: Jonas Ekstrmer/kungahuset.se
說起各國皇室,大家第一反應總是想到全世界最受矚目、最有流量的英國王室。其實平時鮮少被報道的瑞典,同樣有個與時俱進、親民開明,以及盛產“愛情童話”的王室。
瑞典皇室,左起順時針方向:克里斯托弗·奧尼爾、瑪德琳公主與女兒列奧諾拉、丹尼爾親王、王儲維多利亞公主與女兒埃斯特拉、卡爾·菲利普王子、蘇菲亞·赫爾克維斯、卡爾·古斯塔夫十六世國王和希爾維亞王后。
Photo: ANNA-LENA AHLSTRM/kungahuset.se
若仔細了解,你便會發現
瑞典皇室相當務實開明、浪漫瀟灑
宅在家,并不影響我們探索世界啊
今天,我們一起走近瑞典皇室吧!
與時俱進的瑞典皇室
瑞典的男女平等,皇室先做到了
瑞典維多利亞公主一家
Photo: Anna Lena Ahlstrom/kungahuset.se
瑞典是世界上最穩定、最平等的民主國家之一,其君主制度有著深厚的根基。瑞典王室歷經了十一個王朝,屬當今的貝爾納多特王朝在位時間最長。
貝爾納多特王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室家族之一,因擁有強大公眾支持的現代君主政體而聲名遠揚。也因為這個家族,瑞典王室被許多人認為是世界上最“與時俱進”的王室。
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國王
Photo: Kate Gabor/Kungahuset.se
現任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Carl XVI Gustaf)是貝納多特王朝的第七任國王,是王儲古斯塔夫·阿道夫和西碧拉王妃唯一的兒子。1973年,年僅27歲的他成為國王,并立志做一個不落伍的君主。他的座右銘是“為了瑞典,與時代齊步并進”。
瑞典對自然環境保護的重視聞名于世,這一切和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國王的理念分不開。他重視瑞典文化遺產的保護、關注全球環境保護議題,還曾獲得美國環境保護署的獎項。他同時也是一位勤勉的國王,密切關注最新時事和瑞典的商業發展。
Photo: Alexander Mahmoud/Nobel Media
此外,作為世界上性別平等觀念最為先進的北歐國家之一,瑞典率先改革了王位繼承順序,規定第一個出生的王室后代成為王位繼承人,與性別無關。
也就是說,瑞典是世界上首個將王位“傳男不傳女”的嫡長子繼承制,改為長嗣繼承制的國家。
卡爾·古斯塔夫十六世國王、王儲維多利亞公主與女兒埃斯特拉
Photo: Sandra Birgersdotter Ek/The Royal Court of Sweden
在國王的第一個孩子——維多利亞公主3歲時,瑞典頒布了新的《王位繼承法》,于是公主的弟弟卡爾·菲利普王子失去了王位第一順位繼承人的資格,她成為了女王儲。那時,躊躇滿志、魅力無窮的維多利亞公主,也已做好繼承王位的充分準備。
事實證明,她沒有辜負家族對她的期待。在所有的皇室成員中,維多利亞公主是最受瑞典民眾喜愛和欣賞的一位。
Photo: Sara Friberg / Kungahuset
維多利亞公主從小就在聚光燈下長大,背負著更重的壓力和更高的期待。她自幼學習英語、德語和法語,高中畢業后在法國及美國耶魯大學學習,曾在瑞典政府、聯合國總部等機構實習,還在瑞典武裝部隊國際中心接受了基本的軍事訓練。
Photo: theroyalsandi.com
Photo: www.kungahuset.se
近年來,維多利亞公主更是代表瑞典參加了多次國事訪問,向世人推廣瑞典在音樂、文化、藝術、設計、美食等眾多領域的成就,也讓世界各國的人們更了解了瑞典。
她喜歡親近大自然、喜歡徒步旅行、滑雪和其他戶外活動。她對動物富有愛心,尤其喜愛狗。她一直積極地與瑞典民眾互動,完全沒有王室的架子,深受著人民的愛戴。
王儲維多利亞公主于2013年訪問紐約的聯合國總部
Photo: J. COUNTESS/WIREIMAGE
有如此開明和親民的皇室,瑞典民眾也同樣關心著君主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動態。當然,也包括他們那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不問出身”的皇室愛情
在瑞典,人們依然相信灰姑娘的故事
Photo: Moa Karlberg/imagebank.sweden.se
蕭紅曾說:“我不能決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可以決定怎樣愛,怎樣活”。這句話,在瑞典皇室得到了印證。瑞典人的愛,是平等,是堅定,是無論來自于什么樣的家庭,我們都要相愛。
1972年,現任國王、當時還身為王儲的卡爾·古斯塔夫,與自己德國巴西混血的未來王后——來自德國的希爾維亞·索梅爾拉特(Drottning Silvia)在慕尼黑夏季奧運會相遇。
那時他是萬人矚目的瑞典王儲,她只是一位接待官員和翻譯。
希爾維亞和卡爾·古斯塔夫宣布訂婚
Photo: www.unofficialroyalty.com
希爾維亞既無王室,也無貴族血統,但這不妨礙他們相愛并于1976年成婚。盡管瑞典王室當時并未禁止國王與平民結婚,但一方無貴族血統的王室婚禮,在當時相當罕見。國王要娶這位外國平民女孩,在瑞典引起了無數風波。
Photo: overthemoon.com
Photo: hellomagazine.com
但卡爾·古斯塔夫無懼任何流言蜚語,眼中僅她一人。這也證實了他早期被問及未來想娶哪種類型的女人時的回答:
“她可能是秘書,也可能是政府官員。地位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愛。我希望有一個真正與我相愛的人,成為我的妻子?!?/p>
Photo: Swedish Royal Court
希爾維亞與卡爾·古斯塔夫大婚
Photo: aftonbladet.se
盡管一開始飽受質疑,希爾維亞王后還是通過個人魅力取得了瑞典王室與民眾的認可。她跟上時代的步伐,對王后職責進行了現代化的改造。她與國王之間的關系十分平等,積極關心各類社會議題,尤其關注兒童權利與福利。
如今她已成為瑞典的全民偶像,人們甚至認為“國王向希爾維亞求婚是他一生所有決策中最英明的決策?!?/p>
Photo: www.hellomagazine.com
誰想三十幾年過去,相似的“童話故事”又在瑞典皇室上演:
身份尊貴的維多利亞公主,在26歲時與一名“身份普通”的男子——丹尼爾·韋斯特林(Daniel Westling)相愛了。
Photo: royalweddings.hellomagazine.com
丹尼爾曾經營健身房,擔任過公主的私人教練。倆人趣味相投,甚至在第一次見面時丹尼爾就幫助公主成功克服了困擾已久的厭食癥。數月的約會后,倆人終于堅定地相信對方是可以一輩子依靠的伴侶。
2009年2月24日,瑞典全國終于迎來了等待已久的消息——維多利亞公主和丹尼爾訂婚了。
Photo: royalweddings.hellomagazine.com
或許是從父母的經歷獲取了勇氣,維多利亞公主在面對少數人的質疑時,她沒有猶豫地說:
“要與一個你愛的人結婚,而不必問他來自哪里?!?/p>
Photo: royalweddings.hellomagazine.com
2010年6月19日,維多利亞公主和丹尼爾在斯德哥爾摩舉行了盛大的結婚慶典,丹尼爾被冊封為丹尼爾親王,西約特蘭公爵。
婚禮慶祝了整整三天,舉國歡慶,他們的婚禮視頻傳遍全球,得到了全世界的祝福。
王儲維多利亞公主和丹尼爾親王一家四口
Photo: royalweddings.hellomagazine.com
如今十年過去,維多利亞公主和丹尼爾親王有了兩個“可愛到犯規”的孩子。倆人始終相濡以沫,恩愛如初。媒體總是能拍到他倆十指緊扣、含情脈脈地看著對方的畫面。
Photo: www.hellomagazine.com
疫情爆發,牽動著全世界的心。近日瑞典皇室在社交網絡上發布照片,維多利亞公主一家正在家認真洗手,以身作則,呼吁大家重視衛生。
Photo: hellomagazine.com
連國王和公主這樣背負著壓力和使命感的角色,面對愛情時都如此勇敢和堅定,瑞典人對愛情的珍視程度可想而知。
瑞典人的愛,是風雨同舟,是初心依舊,是“任性追求真愛”的瀟灑。
走進瑞典,走近瑞典皇室
走,去探索瑞典皇室背后的故事
Photo:Ola Ericson/imagebank.sweden.se
皇后島宮
Drottningholm Palace
要想近距離了解瑞典皇室,不能錯過的便是位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位于斯德哥爾摩的皇家宮殿(也稱皇后島宮)。
Photo: Gomer Swahn/www.visitstockholm.com
這里是是國王和王后的官邸,也是皇家宮廷各個部門的日常工作場所。這座宮殿由建筑師尼克戴繆斯·泰辛(Nicodemus Tessin)于17世紀建造,是當時歐洲王室建筑的典型代表,宮殿和花園的大部分區域都全年對公眾開放。
先放幾張內部圖解解眼饞:
Photo: www.klook.com
Photo: www.royalpalaces.se
皇宮的閱兵式和每天神圣的換崗儀式,也是游覽皇后島宮的看點之一。
Photo: Ola Ericson/imagebank.sweden.se
騎士島教堂
The Riddarholmen Church
騎士島教堂是斯德哥爾摩唯一保存下來的中世紀修道院,也是瑞典君主的最后安息之地。除了克里斯蒂娜女王之外,瑞典所有繼任的統治者——從古斯塔夫二世(公元1632年)到古斯塔夫五世(公元1950年)——都葬在這里。教堂一般在夏季和秋季開放,每年都會在此舉辦音樂會。
Photo:Yanan Li/www.visitstockholm.com
Photo: www.kungligaslotten.se
動物園島(皇家狩獵島)
Royal Djurgrden
被稱為斯德哥爾摩“綠肺”的動物園島(也叫皇家狩獵島),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城市公園。每個來斯德哥爾摩旅游的人,都會被推薦到這個公園里散散步或是騎自行車,享受美好愜意的自然風光。
Photo: Jeppe Wikstrm/www.visitstockholm.com
動物園島自15世紀以來便一直被瑞典皇室統一管理,這里匯集了許多著名博物館和文化景點,比如北歐博物館、斯坎森露天博物館。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物種,使得人們有機會在這里偶遇鹿、狐貍、野兔和稀有鳥類等。
從斯德哥爾摩市中心出發,可以乘坐公共汽車、電車或渡船到達。
Photo: www.visitstockholm.com
羅森達爾宮
Rosendal Palace
不得不提的,還有動物園島里的羅森達爾宮。這座宮殿由瑞典建筑師弗雷德里克·布?。‵redrik Blom)設計,于1827年為卡爾十四世·約翰國王完成。宮殿內部的設計風格是典型的瑞典帝國風,也被稱為卡爾·約翰風格。
Photo: Gomer Swahn/www.visitstockholm.com
維多利亞王儲和丹尼爾王子的愛情之路
The Lover's Trail of
Crown Princess Victoria and Prince Daniel
說起維多利亞公主的愛情,一條名為“愛情之路”的林蔭小道尤為著名。這條于2012年開通的小道位于動物園島內,是當年世界自然基金會送給維多利亞公主和丹尼爾親王的新婚禮物。
這條路的名字,浪漫地寓意著倆人將一同攜手走過未來的風風雨雨。
Photo: royaldjurgarden.se
哈加宮與哈加公園
Haga Palace
Photo: www.unofficialroyalty.com
斯德哥爾摩郊外的哈加公園,也保存著許多有關瑞典皇室的故事。王儲維多利亞公主和丹尼爾親王一家便居住于這座公園里的哈加宮中——這里同時也是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國王的出生地和早年的寢宮。
Photo: www.unofficialroyalty.com
走近瑞典皇室
讓我們更加理解瑞典人的幸福感從何而來
平凡生活里的瑞典皇室
教會我們與時俱進,更教會我們:
生活不易,一定要嫁給愛情